0人評分過此書

從學術理論到監理實務

出版日期
200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751640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從金融海嘯對我國保險市場的影響出發,揭開全書的三大主軸:經營面、監理面及市場面。在經營面中,作者以公司治理為中心,深入探討董事、專業人員的專業道德,以及風險管理的意涵;在監理面中,作者從目前台灣風險基礎資本額(RBC)與費率自由化的實施歷程,到歐洲Solvency II 及企業風險管理(ERM)的監理架構,分析其中的特性與意義,乃至提出保險監理之社會價值的感想;在市場面中,作者除談到保險、再保險市場的問題外,也撰文論述資本市場、籌資管道對壽險公司經營的重要性等。
  • 第一章 全球金融海嘯下,台灣保險業的危機與轉機
  • 第二章 董事不懂事!?落實公司治理與專業道德
  • 第三章 EU Solvency II:整合型態風險管理的保險監理架構
  • 第四章 保險市場造市者(Market Maker)必須履行之忠實義務原則
  • 第五章 結構化風險融資(Structured Risk Finance):風險管理與資訊透明度
  • 第六章 專業再保險的市場定位與國際監理趨勢
  • 第七章 費率自由化監理指標:資本結構、資金成本與核保利潤
  • 第八章 費率自由化與市場紀律:內部控制與外部稽核
  • 第九章 價格競爭與獲利迷思:市場機制、監理法規與企業文化
  • 第十章 企業價值、透明度與國際競爭力
  • 第十一章 金融海嘯之省思:開放多元籌資管道與強化穩定保險市場
  • 第十二章 台灣RBC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 第十三章 從資本結構看台灣的壽險公司
  • 第十四章 市場一致性評價適不適用於台灣保險業?
  • 第十五章 精算專業人員之執業道德與社會責任
  • 第十六章 後話:保險監理的社會價值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