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容忍與自由-胡適思想精選

出版日期
2009
閱讀格式
PDF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827954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胡適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畢生宣揚自由主義,提倡懷疑主義,並以《新青年》月刊為陣地,宣傳「民主」、「科學」。胡適同時也是「五四運動」的領袖之一,更是首位提倡「白話文」的學者,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一九一七年返回中國的胡適,面對風雲變幻莫測的政局,認為在從事政治改革之前,應先致力於文學、思想、社會的改造,所以他一度主張不談政治,不幹政治。不過,當胡適在一九一九年六月接替《每週評論》的編務之後,他再也無法避免談政治。因此,他決定就若干基本的問題,特別是針對當時思想界的流行風潮,痛下針砭,從此拉開了自己論政的序幕。胡適向來主張「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不過,在共產主義浪潮好似澎湃無已的時候,為了「時代的需要」,胡適不再墨守己律,反而奔波於中國大地,到處宣講「自由主義」。
  一九一九年的「五四運動」,是廿世紀中國史的大事,在日後的歷史敘述裡,「五四」彷彿象徵著一個不言自明的時代。那年五月四日在北京街頭遊行示威的三千多名學生,點燃了後續全國性的學生罷課、商人罷市、工人罷工等等社會運動的火種;在那一天之前已是蓬勃而興的思想文化運動(或如約定俗成的提法「新文化運動」),更藉著這場熾烈的社會運動,席捲中國大地,勢不可擋。
  本書將胡適所提倡的理念、最精華的文章及言論,系統性的分類、集結,並緊扣台海和國際當前時局發展,羅列三大部分:「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文明?」、「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自由?」、「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社會?」 做為選文指標,希冀作為當前社會發展的映照讀本,並在詭譎的政治對立及社會亂象裡,引領大眾進入一個新的思考領域。
  • 序 - preface 要把金針度與人/潘光哲
  • 編輯說明 - editorial notes 打開胡適思想的第一扇窗
  • 卷一 - chapter 1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文明?
    • 1-1 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
    • 1-2 新思潮的意義
    • 1-3 杜威先生與中國
    • 1-4 《國學季刊》發刊宣言
    • 1-5 我們對於西洋近代文明的態度
    • 1-6 爭取學術獨立的十年計劃
  • 卷二 - chapter 2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自由?
    • 2-1 胡適致陳獨秀
    • 2-2 自由主義是什麼?
    • 2-3 人權與約法
    • 2-4 從民主與獨裁的討論裡求得一個共同政治信仰
    • 2-5 陳獨秀最後對於民主政治的見解序
    • 2-6 我們必須選擇我們的方向
    • 2-7 容忍與自由
  • 卷三 - chapter 3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社會?
    • 3-1 易卜生主義
    • 3-2 非個人主義的新生活
    • 3-3 個人自由與社會進步再談「五四」運動
    • 3-4 寫在孔子誕辰紀念之後
    • 3-5 為學生運動進一言
    • 3-6 貞操問題
  • 編輯後記 - postscript 父親書架上的胡適
  • 附錄一 - appendix I 胡適年表
  • 附錄二 - appendix II 延伸書目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