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台灣客家運動:文化、權力與族群菁英

出版日期
2006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57305517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台灣客家運動的興起是在解嚴(1986)之後,其原因為大環境的鬆動,民主改革聲浪大作、語言教育政策的變遷以及受到本土社會運動的影響,客家族群菁英以行動衝撞政局,以理論建構文化母體,積極進行一連串爭取權益運動,以維護尊嚴,作為「客家發聲」。
  • 第一篇 客家台灣族群歷史概述
    • 壹、前言
    • 貳、移民社會的歷史及其規範
    • 參、結社與互助
  • 第二篇 族群運動的起源
    • 壹、本土族群運動的展開及其啟示
    • 貳、客家意識的凝結與辯證
  • 第三篇 客家運動的興起
    • 壹、前言
    • 貳、客家族群運動
    • 參、宣示與活化-客家菁英的觀點
    • 肆、由菁英發動的族群動員與文化身份認同
    • 伍、台灣民主進程與客家運動
    • 陸、結語
  • 第四篇 還我母語運動
    • 壹、前言
    • 貳、還我母語運動的時代背景
    • 參、客語使用狀況
    • 肆、客家風雲雜誌的成立
    • 伍、還我母語運動大遊行
    • 陸、串聯、分化及母語運動的存續
    • 柒、結語
  • 第五篇 勞工權益行動聯盟
    • 壹、前言
    • 貳、經濟制度
    • 參、勞工問題
    • 肆、城鄉發展的差距
    • 伍、社會運動與自力救濟
    • 陸、行動與訴求:客家勞工的悲歡
    • 柒、工會、工運與客家菁英
  • 第六篇 「新的客家人」理念的提出
    • 壹、前言
    • 貳、「新的客家人」的提出
    • 參、鍾肇政與台灣客協
    • 肆、客家書寫的可能:創作人才及其成就
    • 伍、結語
  • 第七篇 客家「發聲運動」主體意識建構
    • 壹、前言
    • 貳、客家「發聲運動」
    • 參、客家廣電媒體的爭取與設立
    • 肆、客家觀點: 「台語」的論述
  • 第八篇 客家學研究的建置
    • 壹、主體性的學術建構
    • 貳、禮品:客家文化出版品的流通
    • 參、客家文獻資料彙編整理與研究
    • 肆、文化認同的知識領域
  • 第九篇「哈客」新故鄉運動
    • 壹、前言
    • 貳、「哈客」新故鄉
    • 參、哈客的正當性與實踐:重返公共領域的努力
    • 肆、結語
  • 第十篇 發現與評估:台灣客家運動的思考與檢討
    • 壹、前言
    • 貳、發現問題
    • 參、評估報告
  • 參考資料
  • 附表一 台灣漢人移民之原籍分佈
  • 附表二 台灣客家族群運動大事表
  • 附表三 北美客協與台灣客家運動
  • 附表四 客家文化學術研究出版書目
  • 附表五 台灣廣播電台客語節目現狀概略
  • 附表六 台灣電視台客語節目概況
  • 附表七 台灣客家藝文記事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