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妳每天還在大火快炒嗎?
女人不可不知的廚房危機
男人不能置身事外的家務革命
謀殺婦女的建築設計、三房兩廳一米八的家務牢籠、
看不見,做不完的生活徒刑、
帶給媽媽更多工作的家庭工業革命、
工商化的飲食趨勢、情感經濟的身體殖民、
隱形的公寓三合院、空間大挪移的地下建築師、
民生科技的廚房魔法盒、日常生活的身體特技、
褪變中的家常菜、戰術操作的順從抵抗、
改變生活,改造世界的新生活運動╱文化大革命
……
這是一本出版社擔心沒市場,但印刷廠老闆卻讀得津津有味的書
也是一本作者和同事分享,卻意外找到母親兒時摯友的書
它是一本研究公寓廚房和女性家務處境的著作
更是一本獻給全天下母親的書
公寓住宅是台灣地區最普遍的住宅形式,廚房則是公寓住宅裡面積最小的活動空間。台灣女性吸菸人口遠低於男性,菸害防治也頗具成效,但肺癌卻連年高居女性癌症死亡的首因。「巧」的是,香港、澳門、新加坡、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城市等公寓密集的華人地區,也是世界女性肺癌罹患率最高的一級警戒區。這讓我們不得不正視廚房油煙與婦女肺癌的「家庭毒氣室」問題。
本書試圖從「風險社會」的反身現代性角度切入,深入探討「女性本分」的性別家務角色、「男造環境」的居家空間、「家庭工業革命」的廚房科技,以及「飲食工業化」的煮食文化變遷所交織而成的「廚房之舞」。為此,作者特別發展出「日常生活地理學」的理論架構:一方面延續空間生產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對戰後迄今台灣公寓的生產過程提出空間病理學的現代性批判;另一方面則是導入身體再生產的社會經濟學觀點,建構出活現空間∕活歷身體的社會生理學脈絡。
透過身體∕空間的廚房稜鏡,蜷縮在廚房裡默默奉獻的女性開始現身與發聲,隱藏在公寓住宅裡的生活風險也逐漸現形。更重要的是,當讀者充分瞭解台灣當代婦女如何深陷「家庭毒氣室」的曲折過程和艱困處境時,也吹起了將婦女從「家庭毒氣室」的家務牢籠和生活徒刑中解救出來行動號角──台灣社會迫切需要的是能夠實踐「偉大家務革命」的空間改造計畫和重新協商家務與性別的「新生活運動」。而這樣的生活反思與空間再造不僅對於地狹人稠的台灣、港澳、新加坡等華人地區極具價值,在公寓住宅火速增加的中國大陸城市,更具有防患於未然的啟發作用。
女人不可不知的廚房危機
男人不能置身事外的家務革命
謀殺婦女的建築設計、三房兩廳一米八的家務牢籠、
看不見,做不完的生活徒刑、
帶給媽媽更多工作的家庭工業革命、
工商化的飲食趨勢、情感經濟的身體殖民、
隱形的公寓三合院、空間大挪移的地下建築師、
民生科技的廚房魔法盒、日常生活的身體特技、
褪變中的家常菜、戰術操作的順從抵抗、
改變生活,改造世界的新生活運動╱文化大革命
……
這是一本出版社擔心沒市場,但印刷廠老闆卻讀得津津有味的書
也是一本作者和同事分享,卻意外找到母親兒時摯友的書
它是一本研究公寓廚房和女性家務處境的著作
更是一本獻給全天下母親的書
公寓住宅是台灣地區最普遍的住宅形式,廚房則是公寓住宅裡面積最小的活動空間。台灣女性吸菸人口遠低於男性,菸害防治也頗具成效,但肺癌卻連年高居女性癌症死亡的首因。「巧」的是,香港、澳門、新加坡、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城市等公寓密集的華人地區,也是世界女性肺癌罹患率最高的一級警戒區。這讓我們不得不正視廚房油煙與婦女肺癌的「家庭毒氣室」問題。
本書試圖從「風險社會」的反身現代性角度切入,深入探討「女性本分」的性別家務角色、「男造環境」的居家空間、「家庭工業革命」的廚房科技,以及「飲食工業化」的煮食文化變遷所交織而成的「廚房之舞」。為此,作者特別發展出「日常生活地理學」的理論架構:一方面延續空間生產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對戰後迄今台灣公寓的生產過程提出空間病理學的現代性批判;另一方面則是導入身體再生產的社會經濟學觀點,建構出活現空間∕活歷身體的社會生理學脈絡。
透過身體∕空間的廚房稜鏡,蜷縮在廚房裡默默奉獻的女性開始現身與發聲,隱藏在公寓住宅裡的生活風險也逐漸現形。更重要的是,當讀者充分瞭解台灣當代婦女如何深陷「家庭毒氣室」的曲折過程和艱困處境時,也吹起了將婦女從「家庭毒氣室」的家務牢籠和生活徒刑中解救出來行動號角──台灣社會迫切需要的是能夠實踐「偉大家務革命」的空間改造計畫和重新協商家務與性別的「新生活運動」。而這樣的生活反思與空間再造不僅對於地狹人稠的台灣、港澳、新加坡等華人地區極具價值,在公寓住宅火速增加的中國大陸城市,更具有防患於未然的啟發作用。
- 謝誌
- 序
- 前言:找回自在、安居的「身體-空間」
-
chapter Ⅰ 「家庭毒氣室」的集體謀殺?
-
一個母親之死
-
廚房油煙與婦女肺癌
-
謀殺婦女的建築師?
-
風險社會的生活危機
-
當代台灣婦女的廚房生活狀態
-
身體與空間的廚房之舞
-
章節安排
-
-
chapterⅡ 工業資本主義與女性家務處境
-
太太的歷史:「看不見,作不完」的家務工作史
-
順從或抵抗?:家務工作與性別角色
-
「男造環境」的住宅迷恩
-
工業化與性別化的煮食家務
-
「活歷身體」的情境體現與性別一空間的協商認同
-
-
chapter Ⅲ 「身體一空間」的日常生活地理學
-
後學科時代的「日常生活轉向」
-
問題意識:從意識日常生活到批判日常生活
-
理論建構:「身體一空間」的日常生活地理學
-
身體再生產的社會經濟學:逼近日常生活的方法論啟發
-
-
chapter IV 廚房劇場:分析架構和研究方法
-
分析架構:身體與空間的廚房劇場
-
研究設計:台北市成功國宅的家戶訪談
-
成功國宅家戶居住與飲食概況
-
-
chapter V 公寓廚房的空間生產
-
公寓廚房的空間實踐:戰後台灣集合住宅發展簡史
-
台灣公寓住宅和公寓廚房的空間表述
-
-
chapter VI 身體再生產的「生活廚房」
-
公寓廚房的空間協商:社會經濟學的觀點
-
廚房設備與身體、空間的科技協商
-
煮食家務的日常戰鬥與身體空間的戰術協商
-
三餐飲食:身體、空間與食物的文化協商
-
-
chapter VII 從廚房之舞到生命之歌
-
回顧昨日的廚房生活
-
展望明日的「生活廚房」
-
-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
appendixes
-
附錄一:投石信
-
附錄二:門口篩選問卷
-
附錄三:正式訪談題綱
-
附錄四:建築師訪談題綱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