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空氣調節與空氣汙染工程學(下)
本書除了介紹的冷凍負荷計算方法及舉例,對各系統之設計及計算皆可作為空調人員之參考,亦可適用於大專電機科系之學生!本書內容可分為四部份:空調負荷之計算、空調水管控制之設計、空氣污染與室內空氣品質的要求及潔淨室的設計要求。是一本讀完能讓你全部了解空調設計方法的好書!本書適合做為大專電機、冷凍空調科系之「空調工程」課程的教科書。
-
第10章風管的設計
-
10.1 質量與重量
-
10.2 質量流動不變公式
-
10.3 單位物體質量的焓
-
10.4 力與作功
-
10.5 壓力與壓力柱
-
10.6 動力壓力
-
10.7 風管送風壓力的測量
-
10.8 風管阻力損失(△Pt)
-
10.9 阻力因數( f)
-
10.10 粗糙面與溫度的修正
-
10.11 風機送風管的風路
-
10.12 風管送風阻力圖
-
10.13 長方形風管的相當圓風管直徑
-
10.14 橢圓形風管的相當圓風管直徑
-
10.15 風管局部損失係數
-
10.16 風機的干擾
-
10.16.1 風機的出口干擾
-
10.16.2 風機入口干擾
-
-
10.17 風機風管設計系統與實際系統的差異
-
10.18 風機的選擇
-
10.19 風機的性能
-
10.20 風管系統設計
-
10.20.1 風管設計應注意事項
-
10.20.2 風管設計方法
-
10.20.3 HVAC 風管設計程序
-
-
10.21 改良式的等阻力設計
-
10.22 等阻力與半延長風箱設計的比例
-
10.23 HVAC 風管壓力與風速的限制
-
10.24 送風管系統尺寸選擇範例
-
10.24.1 例題-10.5
-
-
10.25 HVAC 風管系統曲線
-
-
第11章風管結構與製作
-
11.1 住家風管材料
-
11.2 商業大樓空調風管材料
-
11.3 風管橫向接頭補強
-
11.4 長方形風管鍍鐸鐵皮最小厚度與補強方法
-
11.4.1 低中壓力風管補強結構
-
11.4.2 高壓長方形風管補強結構建議
-
11.4.3 SMACNA 長方形風管標準型
-
11.4.4 圓形風管最小厚度
-
11.4.5 圓形風管補強及結構
-
-
11.5 風管吊架
-
11.6 出風口頸環的裝置
-
11.7 出風口及回風口形成
-
11.8 出風口風量負荷
-
11.9 條出風口出風量
-
11.10 出風口出風型態
-
11.11 空調室冷暖氣分佈原理
-
11.12 設計送入室內空氣分佈步驟
-
11.13 外牆區(受太晒牆壁)空調天花板條形出風口性質及應用
-
11.14 層流空調系統
-
11.15 風管噪音
-
11.16 風管消音
-
11.17 風管保溫
-
-
第12章水管系統設計
-
12.1 空調水管系統任務
-
12.2 水管系統設計
-
12.2.1 水量傳送的熱能
-
12.2.2 水在水管內流速限制
-
12.2.3 水在水管內流動阻力
-
12.2.4 閥門(Valve) 與配件(Fittings) 阻力損失
-
12.2.5 設計冷水管步驟
-
-
12.3 管子的連接
-
12.4 冰水管最小保溫厚度
-
12.5 膨脹水箱(Expansion Tank)
-
12.6 管路水量表
-
12.7 塑膠管(Plastic piping)
-
12.8 離心式泵浦(Centrifugal PUMP)
-
12.8.1 離心式泵浦性能
-
12.8.2 輻射性推力(Radial Thrust)
-
12.8.3 泵浦馬力與效率
-
-
12.9 冷熱水管系統設計
-
12.10 空調雙溫管路系統的設計
-
12.11 空調負載管理
-
12.12 水管管路的其他問題
-
-
第13章環境空氣污染與生態環境
-
13.1 大氣層的結構
-
13.1.1 對流層(Troposphere)
-
13.1.2 平流層(Stratophere)
-
13.1.3 中間層(Mesosphere)
-
13.1.4 熱增層(Thermosphere) ,亦稱電離層
-
13.1.5 大氣層及外太空溫度的變化
-
13.1.6 大氣層空氣組合與污染空氣
-
13.1.7 臭氧層的遭受破壞
-
13.1.8 太陽、地球、大氣、太空熱的交流
-
13.1.9 二氧化碳、能源與人口
-
-
13.2 空氣污染物的來源
-
13.2.1 火力發電廠因燃料的不同而有大小不同的大氣污染排放物
-
13.2.2 鋼鐵工業
-
13.2.3 石化工業
-
13.2.4 交通工具排放的空氣污染物
-
-
13.3 空氣污染的成因
-
13.3.1 一氧化碳的成因
-
13.3.2 二氧化碳的來源
-
13.3.3 二氧化硫的來源
-
13.3.4 氫氧化合物與臭氧(NOx/O3) 的來源
-
13.3.5 微塵的產生
-
-
13.4 污染源的控制
-
13.4.1 一氧化碳的控制
-
13.4.2 二氧化硫的控制技術
-
13.4.3 氫氧化合物的控制
-
-
13.5 空氣污染物的害處
-
13.5.1 一氧化碳
-
13.5.2 二氧化碳的益處和害處
-
13.5.3 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
-
13.5.4 氫氧化合物與臭氧NOx及O3的害處
-
-
13.6 工業產生污染物對人體的影響
-
13.7 空氣污染物對植物的影響
-
13.8 微塵的危害及防治
-
13.8.1 自然沈澱法
-
13.8.2 離心式分離法
-
13.8.3 空氣過濾微塵網(Air Filters) 法
-
13.8.4 空氣清洗法(Water-Scrubbers)
-
-
13.9 工業用靜電集塵器
-
13.10 家庭及商用電子空氣清潔器
-
13.11 氯(Radon) 的污染
-
13.12 ASHRAE 規定室內外空氣晶質標準
-
13.13 各污染物對人身及野生動物部位的影響
-
13.14 室內送風機過濾網的應用
-
-
第14章儲冰問題與邏輯策略
-
14.1 為什麼需要儲冰?
-
14.2 儲冰運轉基本策略
-
14.3 儲冰系統種類
-
14.3.1 儲冰水系統(Chilled Water Storage)
-
14.3.2 冰塊式儲冰系統(lce Cube Haryesting System)
-
14.3.3 盤管外融冰儲冰系統
-
14.3.4 盤管內融冰儲冰系統
-
14.3.5 冰球儲冰系統
-
14.3.6 優態鹽(共晶)儲冰系統
-
-
14.4 儲冰系統的設計步驟
-
14.5 儲冰水系統的價值觀(Figure ofMerit)
-
14.5.1 儲冰槽容積的計算
-
14.5.2 儲冰與融冰性質
-
14.5.3 儲冰槽容積與儲冰溫度
-
-
14.6 儲冰系統控制操作實例
-
14.6.1 儲冰行程(Charging process)
-
14.6.2 融冰行程(Discharging process)
-
14.6.3 同心雙八角分佈管的設計
-
14.6.4 儲冰系統成效的關鍵
-
-
- 附錄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