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密碼與光譜:台灣為中心的歷史知識論

出版日期
2008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673272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們為什麼要讀歷史?我們要怎麼讀歷史、寫歷史?
本書跳脫傳統的史學方法論書寫,以生活為起始點,從個人、家族到村里、城鎮,帶出歷史的生命之河,逐步切入到方法學的領域,以大眾史學的視角,申論村史、家族史的書寫,鋪陳田野調查的實作方法,導引史料的運用與解讀,進階到解釋歷史與歷史解釋的理論應用。
全書分就:什麼是歷史、生活的歷史,小歷史與大歷史、史籍一二三,論述歷史的縱深;再就:歷史的原野、書寫、礎石、田野、解讀、型模,敘論歷史的橫度;終以海洋史觀的歷史書寫為拋磚。
本書以專業的史學研究,解開歷史密碼,梳理歷史光譜,建構一個以台灣為中心的歷史知識論,是進入歷史殿堂的最佳導引地圖。
  • 導論
    • 1.歷史的主角
    • 2.歷史知識
    • 3.開啟歷史大門的鎖鑰
    • 4.歷史遠景
  • 第一章 什麼是歷史?:歷史的密碼
    • 1-1 明天過後,我們留下什麼?
      • 1-1.1 歷史是什麼?
      • 1-1.2 被扭曲的歷史
      • 1-1.3 歷史有什麼用?
      • 1-1.4 讀史的層面
    • 1-2 古文明的奧秘
      • 1-2.1 世界遺產
      • 1-2.2 解開歷史密碼
    • 1-3 歷史顯影
  • 第二章 歷史的原野:歷史的聲音
    • 2-1 活在當下,往前追索
      • 2-1.1 天馬行空
      • 2-1.2 歷史的原野
    • 2-2 圖像、聲音、文字、情感
      • 2-2.1 傾聽歷史的聲音
      • 2-2.2 觀看歷史的臉譜
      • 2-2.3 閱讀歷史的生命
      • 2-2.4 感動歷史的心跳
    • 2-3 我們生命的搖籃
  • 第三章 歷史的書寫:誰來寫歷史?
    • 3-1 古今之變
      • 3-1.1 歷史的內涵
      • 3-1.2 歷史的分類
    • 3-2 誰在寫歷史
      • 3-2.1 重構現場
      • 3-2.2 你來寫歷史
      • 3-2.3 歷史學家
  • 第四章 生活的歷史:民俗文化的歷史橫度
    • 4-1 歷史的生命之水
      • 4-1.1 人生三步曲
      • 4-1.2 生活的節奏
      • 4-1.3 心靈深處
    • 4-2 歷史的深層智慧
      • 4-2.1 生活的結晶
      • 4-2.2 素樸的表白
      • 4-2.3 傳唱鄉音
    • 4-3 歷史的樸素臉孔
      • 4-3.1 家居生活
      • 4-3.2 采風擷俗
  • 第五章 小歷史、大歷史:家族史到社會史的歷史縱深
    • 5-1 書寫家園-寫自己的城鄉史
      • 5-1.1 城鎮鄉村歷史的書寫
      • 5-1.2 羌子寮的歷史原野
      • 5-1.3 城鄉歷史書寫的話題
    • 5-2 書寫群體-寫自己的家族史
      • 5-2.1 家族歷史的書寫
      • 5-2.2 重量級的家族
      • 5-2.3 書寫鄉里人物
    • 5-3 書寫社會
      • 5-3.1 關鍵的年代
      • 5-3.2 大歷史的視角
  • 第六章 歷史的礎石:史料知多少
    • 6-1 史料的類別
      • 6-1.1 口頭傳說
      • 6-1.2 文字記載
      • 6-1.3 實物
    • 6-2 史料的考證
      • 6-2.1 外部考證
      • 6-2.2 內部考證
    • 6-3 史料的使用
      • 6-3.1 直接史料與間接史料
      • 6-3.2 有意史料與無意史料
    • 6-4 輔助學科的運用
      • 6-4.1 傳統輔助學科的運用
      • 6-4.2 多元領域學科的運用
  • 第七章 歷史的田野:歷史素材的抓取
    • 7-1 田野工作
      • 7-1.1 田野採集
      • 7-1.2 口述歷史
    • 7-2 史料的積存
      • 7-2.1 史料的初步搜集
      • 7-2.2 史料的整理
      • 7-2.3 史料的解構
  • 第八章 歷史的解讀:誰來讀歷史?
    • 8-1 讀歷史的方法
      • 8-1.1 思想與歷史
      • 8-1.2 思考與質疑
      • 8-1.3 史書的解讀
    • 8-2 歷史解釋、解釋歷史
      • 8-2.1 歷史解釋
      • 8-2.2 解釋歷史
      • 8-2.3 歷史型模的複製
    • 8-3 比較歷史
      • 8-3.1 歷史比較的方法
      • 8-3.2 自我歷史的比較
      • 8-3.3 世界歷史的比較
  • 第九章 歷史的型模:歷史光譜的解析
    • 9-1 尋找歷史本體的生命意義
      • 9-1.1 歷史解釋的伸展
      • 9-1.2 經驗法則的合理推展
    • 9-2 歷史軌跡的映照
      • 9-2.1 歷史理論或型模
      • 9-2.2 社會科學理論
      • 9-2.3 理論的發現與張力
  • 第十章 史籍一二三:歷史的閱讀
    • 10-1 閱讀歷史,歷史閱讀
      • 10-1.1 閱讀歷史的修竹曲徑
      • 10-1.2 歷史閱讀的喜悅
    • 10-2 歷史文本的樣張
      • 10-2.1 風簷展書讀
      • 10-2.2 論斷誰是誰非
  • 終章 海洋史觀的歷史書寫:台灣早期歷史的幾個問題
    • 11-1 以洋流季風為軸線看台灣早期歷史
      • 11-1.1 關於台灣早期歷史的普遍論述
      • 11-1.2 唐朝以前發現不了台灣!
    • 11-2 海洋世界的台灣
      • 11-2.1 太平洋西岸的海洋世界
      • 11-2.2 荷鄭之戰:荷蘭投降了嗎?
    • 11-3 移民新故鄉
      • 11-3.1 墾拓台灣:商業性格的集體移民
      • 11-3.2 羅漢腳不是流浪漢
  • 參考書目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