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生死心理學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08/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661931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 第一篇 理論篇
    • 第一章 死亡概念
      • 第一節 瀕死
      • 第二節 死亡
    • 第二章 死亡威脅
      • 第一節 死亡威脅
      • 第二節 死亡焦慮
    • 第三章 防衛機轉
      • 第一節 防衛機轉
      • 第二節 死亡焦慮的防衛機轉
      • 第三節 死亡焦慮防衛機轉的影響
    • 第四章 生死態度
      • 第一節 原始人類的生死態度
      • 第二節 重要宗教的生死態度
      • 第三節 重要哲學的生死態度
    • 第五章 死亡意義
      • 第一節 死亡覺醒
      • 第二節 死亡接受
      • 第三節 邊界處境
      • 第四節 以死亡為師
    • 第六章 存在意義
      • 第一節 意義治療
      • 第二節 自我實現
  • 第二篇 應用篇
    • 第七章 兒童的生死挑戰與因應
      • 第一節 兒童的發展危機
      • 第二節 兒童的死亡概念
      • 第三節 兒童的死亡焦慮與因應
    • 第八章 青少年的生死挑戰與因應
      • 第一節 青少年的發展危機
      • 第二節 青少年的死亡概念
      • 第三節 青少年的死亡焦慮與因應
    • 第九章 成年人的生死挑戰與因應
      • 第一節 成年人的發展危機
      • 第二節 成年人的死亡概念
      • 第三節 成年人的死亡焦慮與因應
    • 第十章 銀髮族的生死挑戰與因應
      • 第一節 銀髮族的發展危機
      • 第二節 銀髮族的死亡焦慮
      • 第三節 銀髮族的活躍參與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