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心理與特殊教育新論
全球化時代,臺灣教育面臨許多危機。為因應新時代挑戰,由國內十四位心理或特殊教育學者共同撰寫本書。全書共七篇十四章,讀者可在每篇文章中找出作者企圖要探討的問題癥結及其解決之道。1. 教師素質的評量內涵、方式、工具與策略為何?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的量尺分數與等化原理為何?2. 道德平衡說的德育方法為何?道德推理有普世性嗎?3. 當今校園倫理出了什麼問題?群己教育如何實施?4. 如何增進學習成就與促進終身學習社會的實現?5. 特殊教育的基本原理是什麼?特殊教育如何因應九年一貫課程的革新?6. 領導才能優異學生如何發掘與培育?臺灣三十年來的資優教育成效為何?7. 創造力專家Torrance如何打造出創造力王國?如何運用創造性與批判性詮釋於紮根理論研究法中以建構新知識?
-
第壹篇 評量與測驗
-
第一章 中小學教師基本素質之分析與評量
-
第二章 測驗的量尺分數與等化:以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為例
-
-
第貳篇 道德教育
-
第三章 道德平衡說及其德育論
-
第四章 國人討論道德困境故事的觀察:文化與性別的省思
-
-
第參篇 校園倫理與群己教育
-
第五章 新世代的校園倫理―教師壓力與人際關係
-
第六章 Diana Baumrind之父母教養類型理論在青少年「群己教育」之應用
-
-
第肆篇 興趣與學習成就
-
第七章 興趣:研究學習與動機的一扇窗
-
第八章 學習成就認證的原理與應用
-
-
第伍篇 特殊教育原理與課程
-
第九章 特殊教育的基本原理
-
第十章 九年一貫課程、特殊需求與教育調整
-
-
第陸篇 資優教育
-
第十一章 領導才能優異學生的發掘與培育
-
第十二章 英才教育三十年―資優追蹤研究的發現與啟示
-
-
第柒篇 創造觀與創造性教學
-
第十三章 Torrance的創造觀
-
第十四章 紮根理論編碼方法的教學反思:創造與批判性詮釋之綜合應用
-
- 索引
- 審查委員名單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