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中原記憶,河南剪影—繁華古都的興衰與更迭:武學拳法×密檐磚塔×汝瓷汴繡×漕運四河×道口燒雞,黃河波濤滾滾東流,探索華夏文明的起點

出版日期
2025/03/19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416335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古代知名健身狂人秦武王,竟然在洛陽舉鼎身亡? ►宋太祖的死亡謎團,黃袍加身卻慘死在親弟刀下? ►河南第一美食「燴麵」,最初是躲避空襲的產物? ►令人嘆服的草船借箭,計謀並非出自諸葛亮之手? 嵩嶽巍峨河洛千古,汴水悠悠殿閣莊嚴漫步河南的街巷,聆聽中原往昔的回音 ▎歷史的心臟:河南如何影響中國進程河南位於中國的核心地帶,自古以來便是各大王朝競相爭奪的焦點。這片土地承載了夏商周三代的政治變革,也見證了漢唐宋明等朝代的治理與更迭。從最早的中原部落,到戰國時期的群雄逐鹿,再到秦漢一統天下,河南始終是權力更替的關鍵區域。歷史上的戰爭、聯盟、改革與政策,許多都在這裡發生,使河南成為理解中國歷史不可忽視的關鍵。 ▎地理與城市的變遷:河南的發展軌跡河南的地理格局與城市演變,展現了人類社會如何適應環境變化並加以利用。黃河貫穿其中,既是水資源的來源,也是歷史上多次改道的焦點。河南的行政區劃歷經多次調整,反映了不同時期的社會需求。開封的歷史變遷、鄭州的發展演進,以及洛陽作為古都的角色,都展現了這片土地在不同時代的重要性。從歷史上的交通要道到現代城市的建設,每一步都與河南的地理條件密切相關。 ▎文化與藝術的傳承:河南的非凡成就河南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擁有大量歷史遺跡和藝術珍寶。從佛教在白馬寺的傳入,到龍門石窟的雕刻藝術,這裡的文化影響力遠播各地。此外,書法、繪畫、陶瓷等傳統藝術,在河南的歷史進程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位置。〈清明上河圖〉的保存與傳承、司母戊大方鼎的發現、鈞窯瓷器的工藝,都展現了河南在文化與藝術領域的豐富資源與精湛技藝。 ▎人物與社會影響:河南人的故事這片土地孕育了許多影響中國歷史發展的人物。老子在思想上的貢獻影響後世,張仲景的醫學成就被廣泛應用,張衡的科學發明改變了觀測天象的方式。歷史上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藝術家,都曾在河南留下足跡。他們的故事不只是個人經歷,更是社會變遷與時代發展的縮影,塑造了河南在中國歷史上的獨特地位。 ▎飲食與日常生活:河南的風味特色河南的飲食文化與當地的社會發展息息相關。燒雞、小籠包、燴麵等特色食品,展現了地方飲食的獨特風格。這些食物不僅代表了河南的烹飪技藝,也與不同時期的生活習慣緊密連繫。從宮廷宴席到百姓家常菜,每一道料理都很好地融合了歷史與地方特色,構成了中國飲食版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書特色〕 本書全面呈現河南歷史、文化、地理與人文風貌,以中原大地為核心,彙整從上古至近代的重要歷史事件,揭開河南作為華夏文明發源地的輝煌與變遷。從帝王將相的傳奇故事,到民間習俗的深厚底蘊;從壯麗山川的神話遺跡,到傳世文物的文化價值,層層展現這片土地的獨特魅力,讓讀者在時光流轉中感受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
  • 前言
  • 中原記憶: 河南的興衰更迭與歷史風雲
    • 少康中興
    • 周公東征平亂
    • 成王定鼎
    • 燭之武智退秦師
    • 孔子洛陽問禮
    • 楚莊王問鼎中原
    • 河伯娶親
    • 秦武王舉鼎喪生
    • 秦昭襄王遷鼎遭禍
    • 博浪沙刺秦始皇
    • 漢武帝「倒封」將軍柏
    • 昆陽之戰
    • 白馬馱經
    • 文姬歸漢
    • 「樂不思蜀」在洛陽
    • 請君入甕
    • 李雪夜入蔡州
    • 趙匡胤陳橋兵變
    •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 「燭影斧聲」與宋太祖之死
    • 洛陽仁義衚衕的來歷
    • 西太后受辱相國寺
    • 花園口的歷史和現在
  • 九州之心: 河南的地理格局與變遷故事
    • 河南歷史上的行政區劃是怎樣的
    • 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 河南為什麼又叫中原、中州
    • 黃河中、下游分界線在哪裡
    • 在哪裡可以一腳踏三省
    • 在哪裡又可以雞叫鳴三省
    • 三門峽如何得名
    • 雞公山如何得名
    • 為什麼說跳到黃河洗不清
    • 為什麼說不到黃河心不死
    • 古之鴻溝今何在
    • 太行奇觀冰冰背
    • 「上如下,下如上」的怪坡
    • 開封為什麼會城摞城
    • 鄢陵臘梅冠天下
    • 生在蘇杭,葬在北邙
    • 千古之謎「豬叫石」
    • 恐龍之鄉,古銀杏群
    • 開封為何稱「汴京」或「東京」
  • 山川奇境: 河南的壯麗風光與神話遺跡
    • 「三十六小洞天」之一的水簾洞
    • 道教老子歸隱老君山
    • 等了八億年的地下宮殿
    • 《西遊記》中的花果山究竟在哪裡
    • 山是人,石是人,滿山石人迎遊人
    • 中國最古老的泉—百泉
    • 神奇的喊泉
    • 信陽的「溫泉」、「寒泉」兩爭奇
    • 世界奇觀—石雞下蛋
    • 天然的炎黃二帝像
    • 道教第一洞天—王屋山
    • 天下第一雪花洞
    • 吳承恩與嵖岈山
    • 亞洲第一大人工湖—丹江口水庫
    • 華夏第一瀑—雲臺山瀑布
    • 中國最美麗的地方—白雲山
    • 中華第一古軍校—雲夢山
  • 國寶探祕: 河南的傳世文物與文化瑰寶
    • 「簫韶九成,鳳凰來儀」的石排簫
    • 〈清明上河圖〉的五次「進宮」
    • 白馬寺的「石馬」
    • 古代神箭手的象徵「玉」
    • 價值千萬的「尖刀藥」
    • 揭祕天下第一壺—「彩陶雙連壺」
    • 鈞窯鼓釘三足洗,「洗」出絕世「瘦金體」
    • 蓮鶴方壺
    • 龍門石窟裡的「藥方洞」
    • 洛陽有座「知音鐘」
    • 鷹城平頂山與白玉鷹
    • 千金難求的「龍門二十品」
    • 山陝甘會館的「雞爪牌坊」
    • 受于右任、楊虎城保護過的「石頭」
    • 至尊「國器」—司母戊大方鼎
    • 武則天的「除罪金簡」
    • 「上大下小」的天寧寺塔
    • 一座內鄉衙,半部官文化
  • 歲月遺痕: 河南的古蹟傳奇與未解之謎
    • 鄭州商城
    • 「愛情聖地」—汝南梁祝故里
    • 「龍庭」緣何變「龍亭」
    • 一座園林「毀滅」大宋江山
    • 「啟母闕」的傳說
    • 北宋七帝八陵為什麼在鞏義
    • 「四絕三奇」的光武帝陵
    • 中原石頭城—潞王陵
    • 范仲淹「扯兒背孫」墓
    • 白居易選墓地
    • 「洩漏」天機的「中華第一龍」
    • 漢高祖斬蛇碑永城市劉邦斬蛇碑
    • 「長城之父」—楚長城
    • 中國四大莊園之一—康百萬莊園
    • 輝煌壯麗的社旗山陝會館
    • 還你一個真實的「虢國」
    • 刻在石頭上的唐史—千唐志齋
    • 千古名勝—禹王臺
    • 「雞鳴狗盜」之地
    • 武則天的「洗澡盆」
    • 羑里城裡的「吐兒塚」
    • 葉縣古縣衙為什麼是五品
  • 佛道勝境: 河南的宗教文化與千年聖地
    • 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馬寺
    • 「三皇五帝」二帝葬內黃
    • 「三奇」古剎—靈山寺
    • 大相國寺的來歷
    • 相國寺的「酒、色、財、氣」詩
    • 華夏第一寺—慈雲寺
    • 淮源名剎—水簾寺
    • 千年名剎—風穴寺
    • 盧舍那大佛與武則天
    • 埋葬關羽首級的地方
    • 三門峽有座「蛤蟆塔」
    • 中國第一座尼僧寺院
    • 神奇的「三教合一碑」
    • 嵩嶽寺塔變「空塔」的傳奇
    • 太昊陵裡有個「子孫窯」
    • 王重陽仙逝地—開封延慶觀
    • 龍馬負圖寺
    • 西峽哪吒廟
    • 雍正治黃「行宮」
  • 武林傳承: 從少林到太極的中原武學
    • 「太極一人」陳發科逸事
    • 八極拳發源地—月山寺
    • 陳耕耘太極功夫降群匪
    • 達摩一葦渡江
    • 何謂「少林七十二絕技」
    • 河南三大拳派之一的「萇家拳」
    • 失傳已久的「宋氏通背拳」
    • 十三棍僧救唐王
    • 太極拳開山鼻祖—陳王廷
    • 太極拳能養生、治病嗎
      • (1)拳走低架對運動系統的調節
      • (2)螺旋運動對循環系統的調節
      • (3)丹田內轉對消化系統的調節
      • (4)動作繁難對神經系統的調節
      • (5)腹式呼吸對呼吸系統的調節
      • (6)骨盆運動對內分泌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的調節
      • (7)輕沉兼備的鍛鍊方式有利於調整「上盛下虛」的時代病
      • (8)傳統陳式太極拳是最佳的有氧代謝運動
    • 太極拳的故鄉—河南溫縣陳家溝
    • 天地會源自少林
    • 為什麼說「天下功夫出少林」
    • 與眾不同的襄縣「心意拳」
  • 風味傳承: 河南的經典美食與飲食文化
    • 道口燒雞
    • 開封桶子雞
    • 「長壽魚」
    • 一段燒灌腸,一片真孝心
    • 「總統」粉皮
    • 水花佛手糖糕
    • 乾隆爺親讚秦氏燻肉
    • 寧陵關家槓子饃
    • 假燕窩,真蘿蔔
    • 出自王府的「葛記燜餅」
    • 可點火照明的雞爪麻花
    • 因「炸」秦檜而出名的菜
    • 好點心出好功夫—少林八寶酥
    • 慈禧巧創「鯉魚焙麵」
    • 長生不老的「唐僧肉」
    • 開封「第一樓小籠灌湯包子」
    • 豌豆糯米飯
    • 開封「一品包子」
    • 才女唐琬與名吃「三不黏」
    •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 吃肉不見肉的夏邑糝湯
    • 宮廷裡出來的寧陵坨子羊肉
    • 飛機炸出來的鄭州「燴麵」
    • 河南「鐵鍋蛋」
    • 起源於三國時期的博望鍋盔
  • 技藝非凡: 河南的傳統工藝與特色珍品
    • 魂兮歸來宋官瓷
    • 一窯燒出繽紛天下—禹州鈞瓷
    • 典雅秀麗的汝瓷
    • 宋代民窯奇葩—當陽峪瓷
    • 中華藝術瑰寶—洛陽唐三彩
    • 一魚兩脊背—鶴壁淇鯽魚
    • 蛋黃如裹絹—纏絲鴨蛋
    • 跨世紀的中國傳奇—神祕植物冬凌草
    • 中國桃花心木—鶴壁香椿
    • 神奇華藥—焦作四大懷藥
    • 綠茶珍品—信陽毛尖
    • 歷史悠久而又神祕美麗的西峽琥珀
    • 林中丹果,柿中豪傑—新安牛心柿餅
    • 中國刺繡藝苑中的奇葩—開封汴繡
    • 五彩斑斕的洛陽宮燈
    • 再現輝煌—洛陽仿古青銅器
    • 中華第一劍—棠溪寶劍
    • 門神騎紅馬—朱仙鎮木版年畫
    • 伏羲女媧摶土造人的「活化石」 —淮陽泥泥狗
    • 蘊含厚重的南陽玉
    • 中華老字號—安陽狗皮膏藥
    • 中原奇葩—麥稭畫
    • 古中國珍貴稀有的畫種—南陽烙畫
    • 似陶非陶,品質獨特的虢州澄泥硯
    • 中國白酒之源—伊川杜康酒
    • 兒時玩伴,始祖象徵—淮陽布老虎
  • 戲韻悠揚: 河南的民間表演與藝術盛宴
    • 太昊陵廟會「擔經挑」
    • 麒麟舞
      • (1)「麒麟送子」
      • (2)「麒麟鬧東海」
      • (3)盤燈籠
      • (4)盤板凳
      • (5)盤桌子
    • 罵出來的河南社火
    • 怕老婆的《頂燈舞》
    • 氣勢非凡的銅器舞
    • 開封盤鼓
    • 源於古戰場的跑陣舞
      • (1)游龍陣
      • (2)捲白菜陣
      • (3)七星陣
      • (4)八卦陣
      • (5)長蛇陣
      • (6)線板陣
      • (7)簸箕陣
      • (8)寶陣
    • 群英薈萃馬街書會
    • 開封鬥雞
    • 黃河船工的號子
    • 河南民間大戲
    • 河南民間小戲
    • 首山飲酒大會
    • 河洛大鼓
  • 百年居所: 河南的古建築與民宅風貌
    • 「商後嘗浴處」
    • 李師師與宋徽宗相會的樊樓
    • 冬暖夏涼的地坑院
    • 會館聞笙竹,汴京懷晉商
    • 中國最早的城市建築設計規畫
    • 衛輝的院門為何都塗成黑色
    • 太行山區特色民居—石板房
    • 豫北農村房頂上為什麼沒有煙囪
    • 信陽的建房習俗
  • 通途古今: 河南的交通演變與橋道傳奇
    • 中國古代最早的車馬實物和道路遺跡
    • 中國最早的大型浮橋
    • 中國最早的關隘—軹關
    • 中國最早的石拱橋
    • 中國最早的轎子
    • 〈石壕吏〉中的石壕古道在哪裡
    •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函谷關
    • 巍峨挺拔的雁翎關
    • 太行八陘之一的羊腸坂
    • 歷史上的「漕運四河(渠)」
    • 黃河上著名的三大古渡口之一:會興渡口
    • 「中流砥柱」今何在
    • 明朝開封唯一的水陸轉運碼頭—朱仙鎮
  • 禮俗風華: 河南的人文風情與歲時習俗
    • 花樣繁多的中原「待客茶」
    • 河南吃晚飯叫「喝湯」
    • 中規中矩、熱熱鬧鬧的宴席禮
    • 為什麼生女兒稱「棗花」
    • 八月十五祭月吃餅與拜扁擔吃餅
    • 頗具教育意義的「六月送羊」
    • 拴個「娃娃」求子嗣
    • 初生兒的禮服:「舊衣襟」和「迷魂衫」
    • 生孩子的報喜禮
    • 河南育兒禮俗中的神祕數字
    • 「百家衣」、「百家飯」、「百家鎖」
    • 河南婚俗面面觀之一:「婚前禮」
    • 河南婚俗面面觀之二:「婚日禮」
    • 河南婚俗面面觀之三:「婚後禮」
    • 洞房遊戲撒喜床
    • 喝子孫湯之俗
    • 祝壽與躲生
    • 「三長兩短」話棺木
    • 「供雞」與「點湯」
    • 千阻萬攔亡魂路
      • (1)夭殤
      • (2)早逝
      • (3)凶死
    • 麻糖祭灶
  • 人物志: 改變歷史的河南名人
    • 酒聖杜康醉劉伶
    •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英雄
    • 伯夷、叔齊不食周粟
    • 道聖老子
    • 商聖范蠡與西施
    • 蘇秦「懸梁刺股」
    • 認為「奇貨可居」的呂不韋
    • 抬棺材赴任的董宣
    • 科聖張衡
    • 醫聖張仲景
    • 曹植與洛神
    • 口哨傳情的「鼻祖」阮籍
    • 嵇康與〈廣陵散〉
    • 天下第一美男子—潘安
    • 大智大勇的唐玄奘
    • 畫聖吳道子
    • 張巡「草人借箭」
    • 詩聖杜甫
    • 詩豪劉禹錫
    • 白居易與龍門香山寺
    • 元稹的「豔詩」
    • 為什麼李賀被稱為「詩鬼」
    • 紅杏尚書—宋祁
    • 岳飛背後的字是誰刺的
    • 安樂先生與安樂窩
    • 樂聖朱載堉
    • 袁世凱「不回家」的背後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