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萬物理論

出版日期
2025/09/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64737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作者將自己英文原書中化學、地科以及生物部分的精華集結出版中文版本,與中文讀者分享科研成果。本次改版加入詳細推導基本粒子大一統新Hu SU(5)模型統一所有基本費米子和玻色子並破解質子衰變難題,最後並推證出在四維時空架構新完美對稱性SO(10)模型綜合Hu SU(5)模型和統一場論SO(1,3)4x4四維時空矩陣,統一粒子、波動、場、與時間空間,統一重力、電磁力、強力、弱力及熾力等五大力,並統一廣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與標準模型,與破解暗物質與暗能量完成真正的萬有理論(Theory of Everything)。本版並用朗道磁場量子化原理完備了新決定性原子模型,100%完美取代量子力學,破解雙狹縫干涉或薛丁格之貓或EPR悖論等經典難題,也推導出物質波的振幅公式而否定所謂量子力學波函數,本版也詳細推導原子核結構並破解幻數問題,證明愛因斯坦所說的:上帝不擲骰子。敝人修訂統一場方程式為:BxExAxS=Pi*H*c^2,成功用向量外積統一電場E、磁場B、重力場A、旋力場S、以及熱場H。本書為筆者集其最大成之作。 ◎與《統一場論》為姊妹作,相輔相成,提出新理論圓滿解釋諸多現今科學難題。 ◎本書與其姊妹作「統一場論」榮獲2021/4/17&2021/4/24國立教育廣播電臺「今天不看書」節目好書介紹推介並對作者做專訪,不看書用聽的了解此二書。 ◎以本書向哥白尼、湯普生、拉塞福、查兌克、門德列夫、瑪莉居禮、洛倫茲、霍金、牛頓、法拉第、湯川秀樹、格拉肖、金納、雷文霍克、華萊士、達爾文等大科學家致敬。 ★胡萬炯醫師/博士代表作,第七周年決定版,隆重上市! ★★本書在2019年榮獲科技部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舉辦科普力閱讀大賽指定書目★★ ★★本書於2022年獲白象文化出版社推薦角逐金鼎獎★★ ★★本書於2022年獲銘傳大學生物科技系推薦角逐中山學術著作獎★★ 本書含有重要化學、地科、生物和數理理論。 化學方面,提出一個以電力以及磁力為本,原子核中子質子交替排一列,中子視為質子與Pi-介子複合體解釋中子磁矩來源,原子核構造為質子-Pi-介子-質子排列解釋核力,中子或質子視為六個有色膠子和兩個中性膠子及一個Pi介子(含一個中性膠子)所構成,可完美獲得質子或中子質量為940MeV/c^2,統整了SU(2)核力和SU(2)弱作用,連結Pi介子和W/Z玻色子,而核外電子兩兩以自旋反向成對,以磁力抵銷靜電力,並以兩種相反方向運行物質波,成為駐波在同一平面繞原子核公轉,電子以等速率圓周運動繞核根本只會有固定電場和磁場無時變性不生電磁波一如直流線圈,電子不會放出電磁輻射而墜入核中,為決定性二維原子模型,解決了魔術數字2 8 8 18 18 32 32的電子組態問題,以及解釋了原子核幻數2 8 20 28 50 82,用此模型解釋斯特恩-革拉赫實驗。本書提出新SU(5)模型大一統所有基本粒子並破解質子衰變難題,且推導出新SO(10)模型統一重力、電磁力、強力、及弱力等四大力完成真正的萬有理論(Theory of Everything)。並依此新模型提出新的化學鍵理論。解釋為何雙鍵或三鍵位於同平面,而用電子分散四方滿足氯原子最外軌道駐波原理解釋為何CCl4或CH4是四面體。本書也提出熱膨脹機制、酸鹼機制、以及磁性、極性等元素特性等問題。作者用新普郎克空間的數量來定義熵,單位空間數量越多則亂度越大,並定義催化反應活化能也與此新定義的熵相關,並解釋熱力學第二及第三定律的成因,並依總熵結合自由能判斷化學反應是否自發。新版並解釋非慣性系假想力之成因乃是因單位空間受力反彈之加速度。 地科方面,提出了依照新原子論使地磁產生以及地磁倒轉的原因,依光為重力波理論提出地震為地球內部急遽釋放出來的電磁輻射,比擬雷射共振腔來說明地震的形成,以及用電荷相對論解釋龍捲風的成因。本書依新原子論的中子或質子相反自旋方向,來說明地磁產生與倒轉之機制。並用旋力與重力解釋行星的軌道廓清機制。 生物方面,用蛋白質世界理論及蛋白二級結構alpha-helix與beta-sheet的拉氏圖解釋同手性的起源,重新用表觀遺傳學討論拉馬克廢退說,用米蘭科維奇週期解釋地球生物滅絕的原因,解釋寒武紀大爆發的成因,用轉位子幫忙解釋生物在環境下的演化,意識及潛意識與神經解剖學的關聯,糖脂質以及蛋白質密碼,還有用社會生物學解釋如同類不相殘解釋社會化生物德行源起,是不容錯過的好書。新版並加入免疫總論,連結身體免疫反應對四種致病原與四種自體免疫之關係,可為COVID-19疫情控制提出重要見解。 數理方面,1919年一百年前愛丁頓的一場日全蝕觀測,為證明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第一證據,2019年一百年後人類則首次觀測到黑洞成像,再度驗證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本書也對愛因斯坦相對論做出重要補充:包括旋轉黑洞的事件平面半徑等推導。敝人修訂統一場方程式為:BxExAxS=Pi*H*c^2,成功用向量外積統一電場E、磁場B、重力場A、旋力場S、以及熱場H。
  • 學者教授推薦序
    • 朱訓鵬博士 國立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教授
    • 呂正傑博士 國立高雄大學化學工程及材料工程學系教授
    • 沈林琥博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 吳宗益博士 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現任醣基生醫總經理
    • 康峻宏博士 台北醫學大學 醫學工程學院院長暨教授
    • 韓政良博士 國立中興大學化學系教授
    • 柯屹又博士 前國衛院助研究員 生物技術開發中心數位健康組主任
    • 李建璋博士 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教授 衛生福利部資訊處處長
  • 自序
  • 第二版序
  • 第三版序
  • 第四版序
  • 第四PLUS 版序
  • 第五版序
  • 第五PLUS 版序
  • 第七版序
  • 第七PLUS 版序
  • 第七周年決定版序
  • 壹、萬物理論化學篇
    • 新原子論(New atom model)
    • 化學鍵(Chemical bond)
    • 熱膨脹(Heat expansion)
    • 酸鹼機制(Acid & base)
    • 元素特性(Characteristics of elements)
  • 貳、萬物理論地科篇
    • 地磁理論(Geomagnetism)
    • 地震理論(Earthquake)
    • 龍捲風理論(Tornado)
  • 參、萬物理論生物篇
    • 蛋白質世界與同手性(Protein world & homochirality)
    • 演化和滅絕(Evolution & extinction)
    • 新拉馬克「廢退說」(Neo-Lamarckism disuse)
    • 物種起源(Origin of species)
    • 糖類脂質和蛋白質代碼(Sugar, lipid & protein codes)
    • 意識和潛意識(Conscious & subconscious)
    • 免疫架構理論(Immune framework)
    • 社會生物學(Social biology)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