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量度宇宙的節奏,時間科學與人類文明的演進:當人類第一次開始感知「時間的流動」,時間就開始無孔不入地影響人們的生活!【純有聲】

出版日期
2024/08/2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94762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從恆星到原子,「時間」在每一瞬間編織宇宙的絲線,
塑造古老文明、演繹著自然界的生命律動、推動科技知識進步……
從古老神話到現代科學,揭開時間與人類千絲萬縷的關係!

▎宇宙的節奏:日月星辰流轉
  本書是一部深入探討時間概念及其對人類社會影響的著作。從天文學的巨觀視角到人類文化的微觀解析,作者以豐富的知識和細膩的筆觸,揭示了時間測量、感知以及其在各文化中的表現方式如何塑造了人類文明的進程。書中不僅探討了時間的科學基礎,如天體運動的周期性,還深入到時間在人類社會中的角色,包括曆法的發展、時間測量工具的進步,以及時間觀念如何影響了人類歷史和日常生活。

▎時間感知:當人類開始知道「時間」
  在首部分,作者著重於宇宙與天體如何定義了時間的基本框架,從恆星日與太陽日的差異,到格林威治標準時間的確立,展示了人類如何從觀察自然現象中逐步建立起對時間的共同認知。此外,書中還探討了各種曆法的演變,從農曆到格里曆,展示了人類如何根據不同的文化和生活需求,創造出符合自己的時間記錄系統。這不僅是對時間測量技術的探索,也反映了人類對時間無窮無盡的好奇與追求。

▎結繩記日到原子鐘:時間測量技術的演進
  第二部分則轉向了時間觀念的形成與演變,以及自古以來不同的計時方式。從古代的觀天授時到現代的原子鐘,人類如何逐步精確地測量時間,更因此推動了科學、航海甚至是經濟的發展。此外,本部分還涵蓋了時間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徵意義,以及它如何被賦予神話與宗教的意涵,從而豐富了人類對時間的感知與理解。

▎生物學角度看「時間」:生理時鐘
  在探討了時間的物理與文化層面後,第三部分專注於生物學角度下的時間,探索了自然界中的「時間奇蹟」。從生理時鐘到季節性行為,作者談論了時間如何在自然界中扮演關鍵角色,並探討了人類如何從自然界學習,以及如何應用這些知識來改善我們的生活和健康。這一部分不僅呈現了時間與生命緊密相連的關係,也強調了解自然時間節律對於現代社會的重要性。

【本書特色】:
本書深入剖析時間的本質及其對人類文明的深遠影響,不僅談論了時間測量的科學原理和技術演進,還探討了時間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徵意義和生物學中的作用,豐富了我們對時間的理解,包括中國的二十四節氣與農曆、生物特殊的生理時鐘、時間的悖論與相對性、曆法的演變等等,展現時間在不同的科學、技術、文化背景下的理解和應用。
  • 內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