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孝是中國社會的核心價值、中國文化的重要特徵,
密切關係著中國從傳統走向現代的劇烈變革和某種切不斷的歷史延續,
藉著研究近世中國《孝經》思想與相關文化實踐,
呈現這部書與人們生活及思想交會的豐富景象。
本書主要根據中國近世出版的眾多《孝經》文本,研究《孝經》論述與相關政治和文化實踐。在方法論上,配合《孝經》文本的多元性質,從政治、社會、思想、教育、宗教、經典詮釋、性別、儀式實踐等角度進入考察,試圖呈現這部書在不同歷史情境中,與歷史人物之生活及思想交會的豐富圖景。
本書不僅豐富目前學界對《孝經》的研究,也希望透過特定的研究視角來呈現中國豐富孝文化的部分意涵,及其從傳統到現代的變化。
密切關係著中國從傳統走向現代的劇烈變革和某種切不斷的歷史延續,
藉著研究近世中國《孝經》思想與相關文化實踐,
呈現這部書與人們生活及思想交會的豐富景象。
本書主要根據中國近世出版的眾多《孝經》文本,研究《孝經》論述與相關政治和文化實踐。在方法論上,配合《孝經》文本的多元性質,從政治、社會、思想、教育、宗教、經典詮釋、性別、儀式實踐等角度進入考察,試圖呈現這部書在不同歷史情境中,與歷史人物之生活及思想交會的豐富圖景。
本書不僅豐富目前學界對《孝經》的研究,也希望透過特定的研究視角來呈現中國豐富孝文化的部分意涵,及其從傳統到現代的變化。
- 序
- 導論
-
第一部 宏觀歷史背景
-
第一章 近世中國家族與孝的教化
-
一、近世的家族
-
二、孝的教化
-
三、結語
-
-
第二章 《孝經》文本定位的歷史變化:兼論與蒙學、女教的關係
-
一、《孝經》與男女傳記書寫
-
二、《孝經》文本定位的變化
-
三、《孝經》在近世蒙學中的地位
-
四、結語
-
-
-
第二部 晚明的論述與實踐
-
第三章 晚明《孝經》著作與政教功能論述
-
一、《孝經總類》的成書與作者群
-
二、晚明學者看《孝經》學危機
-
三、晚明學者的《孝經》觀
-
四、從江元祚的《孝經大全》到呂維祺的《孝經大全》
-
五、結語
-
-
第四章 宗教性意涵的論述
-
一、虞淳熙的孝論
-
二、虞淳熙孝論的歷史文化脈絡
-
三、結語
-
-
第五章 儀式性的實踐
-
一、士人《孝經》實踐的個案研究
-
二、結語
-
-
-
第三部 晚明到民初的變化
-
第六章 政策的延續與落實
-
一、晚明的訴求、清初的實現
-
二、落實於地方
-
三、結語
-
-
第七章 明清之際詮釋觀點的變化
-
一、過濾陽明學
-
二、詮釋觀趨於一元
-
三、形式的延續性
-
四、結語
-
-
第八章 清中晚期的《孝經》學
-
一、考證學風下的關懷
-
二、多元觀點的再現
-
三、《孝經》宗教性意涵的延續
-
四、結語
-
-
第九章 新世界秩序下的《孝經》論述
-
一、回應新文化運動批判的《孝經》論述
-
二、孔教聖經、世界和平的褔音書
-
三、結語
-
-
- 結論
- 附錄
- 徵引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