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序
- 導言:一個奇特的文化保守者
-
第一章 走上文化保守之途:回歸祖國與折向傳統
-
從馬、辜晤談說起
-
浪漫主義思想的深刻影響
-
其它因素的作用
-
文化保守思想和立場的最終確定及傳統文化修養
-
-
第二章 譴責西方:為神聖祖國的早期爭辯
-
批評西方中國學和中國學家
-
抨擊西方在華傳教和傳教士
-
-
第三章 英譯儒經:向西方傳播中國文化的嘗試
-
英譯儒經的源起和動機
-
究竟翻譯了哪些儒經
-
儒經翻譯的特點與得失
-
譯經活動的總體批評
-
-
第四章 「尊王攘夷」:庚子前後的「議和」之舉
-
與「東南互保」的關係
-
是否晉京襄助議和
-
所謂「釋疑解禍論」
-
為了公正的議和與中國的「良治」
-
文明野蠻與「黃禍」之辯
-
-
第五章 中西文明觀(上)
-
中西文明觀形成發展的線索及邏輯核心
-
中西文明的差異及其優劣論
-
-
第六章 中西文明觀(下)
-
中西文明之相同及西方明的困境與出路
-
堅持中國儒家文明的故道
-
-
第七章 名聲在外:馳名和享譽西方透視(下)
-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辜鴻銘與西方-文化民族主義激起的反應
-
列夫•托爾斯泰與辜鴻銘-文化保守主義的迴響
-
-
第八章 名聲在外:馳名和享譽西方透視(下)
-
大戰與辜鴻銘在西方的走紅-時代因素•思想價值•文字魅力
-
「德國的辜鴻銘」-特別享譽德國的原因
-
-
第九章 「含謨吐忠」:至死不渝的清朝忠臣
-
反對革命 維護清政府
-
獨特的滿族觀
-
慈禧太后的「律師」
-
與袁世凱作對
-
「辮師」的同路人
-
-
第十章 時代逆子:在五四前後的文化浪潮中
-
北京大學的「舊派」代表
-
為新文化運動者所譏嘲
-
與「東方文化派」思想的異同
-
-
第十一章 誤望東瀛:晚年的赴日講學
-
赴日講學的由來
-
赴日講學的經過與內容
-
思想的得失與歷史的悲劇
-
- 餘論:「辜鴻銘現象」的歷史闡釋
- 附錄一 辜鴻銘生平大事年表
- 附錄二 《痴漢騎馬歌》
- 主要參引著作與論文資料目錄
- 後記
- 臺版後記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