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巨幅長卷史詩國畫《浩氣長流》原計劃總長度480米,定稿長度為728米,人物808位。2004年歲尾,國畫家歐治渝來到位於沙坪壩 的重慶陪都文化有限公司,與公司負責人王康商量。
將抗戰中陣亡將領繪製成畫卷,是歐治渝縈繞心頭已久的一個想法,只是苦於沒有場地和資金。王康是抗戰史研究者,對歐治渝的這一想法,王康大力支援,王康公司辦公室正好有一個房間閒置著,就給歐治渝用作臨時畫室。王康的想法非常簡單:研究抗戰的我都支援,只 要不帶偏見的,都是好事情。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王康和朋友專程開車去了南嶽衡山。氣勢磅薄的衡山忠烈堂修建於1943年,當時中國軍隊陣亡人數超過140萬,陣亡將領140余位,蔣介石為了激勵士氣,批准建立忠烈堂。
王康看完之後,覺得非常震撼,他聯想到,抗戰既是全民抗戰,也有國共合作,參與者不僅是軍人,於是決定把歐治渝最初的想法擴大。《浩氣長流》共由六個部分組成,即卷首「故國」、卷一「山河歲月」、卷二「血肉長城」、卷三「精神堡壘」、卷四「信義和平」、卷尾「祈禱」。整個畫卷全長805米,畫寬2米,按真人比例實錄歷史人物共838名,由重慶民間學者王康聯袂著名畫家江碧波、歐治渝、張春新、馬一丹等50餘人繪制完成。
這幅畫具有多重特殊的意義,一是有史以來長度最長、畫中人物最多,畫家參與最眾的中國畫畫卷;二是1949年以來在歷史真實上走得最遠的一幅畫。本書內容則是著墨在畫的內容、歷史,以及成畫過程爬梳的抗日文獻資料。
描寫全面抗戰的巨型長卷史詩國畫《浩氣長流》,2009年2月重慶正式展出。該長卷耗資300萬餘元,由原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題名,定稿總長度為805米,寫實人物多達838名,其中包括數十名反派人物──戰犯、漢奸。巨型長卷史詩國畫《浩氣長流》由六個部分組成,即卷首「故國」、卷一「山河歲月」、卷二「血肉長城」、卷三「精神堡壘」、卷四「信義和平」、卷尾「祈禱」。整個畫卷全長805米,畫寬2米,按真人比例實錄歷史人物共838名,由重慶民間學者王康聯袂著名畫家江碧波、歐治渝、張春新、馬一丹等50餘人繪制完成。
巨幅長卷史詩國畫《浩氣長流》原計劃總長度480米,定稿長度為728米,人物808位。2004年尾,中國國畫家歐治渝與重慶陪都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康商量。將抗戰中陣亡將領繪製成畫卷,是歐治渝縈繞心頭已久的一個想法,只是苦於沒有場地和資金。王康是抗戰史研究者,對歐治渝的這一想法,王康大力支援,王康公司辦公室正好有一個房間閒置著,就給歐治渝用作臨時畫室。王康的想法非常簡單:「研究抗戰的我都支援,只要不帶偏見的,都是好事情。」
在歐治渝之外,王康邀請了另外三位重慶著名畫家江碧波、張春新、馬一丹分別擔任四個主題的領銜畫家。長卷的開頭是連戰的題詞「浩然長流」,緊接著是兩行文字:「謹以此畫莊嚴紀念抗戰勝利六十週年虔誠祈禱中華復興與世界和平」。在長卷中出現的800多個人物,原則上每個人物出現一次,只有個別極其重要的人物,必須在不同的主題下重復出現的例外,毛澤東、蔣介石、周恩來是出現最多的,分別出現了三次,西安事變、延安組群、重慶談判就都離不開周恩來。
繪製國民參政會的畫家馬一丹說「孫中山和三民主義是海峽兩岸惟一能夠共同接受的政治理念和符號,在這幅畫上打破了階級的界限,黨派界限也被淡化…。」長卷的與眾不同之處並非重寫歷史,而是努力復原民族記憶,還歷史以本來面目,包括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評價。
將抗戰中陣亡將領繪製成畫卷,是歐治渝縈繞心頭已久的一個想法,只是苦於沒有場地和資金。王康是抗戰史研究者,對歐治渝的這一想法,王康大力支援,王康公司辦公室正好有一個房間閒置著,就給歐治渝用作臨時畫室。王康的想法非常簡單:研究抗戰的我都支援,只 要不帶偏見的,都是好事情。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王康和朋友專程開車去了南嶽衡山。氣勢磅薄的衡山忠烈堂修建於1943年,當時中國軍隊陣亡人數超過140萬,陣亡將領140余位,蔣介石為了激勵士氣,批准建立忠烈堂。
王康看完之後,覺得非常震撼,他聯想到,抗戰既是全民抗戰,也有國共合作,參與者不僅是軍人,於是決定把歐治渝最初的想法擴大。《浩氣長流》共由六個部分組成,即卷首「故國」、卷一「山河歲月」、卷二「血肉長城」、卷三「精神堡壘」、卷四「信義和平」、卷尾「祈禱」。整個畫卷全長805米,畫寬2米,按真人比例實錄歷史人物共838名,由重慶民間學者王康聯袂著名畫家江碧波、歐治渝、張春新、馬一丹等50餘人繪制完成。
這幅畫具有多重特殊的意義,一是有史以來長度最長、畫中人物最多,畫家參與最眾的中國畫畫卷;二是1949年以來在歷史真實上走得最遠的一幅畫。本書內容則是著墨在畫的內容、歷史,以及成畫過程爬梳的抗日文獻資料。
描寫全面抗戰的巨型長卷史詩國畫《浩氣長流》,2009年2月重慶正式展出。該長卷耗資300萬餘元,由原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題名,定稿總長度為805米,寫實人物多達838名,其中包括數十名反派人物──戰犯、漢奸。巨型長卷史詩國畫《浩氣長流》由六個部分組成,即卷首「故國」、卷一「山河歲月」、卷二「血肉長城」、卷三「精神堡壘」、卷四「信義和平」、卷尾「祈禱」。整個畫卷全長805米,畫寬2米,按真人比例實錄歷史人物共838名,由重慶民間學者王康聯袂著名畫家江碧波、歐治渝、張春新、馬一丹等50餘人繪制完成。
巨幅長卷史詩國畫《浩氣長流》原計劃總長度480米,定稿長度為728米,人物808位。2004年尾,中國國畫家歐治渝與重慶陪都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康商量。將抗戰中陣亡將領繪製成畫卷,是歐治渝縈繞心頭已久的一個想法,只是苦於沒有場地和資金。王康是抗戰史研究者,對歐治渝的這一想法,王康大力支援,王康公司辦公室正好有一個房間閒置著,就給歐治渝用作臨時畫室。王康的想法非常簡單:「研究抗戰的我都支援,只要不帶偏見的,都是好事情。」
在歐治渝之外,王康邀請了另外三位重慶著名畫家江碧波、張春新、馬一丹分別擔任四個主題的領銜畫家。長卷的開頭是連戰的題詞「浩然長流」,緊接著是兩行文字:「謹以此畫莊嚴紀念抗戰勝利六十週年虔誠祈禱中華復興與世界和平」。在長卷中出現的800多個人物,原則上每個人物出現一次,只有個別極其重要的人物,必須在不同的主題下重復出現的例外,毛澤東、蔣介石、周恩來是出現最多的,分別出現了三次,西安事變、延安組群、重慶談判就都離不開周恩來。
繪製國民參政會的畫家馬一丹說「孫中山和三民主義是海峽兩岸惟一能夠共同接受的政治理念和符號,在這幅畫上打破了階級的界限,黨派界限也被淡化…。」長卷的與眾不同之處並非重寫歷史,而是努力復原民族記憶,還歷史以本來面目,包括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評價。
- 代 序 還原歷史真相 找回人間正義|《國畫的誕生》 楊渡
- 代 序 抗戰巨卷史詩國畫|浩氣長流主要創作團隊
-
第一章 南嶽朝聖 畫意萌定 二○○四年十一月至二○○五年三月
-
第一節 畫事發端
-
一 就這麼定了!
-
二 不掙錢還盡做大事的公司
-
三 大帳的簡略清理
-
四 難得的「熱身」
-
五 最初的策劃案
-
-
第二節 南嶽塋域
-
六 走進三湘
-
七 忠烈祠大觀
-
八 享堂氣象
-
-
第三節 歷歷蹤影
-
九 第一份合作協議
-
十 乙酉新春試筆
-
-
-
第二章 走向全景 組建團隊 二○○五年四月至五月
-
第四節 籌謀之士
-
十一 王土火其人
-
十二 王強的選擇
-
十三 青萍微風
-
十四 首次創作會議
-
十五 緣起‧ 宗旨‧ 結構‧ 體例
-
-
第五節 蓄勢待發
-
十六 接通一脈
-
十七 王真與他的「棒棒」
-
十八 編外勤雜
-
-
-
第三章 自我變法 不辱使命 二○○五年六月至十二月
-
第六節 走進莊嚴
-
十九 從未有過的畫場!
-
二十 篷門今始為君開
-
二十一 總序‧後記‧四弁言
-
-
第七節 山河歲月
-
二十二 畫外之影
-
二十三 加長鉛筆
-
二十四 「四行」獻旗
-
二十五 男子漢的遺產
-
-
第八節 血肉長城
-
二十六 置陳佈勢
-
二十七 生死剛正謂之骨
-
二十八 英風壯節
-
-
第九節 精神堡壘
-
二十九 由文案到畫面
-
三十 左圖右文見精神
-
三十一 如何讀畫
-
-
第十節 信義和平
-
三十二 終結「輕浮」
-
三十三 國民參政會
-
三十四 李犁的感受
-
三十五 兩個年輕人, 爭口氣嘛
-
-
第十一節 裝裱故事
-
三十六 貴用寶:「我沒有好想裱!」
-
三十七 祭奠後的決定
-
三十八 如此裝裱
-
-
第十二節 心的感動
-
三十九 秦效侃:「王康的事, 沒有說的!」
-
四十 王廣慶的透視
-
-
-
第四章 餘音繞梁 不絕如縷 二○○五年十二月至二○○七年九月
-
第十三節 千里嬋娟
-
四十一 從《祈禱》開始
-
四十二 打造石印
-
-
第十四節 咫尺汗青
-
四十三 飛天競舞
-
四十四 大畫解讀
-
-
附錄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