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梁啟超在清季是言論界的驕子,在民國以政治家自況,「非國務大臣不做」。他曾擔任司法總長、財政總長,甚至於在外交上也曾一顯身手。他有一個「引導論」的理想,要將舊時代的人物,如袁世凱、段祺瑞等帶上新時代,建立政黨政治,實現民主大政。他的成就當以護國討袁最為突出。退出政壇之後,思想仍有可述的一面。這是本書具體而翔實的幾個論述。
- 蕭公權先生序
- 自序
- 回歸序
- 一、緒論
-
二、共和建護之道-梁啟超的政治理論基礎
-
(一)擁護共和
-
(二)強有力的政府:中央集權與保育政策
-
(三)中堅階級領導:政黨內閣與二院制
-
-
三、政黨政治-梁啟超與進步黨和國民網
-
(一)進步黨之組成與興衰
-
1. 組黨之議與結合各派
-
2. 三黨合併為進步黨
-
3. 梁啟超在進步黨中的領道地位及領道方式
-
4. 梁啟超與進步黨的興衰
-
-
(二)進步黨與國民黨之隔閡和衝突
-
1. 梁啟超與國民黨的隔閡和仇視
-
2. 兩黨的正面衝突
-
3. 對抗國民黨的策略
-
4. 兩黨調和與攜手的可能性
-
5. 兩敗俱傷的惡果
-
-
-
四、中堅領導-梁啟超與袁世凱及北洋軍人的關係
-
(一)從聯袁到討袁:維護共和
-
1. 梁袁關係
-
2.從權說到反抗
-
3. 反袁的基本理論
-
4. 軍務院的構想及善後辦法
-
5. 梁蔡反袁的志氣
-
-
(二)研究系與北洋派之關係
-
1. 梁與段祺瑞的關係
-
2. 梁與馮國璋的關係
-
3. 改造國會的理由
-
4. 研究系之失勢
-
-
-
五、國務大臣-梁啟超與民初之財政、司法及外交
-
(一)財政總長
-
1. 梁與財政關係
-
2. 民初財政之困難與混亂
-
3. 梁的財政政策
-
4. 失財原因
-
-
(二)司法總長
-
1. 民初司法狀況
-
2. 有理想而無建樹
-
3. 改良司法十論之檢討
-
-
(三)對德外交
-
1. 外交方針
-
2. 對德外交-從中立到參戰
-
3. 捲入外交游渦
-
-
-
六、新文化運動-梁啟超退出政壇後的動向
-
(一)引論
-
(二)介紹新知的學會活動
-
1. 共學社
-
2. 講學社
-
-
(三)春風化雨
-
1. 辦學
-
2. 講學社
-
-
-
七、社會主義與發展實業-梁啟超歐遊之後思想的變化
-
(一)對社會主義的認識
-
1. 從科學與人生觀之論戰說起
-
2.對社會主義的認識
-
-
(二)發展實業-中國走向現代化之道
-
1. 從反對階級觀念和唯物論反對馬克斯主義
-
2. 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取捨
-
3. 北伐時期的反共態度
-
4. 以發展實業對抗馬克斯主義
-
-
-
八、協同動作-梁啟超退出官場後的政治生活
-
(一)五四運動
-
(二)國民制憲運動
-
(三)聯省自治運動
-
-
九、師友之間-梁啟超的人際關係
-
(一)康梁異趨與萬木同學之累
-
1. 康有為
-
2. 萬木草堂同學
-
-
(二)青出於藍的後起之秀
-
1. 蔣方震
-
2. 張君勱、張東蓀
-
-
-
十、言論依歸-梁啟超在民國之言論影響
-
(一)《庸言》、《大中華》
-
1.《庸言》
-
2.《大中華》
-
-
(二)《國民公報》、《晨報》
-
1.《國民公報》
-
2.《晨報》
-
-
(三)《時事新報》、《改造》雜誌
-
1.《時事新報》
-
2.《改造》雜誌
-
-
- 十一、結論
- 參考書目
- 附錄:梁啟超致康有為涵
- 索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600/50332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