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鍥而不捨,中國古代石刻研究:夢占徵應×社會動盪×婚姻狀況×家族世系,從墓誌溯源到國史考證,銘刻所留下的歷史見證

作者
出版日期
2023/10/18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57712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三十多年的研究成果,論述銘刻的經典著作
33篇論文,探討全新研究視角,提出應關注的問題

║由墓誌看唐代的婚姻狀況
【婚姻方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親上加親
大唐故淨住寺智悟律上人墓誌銘云:「上迫父命,強為婚媾,晚歲歸道。」
聘娶婚是封建社會的主要婚姻方式,而這種由父母擇媳,經媒妁言成的婚姻方式在唐代占主要地位。由於父母之命決定婚姻,唐代的親上加親,尤其是姑舅之間子女通婚的現象十分多見,且在親友之間,指腹為婚的現象也經常發生。

【擇妻標準】柔順!柔順!柔順!
唐吏部常選滎陽鄭公故夫人廣平宋氏墓誌銘云:「夫人婉娩聽從,授之順也。」
中國古代禮教,對於婦女的壓迫尤深。這種精神上的奴役特別表現在夫妻關係上。這種擇婦重順的觀點,反映了把婦女當作從屬的家庭奴隸來看待的宗法禮制特點。禮教把柔順作為婦德的最高標準,也是擇妻的首要標準。大量唐代女子墓誌中都反映出這一點,表現出禮教根深蒂固的影響。


║唐代墓誌中所見的高句麗與百濟人士
【強行遷徙】大規模活動,對象為:王族+豪門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種長期沿用的統治政策,即:一個政權消滅了敵國後,為了削弱其反抗勢力,加強對占領地的控制而強行將敵國的豪族大姓、技巧百工等人口遷徙到自己都城的附近地區。這種做法在歷史記載中屢見不鮮,唐代政府在滅掉諸多藩國以後,也同樣採取這種政策。

【將士與軍事】黑齒常之、泉男生、泉獻誠、高玄……
綜觀高句麗、百濟人士的墓誌,會發現這些人及其親屬中除早殤者以外,大多在唐代歷任軍職,有些還是戰功顯赫,在唐代史書中留下了傳記的著名將領。似乎高句麗、百濟的人士進入中原以後,就注定要與唐代的軍事結下不解之緣。


║讀唐代墓誌札記
【唐代公館】官方擁有,並非私家住宅!
大唐故邢州南和縣令趙府君夫人梁氏墓誌銘云:「薨於涇州之公館。」
是時其子趙真度任涇州司功參軍,梁氏當隨子在其任所,故卒於官家住室中。由此可見,唐代公館還不是私家住宅的稱呼。唐代墓誌中多稱私第、家第、家所等,才是指個人所有的住宅。


本書特色:作者三十多年來陸續撰寫了幾本關於石刻的小書與數十篇學術論文,涉及碑刻墓誌、造像題記、畫像石、刻經、摩崖等石刻類型與相關歷史、考古問題。本書從其曾在各學術刊物上發表的論文中,精選三十三篇文章彙集成書,史料及研究價值均甚高。
  • 明拓孤本大相國寺碑叢考(代序)
    • 一、碑文校勘
    • 二、碑目著錄
      • (一)至道碑
      • (二)咸平碑
      • 附無紀年著錄
    • 三、碑文雜考
      • (一)北齊建國寺
      • (二)唐睿宗賜額
      • (三)宋太宗敕建三門並賜額
      • (四)正殿
      • (五)鐘樓
      • (六)後閣
      • (七)大殿佛像
      • (八)前樓五百羅漢
      • (九)制度之廣
      • (十)丹青之英
      • (十一)上元觀燈
      • (十二)冬至北郊肆赦
      • (十三)撰、書、刻、監修人
      • 附錄:大相國寺石刻著錄目
  • 成都新出漢碑兩種釋讀
    • 一、《李君碑》
    • 二、《裴君碑》
  • 山東嘉祥出土 東漢永壽三年畫像石題記補考
  • 「聚」在古代銘刻中的實證
  • 《鄭州市發現兩批北朝石刻造像》 釋文補正
  • 釋「庴」字
  • 墓誌溯源
    • 一、告地狀
    • 二、鎮墓券、買地券
    • 三、柩銘
    • 四、墓磚銘
    • 五、墓闕、神道
    • 六、墓碑、墓表
    • 七、墓門、墓記(封記)
    • 八、畫像石
      • (一)形制
      • (二)內容與文體
      • (三)目的
  • 南京出土六朝墓誌綜考
    • 一、王氏墓群與顏氏墓群反映的聚族而葬狀況
    • 二、僑置琅邪、臨沂的沿革及位置
      • (一)琅邪和臨沂的設置
      • (二)琅邪、臨沂的沿革
      • (三)琅邪郡首縣臨沂的範圍
      • (四)白石與金城的位置
    • 三、謝氏家族墓葬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北朝封氏諸墓誌匯考
    • 盧景柔
    • 王世珍
    • 婁定遠
    • 斛律須達
    • 韋藝
    • 李桃杖
  • 慧光法師墓誌與唐邕刻經
  • 《東魏武定元年聶顯標邑義六十餘人造四面佛像》考
  • 中國古代金石著作中的北朝刻經情況
  • 由墓誌看唐代的婚姻狀況
    • 一、婚齡
    • 二、擇妻標準
    • 三、婚姻方式
    • 四、守節
    • 五、改嫁與離婚
    • 六、女子喪偶後的歸屬
    • 七、男子多再娶
    • 八、合葬
    • 九、冥婚
  • 蓋蕃一家墓誌綜考
    • 一、蓋蕃的仕歷與隋唐官制
    • 二、隋唐之際社會動盪的見證
    • 三、關於高昌國史的考證
    • 四、蓋蕃等誌中反映的初唐佛教信仰和夢占徵應
  • 唐代墓誌中所見的高句麗與百濟人士
    • 一、墓誌中反映出的幾支流寓中原高句麗、百濟家族世系
    • 二、唐朝強行遷徙高句麗、百濟國人的情況
    • 三、高句麗、百濟將士與唐代軍事
    • 四、安東都護府的相關問題
    • 五、高氏族望的變化與其漢化
  • 大唐天竺使出銘與古代石刻技藝的交流
  • 從唐代墓誌看士族大姓通婚
  • 中州唐志跋尾六則
    • 一、大唐故左驍衛萬歲府折衝都尉上柱國韓(昭)府君墓誌銘跋
    • 二、唐故刑部尚書長孫(祥)府君墓誌及隋通事舍人長孫(仁)府君並夫人陸氏墓誌跋
    • 三、大唐濟度寺故比丘尼法燈法師墓誌銘跋
    • 四、大唐冀州刺史息武(欽載)君墓誌銘跋
    • 五、大周故左武威衛大將軍檢校左羽林軍贈左鈐衛大將軍燕國公黑齒(常之)府君墓誌文跋
    • 六、大唐故定州無極縣丞白(慶先)府君墓誌跋
  • 讀唐代墓誌札記三則
    • 一、鬻志文者相轉抄成風
    • 二、高年婦人版授鄉君
    • 三、唐代公館並非私家住宅
  • 房山雲居寺石經唐代題記研究
    • 一、有關唐代刻經供養人的身分狀況
    • 二、造經社邑的分布組織情況
    • 三、歷年造經數量的分析
  • 唐代興聖寺主尼法澄塔銘與至相寺及三階教
  • 常萬義先生所藏墓誌綜考
  • 常萬義先生所藏墓誌續考
  • 談濬縣的幾件唐宋石刻
  • 略論濬縣大伾山、浮丘山古代石刻
  • 古代碑刻目錄的編集 —從《三晉石刻總目·運城地區卷》談起
  • 《洛陽新出土墓誌釋錄》錄文補正與 唐代墓誌銘的釋讀
  • 對「新見唐常昌墓誌考」的一點意見
  • 論漢唐間的異體字及《干祿字書》
    • 一、對漢唐間異體字的幾點看法
      • (一)由於書體變化而造成
      • (二)由於書寫中的字形變化而造成
    • 二、研究異體字的重要工具書—《干祿字書》
  • 古代石刻資料中的古文字釋讀與 出土古文獻整理
  • 《中國古代磚刻銘文集》序
  • 從《北朝佛教石刻拓片百品》 看當代金石著錄的編寫
  • 《漢魏六朝碑刻異體字研究》序
  • 略談近年來日本學者 關於中國古代石刻的研究情況 —以《唐代墓誌所在總合目錄》為例
  • 後記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