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針對當代臺灣文學中觸及人與動物、自然互動的作品加以分析,試圖理解不同的互動模式,如何影響我們看待自然與其他生命的態度,並進一步探討建構生命倫理的可能性。一至三章分別由動物書寫、飲食書寫和海洋書寫三種面向探討生命倫理;四至六章則以作家為核心,進行相關作品之專論。幾位作家學者之生命實踐與思維方式,當可提供讀者在面對不同生命對象做出價值判斷與行為選擇時,能有一些不同的思考方向。
- 序言
- 緒論
-
第一章保育倫理與動物書寫
-
第一節前言
-
第二節當代動物書寫的幾種風貌
-
第三節動物書寫與社會
-
第四節當前臺灣動物書寫的局限與展望
-
第五節小結
-
-
第二章飲食倫理與飲食書寫
-
第一節前言
-
第二節「賞味」的權利/力陷阱
-
第三節「品味」與文化資產
-
第四節小結
-
-
第三章生態倫理與海洋書寫
-
第一節前言
-
第二節「靈」的信仰
-
第三節「神」的意志
-
第四節「人」的視野
-
第五節小結
-
-
第四章回望的可能--論劉克襄之動物小說
-
第一節前言
-
第二節從擬人到旁觀
-
第三節互動關係之轉變
-
第四節劉先襄動物小說中的「觀看」意涵
-
第五節小結
-
-
第五章生態書寫與歷史記憶--論吳明益《睡眠的航線》
-
第一節前言
-
第二節生態、「神」與歷史
-
第三節睡眠、夢境與記憶
-
第四節小結
-
-
第六章尋找城市與自然共存的可能--論朱天心《獵人們》
-
第一節前言
-
第二節在城市中尋找自然
-
第三節當人遇見貓
-
第四節城市中的動物空間
-
第五節小結
-
- 結論
-
附錄:觀看動物--從動物園談動物權利的爭議
-
第一節前言
-
第二節動物權利的爭議
-
第三節動物福利的問題
-
第四節「新動物園」的反思與未來
-
第五節小結
-
- 參考資料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