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革命與君憲為清末兩種救亡運動,從不同的方向去為國家尋找生存的途徑。戊戌政變前後,兩派曾經多次醞釀合作,特別是1899年夏秋之交,幾乎接近成功的階段。但最後還是分道揚鑣,終至發生激烈的論戰。清末民初政治的演變,與此兩派思想的鬥爭,實有直接關係。本書之作,即在由雙方1894年至1911年的爭論,以探索其勢力的消長與影響,尤對1906年至1907年雙方在日本的論戰,論述最詳。
- 序
-
第一章 引論
-
第一節 自強運動的回顧與改革運動的醞釀
-
第二節 甲午戰後政治改革運動的兩大主流
-
一 變法維新
-
二 國民革命
-
-
-
第二章 革命黨與保皇黨的聯合運動
-
第一節 革命黨保皇黨兩詞的由來
-
第二節 兩黨聯合運動始末
-
-
第三章 梁啟超的言論及其轉變
-
第一節 初入報界與嶄露頭角
-
第二節 入湘以後的激進主義
-
第三節 亡命日本初期的激烈言論
-
第四節 遊美東歸後的轉變
-
-
第四章 兩檔在香港、上海、南洋、美洲的言論衝突與報業爭奪
-
第一節 公言革命的第一章報紙
-
第二節 蘇報的轉變及其對保皇黨的駁擊
-
第三節 南洋、美洲的筆戰與報業爭奪
-
一 南洋戰區
-
二 美洲戰區
-
-
-
第五章 民報與新民叢報的大論戰
-
第一節 日本留學界的革命思潮與民報的創刊
-
第二節 革命利弊辨-召瓜分之說與社瓜分之論
-
第三節 種族革命與政治革命的論爭
-
一 種族革命的論爭
-
二 政治革命的論爭
-
-
第四節 社會革命的論爭與土地國有的辨難
-
第五節 兩黨論戰的檢討
-
-
第六章 結論
-
第一節 奧論與晚清政潮的關係
-
第二節 兩黨論爭與政論報刊的關係及其貢獻
-
第三節 兩黨論爭對清末民意歸向革命的影響
-
- 附錄一 參考書目
- 附錄二 索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600/42641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