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中國歷史經典傳記《強人篇》

出版日期
201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608023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在我國封建帝王時期,其左右有三股力量,一是朝臣,二是外戚,三是宦官。三股勢力有時平衡,有時相互利用,有時此消彼長。由此構成中國封建政治的重要內容。
朝臣、外戚、宦官中有忠有奸,有誠有佞。他們中之的賢良者在歷史上輔佐君主,愛民保國,為後世留下美名。像姜尚、蕭何、張良、諸葛亮與君主共創基業:商鞅、王安石、張居正則勇於革除弊政:包拯、海瑞剛直不阿,嚴懲貪官:文天祥、史可法則臨危不懼,誓死如歸,他們功勛卓著,名垂青史,是中國歷史上的功臣。
歷史上也出現不少亂臣賊子,他們之中的大奸賊、大梟雄,則是我們書中提及的所謂強人。他們傾軋權謀,貪贓枉法,敗壞朝政,為國家種下敗亡的禍因。他們在朝臣、外戚、宦官中都有。雖然他們在不同社會,不同王朝,不同期出現,他們的出身、地位又不盡相同,但他們纂權奪位的卑劣手段卻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他們欺上瞞下,堵塞言路,以逞其奸;他們造謠誣陷,嫁禍忠良:他們大興冤獄,排除異己;他們結黨營私,奸貪偽詐;他們口蜜腹劍,借刀殺人;他們陽奉陰違,唯利是圖。總之,這些強人都有一個本質特徵:既貪財又專權。他們的一舉一動都離不開「利」、「權」二字。
春秋時齊國的易牙本是個主管「割烹之事」的小官,但他為討齊桓公的歡心,竟不惜烹殺了自己的兒子,以博得桓公的寵信,進而擅權專政,致使齊國敗亡。
戰國時的伯嚭出身奴隸主貴族,外表凶殘,內心貪詐,由於伍子胥舉薦而得到吳王重用做吳國太宰。當越王勾踐被困會稽,已入絕境之時,伯嚭竟接受越國的重賄,替越王開脫,致使勾踐得以休養生息,東山再起,而滅吳國。
西漢的上官桀是霍光的親家,由於孫女上官氏入宮為后,而飛黃騰達。他進而與長公主等狼狽為奸。待武帝死後,便勾結燕王劉旦謀反,實行篡逆。
歷史上的外戚干政而篡權竊國建立新朝的第一人,要數西漢末年的王莽。他由伯父王鳳及其姑王政君而得以「居位輔政」,最終建立了王氏新朝,史稱「王莽代漢」。
唐代奸相李林甫,陰險歹毒,口蜜腹劍。他在家中專設「偃月堂」,每遇「排構」大臣,即進偃月堂,絞盡腦汁,「思所以中傷者」,他如歡喜而出,誰就會家破人亡。他在朝為政期間,不知坑了多少同僚。
宋代蔡京為「六賊」之首。他以「善變」聞名。初入政壇時,依附得勢的變法派,不惜羅織罪名,誣陷同僚,以為進身之所。當變法失勢後,他搖身一變,又投靠了保守派。當變法派再度得勢後,他又轉而投靠變法派。這樣一條變色龍,在反復變色時,不知有多少人成了他的殉葬品。
嚴嵩是明朝中期的一個強人。他獨攬朝政達二十年之久。他由禮部尚書夏言的舉薦而得勢,最後竟將夏言置於死地。他與兒子嚴世藩專擅朝綱,朝中官員的升貶,悉由嚴氏父子定奪,以致皇室也不得不向他們俯首。隆慶皇帝做皇子時,曾三年得不到皇上「例有給賜」的物品,幾乎入不敷出,不得不向世藩行賄一千五百兩銀子。嚴世藩受賄後,立即通知戶部,將三年「賜給」一次補齊。事後嚴世藩向人炫耀:「天子兒尚行金予我,誰敢不行金者!」
清代乾隆時的強人和珅,更以善於逢迎,貪贓納賄聞名。他不到三十歲就做了軍機大臣兼步軍統領,總理行營事務。在他為相的二十年中,他大發橫財,富可敵國,家產比國家十年收入的總和還要多。
歷史上的奸佞還有許多。他們為一己私利,可以出賣靈魂,可以殺妻烹子,可以弒君廢后,可以誅陷同僚‥‥。他們雖得逞一時,但多無好下場。
伯嚭身為吳國太宰,出賣吳國,投靠越國,最終為越王勾踐殺死,趙高為秦中車府令,雖立二世之于子嬰為王,終被子嬰所殺。梁冀為東漢權臣,頗有權勢,最後被迫自殺。董卓自為太師,權傾一時,後竟被暴屍於市,燃臍當燭。爾朱榮為北魏天桂大將軍,獨攬朝綱,後遭殺身之禍。宇文護為北周大家宰,專斷國政,最終被殺。李義府為唐高宗時右相,為人奸詐,時號「人貓」,後獲罪流放。魚朝恩為唐代宗天下觀軍容官蔚心處置使,為人驕橫,後被隘死。蔡京為「六賊」之首,多疑善變,後被放逐。秦檜兩任宰相,陰險歹毒,迫害忠良,死後被奪其王爵,改證繆丑。劉瑾執掌司禮監,從事特務活動,鎮壓異己,最後被「凌遲三日,挫屍梟首」。嚴嵩官至太子太師,與兒子一起專權,操縱國事。晚年寄食墓舍,貧困而死。魏忠賢任司禮秉筆太監,專斷國政,後被賜上吊自縊。和珅累官至文華殿大學士,招權納賄,後被抄家治罪。竊國大盜袁世凱成為大總統後,仍不滿足,「屈天下人以奉一人」居然復辟倒退,做了洪憲皇帝,最終在國人的唾罵中死去。
值得深思的是,為什麼從古到今,歷朝歷代都有貪官、奸佞出現?又為什麼這些強人屢禁不絕呢?首先是執法不嚴。以唐代為例,《唐律疏議》早就詳細寫明懲治貪官的法令。德宗朝內閣成員李齊運收受賄賂,被人揭發,可德宗卻置之不理,朝廷中出現違法不究,有法不依的情況。其次是循情用人。清代乾隆時期,雲貴總督李侍堯受賄,被判死刑,待秋後處斬。可是沒到秋天,李某又被乾隆起用,任他為陝甘總督,使犯罪違法的官員得不到應有的處罰。
為什麼會出現有法不依,循情用人的現象呢?這是因為皇族統治集團與貪官階層互為一體,他們的根本利益一致。在封建官僚體制下,君臣之間的關係是一種絕對的「主權」關係,一切唯君,「人治」削弱了「法治」。政治清明時,貪贓枉法之事就會減少;反之,就會增加。追溯其源是封建制度本身造成的。因此可以這樣說,封建政治制度本身不可能從根本上杜絕貪污納賄,也就不能從根本上鏟除貪官污吏這類強人的根源。這就是歷史上各朝代屢禁不絕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 一、廚師祖師爺 易牙
  • 二、貪婪佞臣 伯嚭
  • 三、求榮忘義 龐涓
  • 四、指鹿為馬 趙高
  • 五、獨攬大權 魏冉
  • 六、驕傲奢侈 田蚡
  • 七、謀權鬥爭 上官桀
  • 八、欺世盜名 王莽
  • 九、跋扈將軍 梁冀
  • 十、篡政易鼎 董卓
  • 十一、武藝超群 呂布
  • 十二、東騎將軍 何進
  • 十三、蜀亡罪魁 黃皓
  • 十四、財色召禍 石崇
  • 十五、嗜殺成性 爾朱榮
  • 十六、賣官鬻獄 和士開
  • 十七、女中奸梟 陸令萱
  • 十八、殺人魔王 宇文護
  • 十九、忘恩負義 楊素
  • 二十、圖謀不軌 李義府
  • 二十一、惡貫滿盈 武三思
  • 二十二、得勢宦官 高力士
  • 二十三、德劣才低 李林甫
  • 二十四、欺下瞞上 楊國忠
  • 二十五、凶狠善鬥 安祿山
  • 二十六、橫行不法 魚朝恩
  • 二十七、認賊作父 石敬瑭
  • 二十八、惑君蠹國 蔡京
  • 二十九、誤國之罪 朱勉
  • 三十、禍及華夏 童貫
  • 三十一、金人傀儡 張邦昌
  • 三十二、賣國奸賊 秦檜
  • 三十三、封建官僚 韓侂冑
  • 三十四、貪贓納賄 賈似道
  • 三十五、宦官專權 王振
  • 三十六、干朝亂政 汪直
  • 三十七、一代奸相 嚴嵩
  • 三十八、專權太監 劉瑾
  • 三十九、朝中佞臣 焦芳
  • 四十、專橫跋扈 魏忠賢
  • 四十一、腐化無德 溫體仁
  • 四十二、貪贓不法 馬士英
  • 四十三、大明叛將 吳三桂
  • 四十四、足智多謀 多爾袞
  • 四十五、恃功自傲 年羹堯
  • 四十六、貪官弄臣 和珅
  • 四十七、狐假虎威 安德海
  • 四十八、太監總管 李連英
  • 四十九、軍政重臣 李鴻章
  • 五十、獨裁統治 袁世凱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