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蔚藍金融!跨越海岸線,走向未來海洋開發:海洋石油×洋流發電×濱海砂礦×遠島開發,從古老文明到現代技術,尋找埋藏的藍色資源與機會

作者
出版日期
2023/11/29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57829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向海則興,背海則衰」
不能征服海洋,人類就只能生活在孤島般的陸地上

◎科學家如何讓平均厚度將近4000公尺的海洋變得透明?
◎地球其實是水球,那麼,人類是否也會成為「海人」?
◎人在趨海移動,海產品卻沿著反方向「入侵」人類餐桌?

【向海而生】
打開世界地圖你會發現,雖然古老文明都發源於內陸,但今天大部分世界級都市都在海邊,或者透過河流與海洋相連。城市越靠海越富裕,已經成為普遍現象。人類花了幾千年時間使文明緩慢的向海岸線延伸,我們正處在這個偉大歷史進程之中。這個趨海而居的過程從何而來,又會發展到何方?

【能源寶庫】
對於貧窮,人們都有直覺感受,能源專家卻有著更深刻的抽象的理解。他們認為,文明程度取決於平均每人能源占有量。19世紀末,歐洲平均每人能源消耗量是亞洲的11倍,北美更是亞洲的30倍!中國當時積貧積弱,從能源程度上便可見一斑。如今,傳統能源正在走向枯竭,從哪裡尋找新能源,進一步提升文明水準?人們把目光投向了海洋!

【無機寶藏】
走到海邊,用手指沾著海水嚐一嚐,苦鹹的滋味會提醒你,海水就是無機溶液,是一座流動的富礦。人類從陸地上找到的很多資源,如果與海水中的蘊藏量相比,都會變得不值一提。然而,資源永遠是技術的函數。沒有金剛鑽,人類就做不了海水提煉這個瓷器工作。直到幾十年前,不斷更新的技術才讓海水顯示出它的資源本質。

【海洋工業】
提到工業,人們就會想到寬大的廠房和高聳的設備。由於工業規模都很大,人們不敢設想把它們搬到海洋上去,更難想像這些海洋工廠可能成為工業的主流。這一變革已經開始,即將在本世紀內完成!

【海之災難】
人類不是海洋動物,沒有技術保護,海洋對人類就是凶險之地。雖然海洋也是資源寶庫,但由於缺乏應付海難的能力,人類遲遲不敢大規模深入海洋。
由於趨海移動,人類越來越多的與海洋打交道。摸透海洋的「脾氣」,找到應付海難的辦法,是人類開發海洋的重要任務。

【海上人家】
奇幻電影《神鬼奇航》以風格獨特而著稱。故事中講的海盜,首先是一群在海上生活的人。他們有自己的社會,有自己的視野;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也不同於陸地居民。甚至,他們還有一部《海盜法典》來解決海上的糾紛。
藝術源於現實,海洋經濟蓬勃發展後,那些以海為生的人建立起自己的社會,創立了獨特的文明。現在,這些都還不是人類的主流。然而,未來呢?

【海之文明】
在古猿和南方古猿之間,有段長達280萬年的化石空白期。1960年,英國人類學家哈代提出假說,認為這段時間人類祖先下海生活,才為我們留下光滑皮膚、真皮層脂肪與含鹽的眼淚這些海洋生物痕跡。
「海猿」到現在還是一種假說,人類進化為「海人」,卻很可能會在幾個世紀內發生。當然,未來的「海人」與我們並沒有身體上的區別,他們將使用完全不同的科技,建立完全不同的文明。


本書特色:本書縝密地分析了人類如何從海洋中獲取資源,並開發海洋經濟,以及如何應對海洋災害等多方面的議題。從能源、食物、工業到遊憩……每一章節都突顯出海洋的無窮潛力。另外,也指出了海洋災害的潛在威脅,呼籲人類應對挑戰,實現可持續的海洋開發。本書不僅是對海洋的深度解讀,更是對人類與海洋共生關係的反思與展望。
  • 引言 海洋,我們的未來
  • 第一章 向海而生
    • 海邊的文明
    • 「通舟楫、興漁鹽」
    • 最早的海洋大國
    • 大航海時代
    • 海權威武
    • 趨海大移動
    • 也曾跨洲越洋
    • 陸地經濟的困境
    • 科學走向海洋
    • 從航運載體到資源寶庫
    • 文藝新天地
  • 第二章 能源寶庫
    • 海洋石油
    • 可燃冰
    • 海水作燃料
    • 海上風電
    • 太陽的饋贈
    • 月球的禮物
    • 洋流發電
    • 驚濤駭浪都是電
    • 聰明的海水發電術
    • 終極能源
  • 第三章 無機寶藏
    • 化海水為淡水
    • 冰山也是資源
    • 海水可以直接用
    • 海鹽之利
    • 從海水中直接提取原料
    • 不起眼的資源
    • 濱海砂礦
    • 錳結核
    • 富鈷結殼
    • 最生態的開發
  • 第四章 藍色糧倉
    • 海濱植物
    • 藻類資源
    • 魚類資源
    • 甲殼類資源
    • 軟體動物資源
    • 海獸資源
    • 海洋微生物資源
    • 醫藥寶庫
    • 生質能源
    • 海洋遺傳資源
  • 第五章 海洋工業
    • 陸上海洋工廠
    • 海洋工程
    • 耕海牧洋
    • 海上食品加工
    • 遠島開發
    • 超大型浮體
    • 半潛式浮城
    • 海上核電廠
    • 陸廠遷海
    • 海洋生態復原
  • 第六章 海之災難
    • 風暴潮
    • 強熱帶風暴
    • 大海嘯
    • 海冰災害
    • 海底火山
    • 洋流危機
    • 危險海洋生物
    • 赤潮危機
    • 海水腐蝕
    • 海洋汙染
  • 第七章 馭海而行
    • 重載的極限
    • 速度的頂峰
    • 風帆再登場
    • 飛機來助力
    • 特種船舶
    • 冰海猛士
    • 海基發射平臺
    • 海洋清汙船
    • 讓船舶變聰明
    • 碼頭再升級
  • 第八章 透明海洋
    • 從手工勞動開始
    • 海洋聽診器
    • 各路探海法寶
    • 海洋調查船
    • 海上科學研究平臺
    • 入海之門
    • 深海科學研究站
    • 天地協同
    • 海洋是間實驗室
  • 第九章 海上人家
    • 濱海社會
    • 向海洋要陸地
    • 海中的足跡
    • 海上員工
    • 船舶社會
    • 島嶼新世界
    • 陸地移民
    • 海上聯合國
    • 海上民族
    • 未來的「海人」
  • 第十章 海之文明
    • 海洋經濟,從附屬到主體
    • 海洋金融,新文明的加速器
    • 海上科學院
    • 海洋樂園
    • 海洋奧運會
    • 海上的法律
    • 緬懷海洋的過去
    • 書寫海洋的今天
    • 暢想海洋的未來
    • 「海人」的文明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