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傳輸網路與行動通訊
-
1 光纖基本原理
-
1.1 光纖通訊簡史
-
1.2 光纖通訊系統概論
-
1.3 光纖基礎原理
-
1.4 光的基本特性
-
1.5 光纖基本原理
-
1.6 光纖的模態
-
1.7 光源與雷射光
-
1.8 光纖的損耗
-
1.9 光纖網路基本型態
-
1.10 光纖通訊系統之設計與量測
-
-
2 認識傳輸導線
-
2.1 傳輸線的型式
-
2.2 傳輸線的結構
-
2.3 傳輸線的等效電路
-
2.4 傳輸線的電性長度
-
2.5 傳輸線的損耗
-
2.6 傳輸線上的駐波(VSWR)
-
2.7 線路與轉換
-
2.8 導線規格
-
-
3 微波通信
-
3.1 電磁波與天線原理
-
3.2 天線的電場強度與效率
-
3.3 微波天線原理
-
3.4 微波天線與導波管
-
3.5 導波管的截止頻率(cut-off frequency)
-
3.6 微波收發與饋送裝置
-
3.7 電磁波的衰減與吸收
-
3.8 微波鏈路計算規劃
-
3.9 LMDS系統架構及組成
-
-
4 通訊協定
-
4.1 OSI七層
-
4.2 為何要監控傳輸網路
-
4.4 X.25協定
-
4.5 CRC(週期性循環檢查法)
-
4.6 Frame Relay訊框中繼
-
4.7 TCP/IP
-
4.8 RS-232與通信終端設備
-
4.9 傳輸與路由器
-
-
5 傳輸網路
-
5.1 WAN廣域網路的鏈結
-
5.2 分封交換連線方式(Packet Switched)
-
5.3 xDSL接取技術
-
5.4 PDH與SDH
-
5.5 TDM(分時多工)與FDM(分頻多工)
-
5.6 WDM與DWDM(分波多工)
-
5.7 ATM非同步傳輸模式
-
5.8 ATM與Layer 3 switch
-
5.9 認識PDH系統M13多工設備
-
5.10 PDH告警系統AIS與傳輸線碼波形
-
-
6 接地系統概念
-
6.1 何謂接地
-
6.2 如何安裝接地地棒
-
6.3 低頻線路與高頻線路如何防制干擾
-
6.4 電纜線接地的安排
-
6.5 信號線與電源線佈線方式
-
6.6 隔離線的的適用情況
-
-
7 傳輸設備之應用
-
7.1 何謂傳輸
-
7.2 PDH與SDH網路方式
-
7.3 提高網路穩定性的規劃方式
-
7.4 傳輸電源與電池
-
7.5 高速電路Time Slot之應用
-
7.6 GSM傳輸網路規劃
-
-
8 行動電話系統(一)
-
8.1 行動電話系統之發展
-
8.2 GSM系統網路架構
-
8.3 細胞區域概念(Cell)
-
8.4 行動無線電波傳播
-
8.5 通話交遞(Handover)
-
8.6 越區通話(Roaming)
-
8.7 GSM900/1800頻帶配置
-
8.8 GSM語音信號處理過程
-
8.9 GSM頻道觀念
-
8.10 GSM手機數位訊號處理
-
-
9 行動電話系統(二)
-
9.1 基地台系統介紹
-
9.2 Signaling System No.7(SS7)
-
9.3 SIM用戶識別
-
9.4 GSM認證過程
-
9.5 GSM空中通話與資料保密
-
9.6 GSM通話程序
-
9.7 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9.8 IMT-2000
-
9.9 PHS(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
-
9.10 無線通訊分類
-
9.11 行動網路服務之應用
-
9.12 4G淺談
-
-
10 無線通訊多工技術
-
10.1 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分頻多重擷取
-
10.2 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分時多重擷取
-
10.3 SDMA(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空間分隔多重擷取
-
10.4 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分碼多重擷取
-
10.5 CSM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載波感知多重擷取
-
10.6 FHMA(Frequency Hopped Multiple Access)
-
10.7 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TDD(Time division Duplex)
-
-
11 行動裝置通訊開發實例
-
11.1 GSM與GPRS
-
11.2 ASP相關研究
-
11.3 MObile系統設計與架構
-
11.4 Mobile實例開發過程
-
- 附錄一 傳輸相關名詞縮寫
- 附錄二 中英詞彙對照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