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音樂的教育功能
作者
:
出版日期
:
2006
閱讀格式
:
PDF
ISBN
:
9789575557737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探討音樂在教育方面的實用性功能之學術著作。作者從教育的觀點,透過物理、生理、心理與美學的理論基礎,探討出音樂在德育、智育、體育與社會等方面的功能,不僅為我國古代「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和西方柏拉圖「音樂可以使心靈盡善盡美」的哲學闡述提出科學性的佐證,也為近代重視的「音樂治療」和以音樂提昇思考能力等新「顯學」找出了很多的理論依據。近幾年來作者努力在國內推動把音樂放在心理輔導工作的「音樂輔導」,經常受邀至各校園作專題報告,廣受歡迎和具成效,以實務證實了音樂在全人教育方面的功能。
- 再版序一音樂與教育、心理輔導和治療
- 建立樂府飄香的寶島
- 神人以和的愛樂人生
- 從腦內革命到音樂革命
- 移風易俗莫善於樂一原序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理論基礎
-
第一節 物理基礎
-
一、音樂聲響的物理分析
-
二、音樂美的物理分析
-
-
第二節 生理基礎
-
一、聽覺器官的構造
-
二、音樂的聽覺生理基礎
-
三、音樂的腦神經生理基礎
-
-
第三節 心理基礎
-
一、音樂創作的心理因素
-
二、音樂的審美心理
-
-
-
第三章 教育功能
-
第一節 音樂在教育功能上的特性
-
一、情理交融
-
二、自由舒暢
-
三、沈潛久遠
-
四、均衡統整
-
-
第二節 德育功能
-
一、真誠之德
-
二、美善之德
-
三、仁愛之德
-
四、中和之德
-
-
第三節 智育功能
-
一、心智作用
-
二、認識作用
-
三、想像與創造
-
-
第四節 體育功能
-
一、均衡作用
-
二、健康作用
-
三、激勵作用
-
-
第五節 社會功能
-
一、融合大眾
-
二、移風易俗
-
-
第六節 負面性作用
-
一、音樂美的偏離
-
二、負面影響
-
-
-
第四章 檢討與改進
-
第一節 我國音樂風尚的偏離與成因
-
一、偏離的現象
-
二、偏離的成因
-
-
第二節 改進方向
-
一、慎擇音樂教材品質
-
二、重視幼兒音樂教育
-
三、落實音樂能力訓練
-
四、加強音樂欣賞教學
-
五、推展全民合唱運動
-
六、健全音樂推廣工作
-
-
- 第五章 結語
- 參考書目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