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法律風險管理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639526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唐淑美(亞洲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副教授)

英國雪菲爾大學法學博士,
研究領域:生物科技法、醫療法、專利法、科技與管理,
現職亞洲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副教授。

  • 院長序 林烱垚
  • 系主任序 邱太三
  • 緒論 法律風險管理之理念與建構 唐淑美
  • 第一章 〈從風險預測談犯罪相關理論應用驗證-隊預防被害與自我保護為題〉 施茂林
    • 壹、前言
    • 貳、犯罪被害人保護法制與檢討
    • 參、犯罪相關理論
    • 肆、犯罪相關理論應用策略與驗證
      • 一、社會控制理論與預防機制
      • 二、日常生活理論風險評估與控制
      • 三、個人生活方式暴露理論危害風險辨識
      • 四、個人被害因素理論防範作法
      • 五、倫敦症候群防範意識
      • 六、破窗理論之體察與實踐
      • 七、運用犯罪成本論策略
    • 伍、結語
  • 第二章 〈刑事妥速審判法草案之立法風險控管〉 蔡佩芬
    • 壹、速審法之立法目標
      • 一、防止被告審判前不當監禁
      • 二、將被告因未受公開控訴所產生的精神痛苦減至最低
      • 三、避免侵害被告之攻擊防禦權
    • 貳、草案文字之法律風險控管
      • 一、宣示性內容
      • 二、草案第一至三條
    • 參、速審法定位與立法風險
      • 一、與刑訴法之關係
      • 二、草案第四條
    • 肆、速審法適用對象之法律風險控管
    • 伍、違反速審效果與法律風險
      • 一、草案第五條
      • 二、草案第六條
      • 三、草案第七條
      • 四、草案第九條
      • 五、草案第十一條
    • 陸、違反速審法之法律風險
    • 柒、裁定駁回或判決駁回之立法風險
    • 捌、行政規則與立法風險
      • 一、草案第十四條
      • 二、法官掌控審判速率
    • 玖、雙方當事人速審權利 與法律風險控管
      • 一、草案第十五條
      • 二、溯及既往
    • 拾、配套措施與立法風險
    • 拾壹、結論
    • 附錄
  • 第三章 〈從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刑事九五年度上更(二)字第一六九號判決談校園法律責任〉 蘇滿麗
    • 壹、前言-為何要談校園法律風險
      • 第一面向:校園法律政策識讀與實踐分析
      • 第二面向:教育工作者法律增能與實踐
      • 第三面向:培養未來公民的民主法治素養
    • 貳、案例事實
    • 參、判決要旨
    • 肆、重點整理
      • 一、被害人因其迷走神經性昏厥而於昏倒時,造成重度頭部外傷死亡
      • 二、案發時該男廁所地板有積水,導致被害人因地板濕滑跌倒致死
    • 伍、檢討-以刑法過失責任為討論
    • 陸、結論
    • 後記
  • 第四章 〈不動產交易與風險管理之探討〉 吳容明
    • 壹、前言
    • 貳、不動產交易制度與風險管理現況
      • 一、不動產、不動產交易與風險管理之界定
      • 二、不動產交易現況分析
      • 三、不動產交易風險管理概況
    • 參、不動產交易風險管理問題與管理機制
      • 一、問題分析
      • 二、管理機制
    • 肆、不動產交易風險管理之對策建議
      • 一、通盤檢討整合現有法令,研訂不動產交易管理專法,健全交易法制
      • 二、早日建立完整的不動產交易價格資料庫,有效消除交易價格資訊不對稱之缺失
      • 三、建議主管機關,研訂具體不動產交易與風險管理改進方案,保障交易當事人權益
      • 四、建議主管機關落實執行違法違規建商及仲介業者之處罰,有效紓減不動產交易糾紛案件
      • 五、規劃推動不動產交易制度教育宣導計畫,建構健康有效率的不動產市場環境
      • 六、強化不動產學術研究機構之研究發展,增進國際不動產學術與業界交流,提升學術研究水準
    • 伍、結語
  • 第五章 〈企業法律責任及法律控管之研究〉 方國輝
    • 壹、前言
      • 一、國人對法律責任與法律控管之認識不足與漠視
      • 二、美國安隆公司(Enron Inc)與雷曼兄弟公司之引鑑
      • 三、社會對行政主管機關和司法機關作為之感受與期待
      • 四、研究對象與研究限制
    • 貳、企業法律風險
      • 一、概述
      • 二、法律責任與法律風險之關係
      • 三、法律風險之分類
      • 四、法律風險之管理
    • 參、企業法律責任
      • 一、意義與範疇
      • 二、企業法律責任之適用原則
      • 三、企業法律責任之內容
      • 四、同時規範民刑事及行政責任之行政法-以信託業法為例
    • 肆、企業法律控管
      • 一、概述
      • 二、企業法律控管與企業內部控制之比較
      • 三、法律責任控管理(觀)念
      • 四、作好法律責任控管之前提
      • 五、法律責任控管之規劃-以中國大陸人力資源管理為例
    • 伍、結論
  • 第六章 〈跨國投資與法律風險管理―以臺商在大陸投資盈餘匯出的租稅規劃為例〉 謝如蘭
    • 壹、問題的源起
    • 貳、國際間對跨國公司取得股利的課稅方式
      • 一、國際間重複課稅的類型
      • 二、國際間重複課稅的防止方法
    • 參、臺商在租稅優惠地區設立控股公司的優缺點評估
      • 一、大陸對與其簽署避免所得稅雙重課稅協定的國家股息發放的租稅優惠
      • 二、臺商在新加坡及香港設立控股公司的優缺點
      • 三、對臺商在租稅優惠地區設立控股公司所提出的建議方案
    • 肆、臺商直接將大陸子公司股息匯回臺灣的優劣分析
      • 一、所得稅法規定
      • 二、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
    • 伍、結論
  • 第七章 〈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之成因與影響―隊金融市場中之風險為重心〉楊君毅
    • 壹、事件沿革
    • 貳、房市:房價泡沫(The Housing Bubble)
      • 一、房價泡沫之確定
      • 二、房價修正:房市泡沫破裂
      • 三、房價泡沫化之成因
    • 參、過度證券化(Over-Securitization)之危機
      • 一、與次級貸款危機之關聯性
      • 二、惡性循環
    • 肆、信用評等之失靈
      • 一、原因
      • 二、影響
    • 伍、省思
  • 第八章 〈政府作為與法律風險管理―以國家賠償為中心〉 張智聖
    • 壹、緒論
    • 貳、行政觀點
      • 一、「預防法學」之「典範轉移」與「學習型組識」之建立
      • 二、政策之內部行銷與外部行銷
      • 三、資訊公開與「風險溝通」
      • 四、顧客導向與人員教育訓練
      • 五、土地登記國家賠償「登記儲金」模式與賞罰平衡機制
      • 六、責任保險之「風險轉移」功效
      • 七、國家考試之影響與反饋
      • 八、監察院行政調查報告等文獻與法律風險管理作業手冊
    • 參、立法觀點
    • 肆、司法觀點
    • 伍、結論與建議
    • 附錄1 民眾認知及態度調查研究統計表(2009年)
    • 附錄2 民眾認知及態度調查研究統計表(2010年)
  • 第九章 〈風力發電的法律風險管理〉 陳匡正
    • 壹、法律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 貳、風力發電法律風險的重要性
      • 一、開發再生能源之需求
      • 二、臺灣風力發電發展之現況
      • 三、法律風險管理概念運用在風力發電之可能性
    • 參、風力發電之法律風險爭議
      • 一、行政法之法律風險
      • 二、環境保護之法律風險-以美國法為例
    • 肆、可能的解決方案
      • 一、現行風力發電相關法律應儘速與其他相關法律加以整合
      • 二、再生能源(風力)躉購費率審定委員會應再擴大各界之參與
      • 三、再生能源的發展應兼具多元性及公平性
      • 四、風力發電之發展應與環保及相關法律風險相平衡
      • 五、再生能源(風力)發電設備之申請程序應更具有彈性
    • 伍、結論及未來展望
  • 第十章 〈論新興生物科技之法律風險―從「臺灣生物資料庫」建置之窘境談起〉 唐淑美
    • 壹、前言
    • 貳、新興生物科技之發展政策與法律風險
      • 一、明確違反法律之規定
      • 二、法律解釋不明確
      • 三、現行法律尚未規範
      • 四、侵害人權法益之可能
      • 五、小結
    • 參、「臺灣生物資料庫」之建置計畫
    • 肆、「臺灣生物資料庫」之建置困境
      • 一、告知後同意
      • 二、基因隱私權
      • 三、氏族歧視爭議
    • 伍、「臺灣生物資料庫」之新契機
      • 一、推動立法-人體生物資料庫管理條例
      • 二、相關委員會之建置
    • 陸、結論
  • 作者簡介
  • 《法律風險管理》審稿規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