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校園生活與性別:性別學習與教學實踐
本書記錄了過去五年來,在不同校園之中穿梭、認真研究的成果。彙集了從2004年至2009年的二個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回顧整理這些研究成果與將之編輯成書,彷彿進入時光隧道,不論是任教在各個不同學校的女性主義教師,或年輕的國中、高中職學生及她/他們的老師,她/他們所分享的,不只是本書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她/他們對於人與生命的熱情,以及活生生經驗中體現的智識光采。
投入參與這些教師與學生的校園生活,從不同的位置傾聽教師與學生的生命經驗與聲音,看見令人感動的生命展現,也因此在面對自己與他/她人的性別學習與實踐上,能有更多的理解與寬容,或許這就是探究經驗與生活世界的意義。
投入參與這些教師與學生的校園生活,從不同的位置傾聽教師與學生的生命經驗與聲音,看見令人感動的生命展現,也因此在面對自己與他/她人的性別學習與實踐上,能有更多的理解與寬容,或許這就是探究經驗與生活世界的意義。
- 緒 論
-
第一篇 學生篇:身體、性與性別學習
-
第1章 國中生的身體經驗與性別實作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理論觀點
-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歷程
-
第四節 發現與討論
-
第五節 結論
-
-
第2章 高中生性的學習、認同與實踐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文獻探討
-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第四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
第五節 結論
-
-
第3章 高中男生陽剛特質的學習與展現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文獻探討
-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第四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
第五節 結論
-
-
-
第二篇 教師篇:身份認同與教學實踐
-
第4章 成為女性主義教師:意義探問與行動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理論觀點
-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第四節 發現與討論
-
第五節 結論
-
-
第5章 女性主義教師、學術工作與教學實踐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研究方法
-
第三節 性別化的校園
-
第四節 來自機構因素的阻礙與困境
-
第五節 發展因應策略:定位閱讀與機構識讀能力
-
第六節 結論
-
-
第6章 談「性」說「愛」的課程設計與教學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理論觀點:女性主義教育學
-
第三節 行動研究與教師即研究者
-
第四節 課程教學的轉化與行動
-
第五節 回觀:教學反思與結語
-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