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仰面唾天,只能落回自己的臉上!
被人謾罵時回罵,受人怒目相向時以嗔怒回應,受到尋釁立刻迎戰,是我們的第一反應。
其實,上當了!往往,人家就是要激怒你,使你失去理智!嗔怒是一把雙刃劍,既傷別人,又傷自身。若能藏之以「匣」,所放者自收。
一位禪學大師有一個總是愛抱怨的弟子。由於心胸狹窄,常常置於煩惱之中。
有一天,大師派這個弟子去集市買了一袋鹽。弟子回來後,大師吩咐他抓一把鹽放入一杯水中,然後喝一口。
「味道如何?」大師問道。
「鹹得發苦。」弟子皺著眉頭答道。
隨後,大師又帶著弟子來到湖邊,吩咐他把剩下的鹽撒進湖裡,然後說道:「再嘗嘗湖水。」弟子彎腰捧起湖水嘗了嘗。
大師問道:「什麼味道?」
「純淨甜美。」弟子答道。
「嘗到鹹味了嗎?」大師又問。
「沒有。」弟子答道。
大師點了點頭,微笑著對弟子說道:「生命中的痛苦是鹽,它的鹹淡取決於盛它的容器。」
你願做一杯水,還是一片湖?
世人皆有佛性,只是難以自辨,當得知時,也便成佛了。人若想活得愉快,就得少煩惱;要少煩惱,心胸就得寬廣一些,學會善待自己和容忍別人,這就叫做寬舒人生。本來,生活就應該從容不迫,悠然自得。
被人謾罵時回罵,受人怒目相向時以嗔怒回應,受到尋釁立刻迎戰,是我們的第一反應。
其實,上當了!往往,人家就是要激怒你,使你失去理智!嗔怒是一把雙刃劍,既傷別人,又傷自身。若能藏之以「匣」,所放者自收。
一位禪學大師有一個總是愛抱怨的弟子。由於心胸狹窄,常常置於煩惱之中。
有一天,大師派這個弟子去集市買了一袋鹽。弟子回來後,大師吩咐他抓一把鹽放入一杯水中,然後喝一口。
「味道如何?」大師問道。
「鹹得發苦。」弟子皺著眉頭答道。
隨後,大師又帶著弟子來到湖邊,吩咐他把剩下的鹽撒進湖裡,然後說道:「再嘗嘗湖水。」弟子彎腰捧起湖水嘗了嘗。
大師問道:「什麼味道?」
「純淨甜美。」弟子答道。
「嘗到鹹味了嗎?」大師又問。
「沒有。」弟子答道。
大師點了點頭,微笑著對弟子說道:「生命中的痛苦是鹽,它的鹹淡取決於盛它的容器。」
你願做一杯水,還是一片湖?
世人皆有佛性,只是難以自辨,當得知時,也便成佛了。人若想活得愉快,就得少煩惱;要少煩惱,心胸就得寬廣一些,學會善待自己和容忍別人,這就叫做寬舒人生。本來,生活就應該從容不迫,悠然自得。
-
生活就應該從容不迫,悠然自得
-
自己的天空
-
鹽的味道
-
放下花瓶
-
善自珍重
-
悟在心靜中
-
承擔之樂
-
即心即佛
-
所放自收
-
迷悟習性
-
遠慮近憂
-
餅與糖
-
生死禪關
-
放下得道
-
掛單和尚的疾病
-
兩難選擇
-
一生萬法
-
禪茶一味
-
一座寺廟
-
禪是吾家事
-
缺失與圓滿
-
踢瓶
-
黃金毒蛇
-
見與不見
-
我不是信差
-
世上本無門
-
小布袋大乾坤
-
一青一熟
-
恐怕他當真
-
你還會吃飯嗎
-
如何是一色
-
帶不走
-
禪無你我
-
-
選擇過那一種生活,是你的權利
-
臨去秋波那一轉
-
兩個文殊菩薩
-
機鋒如劍
-
醉入禪門
-
拾得自己方是拾得
-
滿堂月光
-
一枚鈕扣
-
師姑是女人做的
-
物我皆一
-
別是人間一段禪
-
枯木寒巖
-
紅塵迷心
-
禪化頑石
-
婆為媳牽驢
-
木樨花香
-
佛語心為宗
-
會禪的婆婆
-
-
人類最微妙的東西,是心靈的體驗
-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
拈花微笑
-
語默動靜,都是佛事
-
伶俐禪
-
不幹什麼
-
我是誰
-
撥開雲端見日頭
-
不解之解
-
只有兩條船
-
臨水照影
-
一指禪
-
誰是禪師
-
不繫之舟
-
消與未消
-
天上地下,惟我獨尊
-
三層禪
-
禪乃無言
-
不說長短
-
永遠不病的人
-
未上樹時
-
-
刻板守舊的對岸,是逍遙放任的灑脫
-
驢子唱誦
-
怎麼出來
-
竹密豈妨流水過
-
燒佛取舍利
-
一個忠告
-
坐禪豈能成佛
-
皎然長生
-
布袋拖耳
-
揮刀自斷
-
竹簍接雨
-
禪月清輝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