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真善美的追尋─李鍾桂與救國團的半世情

出版日期
201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693755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李鍾桂常說,要做三流人物:暖流、清流及中流。因她一生追求真、善、美,使救國團這個歷史悠久的團體,保持清純、清新的形象,給人溫暖,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
李鍾桂,救國團第六任主任,民國七十六年三月上任至民國九十四年二月卸任,並轉任召集人至今。
〔危機與挑戰〕李鍾桂經常勉勵同仁「不求第一,但求唯一」。她任職救國團期間,歷經諸多危機與挑戰,但她剛柔並濟、恢弘氣度的領導作風,團結救國團人心,激勵大家心手相連,努力以赴,突破困境。使救國團成為國內「唯一」邁入第二個五十年的人民團體,而且至今屹立不搖。〔穩健的掌舵手〕李鍾桂帶領救國團三次轉型,從半政府組織變成人民團體,並引進企業化管理,讓救國團兼具服務績效與財務績效,確定六大核心工作目標。展望未來,李鍾桂希望救國團第三次轉型成功,以「創新」為主軸,思考二十一世紀的無國界年代裡,救國團如何轉化成為「社會企業型」組織,即「以企業精神經營,以社會公益為主,不斷研究發展,所獲得利潤是為幫助有需要的人」。〔奉獻的滿足〕從七十八年人民團體法頒布後,救國團已經歷二十寒暑,若組織文化是整體組織的共同信念與價值觀,那麼救國團的組織文化就是服務、服務、再服務。李鍾桂曾提到:人活在世上,除了追求物質、精神、學習的滿足外,最後是追求服務的滿足――奉獻的滿足,她認為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施比受更有福」,服務是一種義務,更是權利。
李鍾桂以她的智慧、圓融、沉穩、堅定、操守、勤僕,帶領救國團走過風風雨雨,將救國團打造成一個清新有力、希望無窮的社會團體。雖然資源、條件都有限,但她的智慧、樂觀、操守總像一道穿透黑暗的陽光,帶給大家希望。
  • 楔子
    • 與救國團的傳奇結緣
    • 不畏權勢,直言不諱
    • 空降的女主任
  • 第一章 承先啟後,世代交替
    • 革除舊習,創新觀念
    • 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準備
    • 重視品質,樹立良好規範
    • 掌握全局的舵手
    • 唯才適用
    • 經國先生辭世
    • 新的領袖,新的開始
  • 第二章 法理奠基,開創新局
    • 第一個通過人團法的社團
    • 逐步走向法治化
    • 搶救劍潭
    • 取得土地使用權甘苦
    • 眼光獨到的投資案
    • 有理走遍天下
    • 在轉型中求發展
  • 第三章 組織改造,發展無限―第一次轉型
    • 組織大改造
    • 專家會診
    • 績效顯現
    • 拓展服務體系
    • 文教交流
    • 義工是最重要的資源
    • 化危機為轉機
    • 更改團名
  • 第四章 危機當頭,沉穩以對
    • 面對危機,首要鎮靜
    • 九二一大地震
    • 參與救災
    • 公平競標,爭取委辦
    • 驚人的意志力
    • 人事風波,沉穩以對
  • 第五章 不畏挑戰,學習成長-第二次轉型
    • SARS風暴
    • 共體時艱度困境
    • 工作與功能轉型
    • 六大核心工作願景
    • 「十化」的改革
  • 第六章 服務公益、篤行實踐
    • 說一丈不如行一尺
    • 救國團之友會
    • 用心推廣環保
    • 暗夜明燈「張老師」
    •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
  • 第七章 真情真性,為善最樂
    • 真情真性赤子心
    • 善氣迎人嚴待己
    • 對自己真實,對別人真誠
    • 以藝術眼光美化人生
    • 為善最樂
    • 獨到的美學觀
    • 永遠的大家長
  • 結語 永遠的李主任-第三次轉型
    • 最愛的工作-教書
    • 奉獻的滿足
    • 永遠的李主任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