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高血壓又被稱為隱形殺手,無聲無色,沒有症狀。心血管疾病是國人十大死亡的第二大原因。除了疾病因素外,家族遺傳、體質、肥胖也決定了心血管的發病率。根據國人的十大死因來看,與心血關相關的主要死因包括了其中三項,此三項分別為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和高血壓性疾病,這三項主要死因尤其在季節轉換的時候,特別容易發病,相關疾病之死亡人數佔總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一以上。在全世界心血管疾病的蔓延已到了令人擔心的地步。
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人數甚至超過了中世紀時期的黑死病,因心臟病和中風而死亡的人數已經是所有疾病中最高的,而且這種趨勢還在不斷增強。如何保護好我們的心血管,先認識我們的器官構造,及基本醫學常識,讓你有效預防免於疾病。建議多攝取蔬果、適當運動及正常作息,能有效減少體內自由基生成,維護心血管健康。
本書特色:陳醫師將本書版稅全數捐給財團法人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資料顯示,隨著現代人的生活及飲食習慣的改變,心血管疾病高居全球死因首位。心血管疾病最可怕的是,很多人平時沒有病徵,一旦突然發病,卻有高達1/3的致死機會。就全球統計而言,2004年因心血管疾病喪生的人數有1,710萬人,到2030年時將增加到2,340萬人。而在今後十年內,慢性疾病會再奪走三億五千萬人以上的性命,同時,會使數百萬人飽受慢性疾病的折磨。然而,整個全球社會對這個立即危機缺乏警惕。
重量級名人聯合推薦:中國化學製藥公司副總經理 馬以南前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 現任中國醫藥大學研究發展處處長 李英雄前三軍總醫院院長 謝士明前考試院考選部部長 吳挽瀾藥學碩士、中醫博士 林政宏
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人數甚至超過了中世紀時期的黑死病,因心臟病和中風而死亡的人數已經是所有疾病中最高的,而且這種趨勢還在不斷增強。如何保護好我們的心血管,先認識我們的器官構造,及基本醫學常識,讓你有效預防免於疾病。建議多攝取蔬果、適當運動及正常作息,能有效減少體內自由基生成,維護心血管健康。
本書特色:陳醫師將本書版稅全數捐給財團法人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資料顯示,隨著現代人的生活及飲食習慣的改變,心血管疾病高居全球死因首位。心血管疾病最可怕的是,很多人平時沒有病徵,一旦突然發病,卻有高達1/3的致死機會。就全球統計而言,2004年因心血管疾病喪生的人數有1,710萬人,到2030年時將增加到2,340萬人。而在今後十年內,慢性疾病會再奪走三億五千萬人以上的性命,同時,會使數百萬人飽受慢性疾病的折磨。然而,整個全球社會對這個立即危機缺乏警惕。
重量級名人聯合推薦:中國化學製藥公司副總經理 馬以南前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 現任中國醫藥大學研究發展處處長 李英雄前三軍總醫院院長 謝士明前考試院考選部部長 吳挽瀾藥學碩士、中醫博士 林政宏
- 推薦序 這是一本對大家健康都有益的書 馬以南
- 推薦序 吳挽瀾
- 銀髮族群的就醫指南 李英雄
- 珍貴的老年病門診經驗談 謝士明
- 老年人的居家保健參考 王泰隆
- 自序 陳保羅
-
第一篇 認識心血管疾
-
必臟血管疾病
-
老化的心臟血管系統
-
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
高血壓
-
高膽固醇與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關係及其治療
-
進一步認識高膽固醇與冠狀動脈心臟病
-
冠狀動脈心臟病之一-心絞痛
-
冠狀動脈心臟病之二-心肌梗塞
-
冠狀動脈心臟病之三-無痛性心缺氧及猝死
-
腦血管病之診斷與處置
-
周邊血管病
-
心律不整
-
心律不整的治療
-
老年人重要的心律不整-心房顫律
-
運動喘,無力!-心臟衰竭
-
瓣膜性心臟病
-
心臟用藥須知
-
-
第二篇 心臓科門診常見的問題
-
頭暈
-
白袍高血壓
-
心臟科門診最常見的症狀-心悸
-
心臟科門診最常見的症狀-二尖瓣脫垂
-
-
第三篇 運動、飲食與心臓血管病
-
心臟血管病的防治之道
-
運動與心臟病
-
維他命與心臟病
-
飲酒與心臟病
-
吸菸與心臟病
-
魚油與老年人心臟血管系統的關係
-
食物纖維與心血管疾病
-
糖尿病與心臟病
-
新陳代謝症候群
-
居家生活緊急情況處理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