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恐怖的自體免疫疾病療癒聖經:你根本就不知道你也得了這種病

出版日期
2025/08/04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61361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來不該流行的疾病竟肆虐全球…… 全球近8億人都在與它對抗! 醫學博士親身實踐, 「原始飲食」是對免疫系統最有利的吃法! 不只扭轉自體免疫疾病和各種慢性病, 也是IT菁英、超模、運動員和海豹特種部隊力推的高密度營養飲食!   誰適合閱讀這本書?   ◆自體免疫疾病患者,以及高風險族群   ◆慢性發炎、荷爾蒙失調、腸道問題或代謝症候群   ◆長期被無名病痛所困擾(患者經常轉好幾次診都沒能確診)   ◆渴望更深入了解飲食與健康的科學關聯   ◆想從根本重建生活方式與健康   「自體免疫」是臺灣「10大重大傷疾病」第三名!   自體免疫是現代社會的流行病,全球有約有1/10的人口罹患自體免疾病;在臺灣,自體免疫更是「10大重大傷疾病」第三名,同時也是門診第三常見疾病!你是否知道,有將近4成病患同時有2種以上的自體免疫疾病!   目前有超過100種疾病被確認為自體免疫疾病(第一型糖尿病、乳糜瀉、類風濕性關節炎、再生不良性貧血、多發性硬化症、牛皮癬、橋本氏甲狀腺炎、重肌無力症、紅斑性狼瘡……),還有更多疾病被懷疑與自體免疫相關(阿茲海默症、失智、纖維肌痛症、帕金森氏症、精神分裂、漸凍人症、自閉症系列障礙、某些種類的癌症……)。若你有下列情況,可能與早期自體免疫疾病有關:   。過敏   。減重沒效  。易發生感染 。體重莫名改變   。記憶問題 。酵母菌感染 。長疹子或有其他皮膚問題   。膽囊疾病 。經前徵候群 。睡眠障礙  。反覆發生頭痛   。肌肉無力 。甲狀腺問題 。焦慮和沮喪 。消化系統問題   。極度倦怠 。低血糖   。腺體水腫  。肌肉或關節痛   。偏頭痛   。睡眠障礙 。莫名不適  。血壓改變紮實理論+科學實驗+臨床實證,愈早開始這樣吃,根治的機會就愈高!   醫療研究人員仍無法全盤了解原因和染病途徑的自體免疫疾病,莎拉‧巴倫汀醫學博士運用醫學界現有的研究、親身對抗自體免疫疾病之戰,並累積數千個病例,提出這套扭轉疾病的「原始飲食生活攻略」,讓大眾能「主動」逆轉病痛──愈早開始採納這些建議,完全扭轉病情的機會就愈高!   【原始飲食是什麼?】   ◆達成最佳健康狀態的最佳飲食方式:舊石器時代祖先生存時就存在的食物+最新、品質最優良的營養素和生化研究提供的飲食建議。   ◆全食物:限定於能提供最高營養密度的食物──現代人吃得很「好」但營養不足。   ◆三不吃:(X)引起發炎反應或造成激素失衡的食物;(X)會引起腸漏症或讓腸道生態失調的食物;(X)與慢性疾病有絕對關聯的食物。   【醫學博士親身實證!這麼多疾病都消失了……】   巴倫汀醫學博士從青少年起就有許多大小毛病:脹氣、水腫、胃痙攣和腸躁症引起的便祕、偏頭痛、焦慮症、輕微抑鬱症、成年期哮喘、嚴重過敏、胃食道逆流、輕微膽囊疼痛、粉刺、倦怠、關節痛、跟腱炎、腕隧道症候群、經常性肺炎和鼻竇炎、溼疹、乾癬性頭皮屑,並於2003年確診扁平苔癬,同時還臨界高血壓、糖尿病前期,深受靜脈曲張之苦。   由於這些不適和病痛,巴倫汀醫學博士很早就開始服用各種藥物,但直到執行「原始飲食生活攻略」後才得以改善,最後,她的自體免疫疾病和其他疾患都不再需要採取治療手段和任何藥物!   【如何「原始飲食」?】   ◆盡量避免高碳水化合物飲食:易造成胰島素阻抗和發炎反應。不用擔心刪去全穀類,它不是高營養密度食物,蔬菜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比穀類高10倍,蔬果的纖維也比它多且優質。   ◆富含脂肪:尤其是椰子、酪梨、橄欖中的油脂和優質動物脂肪,飽和脂肪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糖才會。   ◆可吃蛋黃,但不要吃蛋白:蛋白中的蛋白質常成為細菌蛋白質的載體,使其跨越腸道障壁,刺激免疫系統。   ◆避免大量茄科蔬菜(茄子、燈籠椒、馬鈴薯、枸杞、辣椒……):通常含「配糖生物鹼」這個皂素,易導致腸漏症,並刺激免疫系統。   ◆大部分水果都可以吃,但需限制量:天然果糖每天最多不要超過10~12克,太多果糖會引起胰島素阻抗及發炎反應,可能也會導致腸漏症及損傷肝臟。   ◆選擇低到中升糖指數(GI)的食物:可調解血糖濃度及胰島素阻抗。   ◆避免大部分種籽、種籽油、堅果、堅果油、穀類(玉米也算穀類)、仿穀類(奇亞籽、蕎麥、藜麥……)和豆類:可能有植酸、凝集素、麩質、omega-3及omega-6脂肪酸吸收失衡、抑制消化酵素等問題,影響腸道健康、營養吸收。   ◆避免乳製品:含蛋白酶抑制劑,可能會引起腸漏症;乳蛋白不好消化,還是大腸桿菌偏好的食物;乳製品有高度致敏性……   ◆避免可能含環境雌激素食物的食物:亞麻子、大豆、全穀類、玉米以及飼養過程有施以激素之動物的肉和蛋。   ◆適量的鹽:不建議精製鹽,請選擇富含微量礦物質者。   ◆避免加工食品及其當中的成分   ◆避免添加糖和人工甜味劑   ◆避免酒精,咖啡只能「偶爾」1杯,可適量攝取綠茶和紅茶本書特色   ◆從原理詳盡揭開跟免疫系統、飲食與健康的各種知識:食物如何跟身體產生交互作用、構成免疫系統的諸多成員及它們之間的交互作用、激素系統和神經傳導物質在免疫健康的貢獻、超過7000萬兆的腸道共生菌如何從各方面影響人整體的健康……讓你的健康生活舉一反三。   ◆原始飲食的原則、內容、執行細節和注意事項完整公開:各種避免和可食用(肉、海鮮、內臟、蔬菜、水果、脂肪、香料……)的食物表和相關解說,並針對其中相關食物疑問(培根是否可吃、魚的汞問題、生食或熟食、健身後的營養補充、生酮飲食討論、哪些食物富含益生菌、椰子油的定位、如何做符合原始飲食的烘培……)……讓你徹底搞懂並順利施行原始飲食。   ◆從日常生活習慣調理身體,滴水不漏幫你找回健康:從膳食管理(衛生、用餐頻率……)、壓力管理(學會說不、深呼吸、伸展、良好的姿勢、接觸大自然、正念靜心、芳香療法、按摩……)、調節生理時鐘(睡前配戴琥珀色鏡片的眼鏡、優質睡眠)、定期低強度活動(散步、游泳、瑜伽、跟孩子或狗兒玩耍──所有與坐著或躺著無關的活動)……全方面幫你恢復健康。   ◆實踐計劃的優先順序和其他建議,陪你渡過大小狀況:要過渡到原始飲食、生活需要時間和一些訣竅,幫助你適應並維持下去,書中提供逐步實踐的優先順序建議、事前準備、需要改變到什麼程度……等等,以及執行過程中的身體變化、從自體免疫疾病恢復的時間長短,各種執行上的Q&A(如何外食、孕婦與兒童使用的安全性、兒童使用的安全性……),甚至當你進行三個月仍看不到效果時應該知道的疑難排解方案……引導你面對原始飲食生活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 好評推薦
  • 自序
  • 前言
  • 序論 你可能也有自體免疫疾病
    • 光在美國就有5000萬名受害者
      • 你患有自體免疫疾病嗎?
      • 你有罹病的風險嗎?
    • 不只適用自體免疫疾病的自救方案
  • Part1 不能再輕忽的恐怖流行病
    • Chapter 1 自體免疫疾病的起因
      • 認識蛋白質、抗體和免疫系統
      • 自體免疫疾病的3大促成因素
      • 讓不良基因發作的腸漏症和麩質
      • 盡你所能著手改變
    • Chapter 2 導致免疫系統暴走的錯誤飲食
      • 錯誤1>營養不良的健康飲食!?
      • 錯誤2>傷害腸道的食物
      • 錯誤3>發炎性和致免疫性食物
      • 你終於搞懂了!
    • Chapter 3 讓免疫系統失控的生活方式
      • 壓力爆表的緊張生活
      • 亂了調的生理時鐘
      • 睡得少又睡不好
      • 動少動多都有害
      • 一天吃幾餐也有影響
      • 藥物帶來的傷害
      • 將一切拼湊起來
    • Chapter 4 你還有得救
      • 站在巨人的肩上
      • 一種全面的飲食和生活方案
      • 與你的醫生配合
      • 全心投入的時刻到了!
  • Part2 全面扭轉!保護你的免疫系統
    • Chapter 5 你究竟可以吃什麼?
      • 肉類、家禽類和海鮮
      • 蔬菜和水果
      • 健康的脂肪
      • 主要營養物質的比例
      • 利用含有益生菌的食物
      • 香料巡禮:可吃與不可吃
      • 我能喝什麼?
      • 關於食物的常見問題
      • 各就各位,預備……
    • Chapter 6 你需要重新好好過日子
      • 吃對食物也要吃對時間和方法
      • 重點是如何面對你的壓力
      • 利用生理時鐘保護自己
      • 進行足夠的低強度活動
      • 一步一腳印
    • Chapter 7 正式踏上康復之路
      • 這真的是治癒的良方嗎?
      • 事前準備
      • 度過第一個月
      • 復原需要多長的時間?
      • 要多嚴格才行?
      • 獲得標準體重
      • 常見Q&A
      • 為自己創造成功契機
    • Chapter 8 你可能會遇到的困難
      • 何時該進行疑難排解?
      • 狀況1>消化不良
      • 狀況2>益生菌補充──無法耐受發酵食物時
      • 狀況3>嚴重的小腸細菌過度生長
      • 狀況4>持續性感染及寄生蟲
      • 狀況5>腦腸軸──大腦讓腸道出問題
      • 狀況6>過敏、不耐受及敏感
      • 狀況7>器官功能支援的需求
      • 狀況8>更牢固有效的控制血糖
      • 狀況9>微量營養素匱乏
      • 你的身體在修復腸道時需要協助嗎?
      • 你的身體在控制免疫系統時需要協助嗎?
      • 關於保健補充品的幾點備註
  • 結語 能不能重拾喜愛的食物
    • 何時可以開始重新引進食物?
    • 如何重新引進食物?
    • 重新引進食物的建議順序
    • 為何我對從前習慣的食物反應如此劇烈?
    • 迎接終身健康
  • 詞彙表
  • 圖表資料出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