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尪仔戲真趣味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獲選文化部第40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 來來來,來看戲, 布袋戲、皮影戲、傀儡戲, 是台灣民間三大傳統偶戲, 多年來的演變已經融入許多台灣在地的語言、文化與特色, 在天馬行空的劇情中,窺見台灣文化深厚底蘊。 ●掃描書中QR-Code影音資源馬上聽! ※編輯手札※ 您看尪仔戲嗎?尪仔戲是指台灣傳統偶戲,包括金光閃閃的布袋戲,還有饒富趣味與鄉土特色的傀儡戲和皮影戲。說到最能代表台灣特色的文化,尪仔戲絕對可列入排行! 尤其,布袋戲曾被票選為台灣意象第一名,它迷人的魅力,正反映出台灣這塊土地,最有生命力、也最豐富的民俗面貌。呼應時代背景的故事,逗趣又意味深遠的對白,以及帶著閩南語特有「念歌詩」演出型式,讓布袋戲常令人回味再三,因此從傳統的布袋戲,到不斷推陳出新的霹靂布袋戲,戲迷們橫跨老中青三代。而且每個布袋戲偶,不論雕刻、造型、角色定位,舉手投足間都是代代相傳藝師們功力的展現,個個呈現出精緻細膩、栩栩如生,極富藝術性。 相較於布袋戲,傀儡戲與皮影戲雖較少人看過,但三代相傳的錦飛鳳傀儡戲劇團,至今仍用心的默默推廣,不讓這美好的技藝失傳。而利用光和影子效果來表演的皮影戲,也仍有戲班堅持傳承精神,繼續演出中,包括,東華、復興閣和永興樂,以及高雄皮影戲劇團。 偶戲是幼兒戲劇入門的好選擇,小小的偶,易於親近,也滿足孩子喜愛角色扮演的「戲胞」。引領孩子從戲偶造型、顏色、人物角色的特性,來欣賞台灣本土傳統偶戲的美,不只布袋戲,皮影戲、傀儡戲,都可以讓孩子親自體驗操偶的樂趣,並從中感受台灣的傳統文化的趣味與豐富。
  • 【福爾摩沙頌】來看布袋戲嘍!
  • 【來講俗語】戲棚跤倚久 — 就是你的
  • 【歡喜唱歌謠】來看戲
  • 【鬥陣聽故事】功名在掌上 — 布袋戲的由來
  • 【老師傅好功夫】布袋戲國寶 — 黃海岱
  • 【歡喜唱歌謠】懸絲偶
  • 【福爾摩沙頌】傀儡戲真趣味
  • 【福爾摩沙頌】皮猴廷仔來搬戲
  • 【來講俗語】頂港有名聲,下港上出名
  • 【大手牽小手】戲偶工作室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