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小言論(第二集):擺脫帝國主義的陰影,透過「自救」獲得一線生機
►上位者為「濫用」放肆「搜刮」,國家將逐步走向民窮財盡
►藉由「名望」作威作福,相對於未嘗有過名望之人更加可恨
►政治經濟與教育密不可分,去除官僚主義方能保障學生權益
侵華戰爭已揭開帷幕,部分中國人卻與日軍狼狽為奸,
在一片槍林彈雨之中,此起彼落的是百姓痛苦的呼喊——
▎政府為何無法取得民眾信任?原因都出在「手裡」!
每次選舉前各黨派無不大張旗鼓,丟出一個又一個政見,
然而最後會付諸實踐還是開空頭支票,卻沒有人能預料。
若是當局者一味想著打贏選戰,而不對國家有具體建設,
時間久了,民眾不再抱持希望,政府信譽岌岌可危……
►嘴裡說,手裡做,我們民眾所要求的是他們嘴裡說了出來,就是他們手裡肯去做的。嘴裡如何,是人所共聞的;手裡如何,是人所共見的;共見的和共聞的能相符,便是信任心之所由來。如果他們的嘴裡和手裡不能統一,那就儘管口口聲聲怪老百姓不信任政府,也是無用的,因為不是不信任,實在是無可信任。
▎以暴力控制人民的思想,終將迎來毀滅性的惡果
在過去甚至現代,都有統治者試圖透過各種方式干涉人民言行,
比如軍國主義時期的日本,每年因思想而「被教育」者數不勝數。
作者不禁感嘆,若用「中庸」之道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則朱門裡的人在享受修來的福分,路上的窮人不過是「罪有應得」。
►禽獸能否說得上有思想,我們雖不得而知,自詡為萬物之靈的圓顱方趾的人類,所以異於禽獸的,至少是特富於思想,似乎是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捨禽獸而比較人類,人的智愚差異,思想當然也是很重要的特點。這樣說起來,思想原是可以珍貴的東西,方培養之不暇,何為目為「犯罪」而「被處分」呢?
▎抱著必死的決心!任何緣由都不能將「叛國」罪行合理化
西元1932~1945年間,日軍挾持溥儀於東三省成立偽滿州國,
有些自作聰明的人認為翻身的機會來了,便主動向日本靠攏,
從對方手裡獲得財富、名聲和權位,走起路來好不威風,
殊不知這樣的「榮耀」頃刻間就能土崩瓦解,實乃一群可憐蟲!
►牛羊本身受戮,僅及其本身,賣國漢奸則並永貽其慘禍於後代的子孫,直牛羊之不若!西諺有所謂「不自由,毋寧死!」誠以不自由之慘苦,較死為尤難受,而一個民族亦必須有決死以爭自由之心,自由乃為有望。無論是自願做漢奸,或是被迫做漢奸,其為民族千萬世的罪人則一。
〔本書特色〕
本書選編自1931下半年至1932年底這一年半間《生活》週刊裡的「小言論」,內容圍繞著政治時事、經濟教育、社會現象和民族思想等等,下筆一針見血,文字鏗鏘有力,具體展現出作者的愛國情懷與深刻洞察力。寫作期間恰逢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與第一集相比,本書更加著墨於中日關係的部分。
►藉由「名望」作威作福,相對於未嘗有過名望之人更加可恨
►政治經濟與教育密不可分,去除官僚主義方能保障學生權益
侵華戰爭已揭開帷幕,部分中國人卻與日軍狼狽為奸,
在一片槍林彈雨之中,此起彼落的是百姓痛苦的呼喊——
▎政府為何無法取得民眾信任?原因都出在「手裡」!
每次選舉前各黨派無不大張旗鼓,丟出一個又一個政見,
然而最後會付諸實踐還是開空頭支票,卻沒有人能預料。
若是當局者一味想著打贏選戰,而不對國家有具體建設,
時間久了,民眾不再抱持希望,政府信譽岌岌可危……
►嘴裡說,手裡做,我們民眾所要求的是他們嘴裡說了出來,就是他們手裡肯去做的。嘴裡如何,是人所共聞的;手裡如何,是人所共見的;共見的和共聞的能相符,便是信任心之所由來。如果他們的嘴裡和手裡不能統一,那就儘管口口聲聲怪老百姓不信任政府,也是無用的,因為不是不信任,實在是無可信任。
▎以暴力控制人民的思想,終將迎來毀滅性的惡果
在過去甚至現代,都有統治者試圖透過各種方式干涉人民言行,
比如軍國主義時期的日本,每年因思想而「被教育」者數不勝數。
作者不禁感嘆,若用「中庸」之道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則朱門裡的人在享受修來的福分,路上的窮人不過是「罪有應得」。
►禽獸能否說得上有思想,我們雖不得而知,自詡為萬物之靈的圓顱方趾的人類,所以異於禽獸的,至少是特富於思想,似乎是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捨禽獸而比較人類,人的智愚差異,思想當然也是很重要的特點。這樣說起來,思想原是可以珍貴的東西,方培養之不暇,何為目為「犯罪」而「被處分」呢?
▎抱著必死的決心!任何緣由都不能將「叛國」罪行合理化
西元1932~1945年間,日軍挾持溥儀於東三省成立偽滿州國,
有些自作聰明的人認為翻身的機會來了,便主動向日本靠攏,
從對方手裡獲得財富、名聲和權位,走起路來好不威風,
殊不知這樣的「榮耀」頃刻間就能土崩瓦解,實乃一群可憐蟲!
►牛羊本身受戮,僅及其本身,賣國漢奸則並永貽其慘禍於後代的子孫,直牛羊之不若!西諺有所謂「不自由,毋寧死!」誠以不自由之慘苦,較死為尤難受,而一個民族亦必須有決死以爭自由之心,自由乃為有望。無論是自願做漢奸,或是被迫做漢奸,其為民族千萬世的罪人則一。
〔本書特色〕
本書選編自1931下半年至1932年底這一年半間《生活》週刊裡的「小言論」,內容圍繞著政治時事、經濟教育、社會現象和民族思想等等,下筆一針見血,文字鏗鏘有力,具體展現出作者的愛國情懷與深刻洞察力。寫作期間恰逢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與第一集相比,本書更加著墨於中日關係的部分。
- 本書付印時的幾句話
- 哀監察院
- 國人應奮起一致對外
- 附議〈反對今日之鴉片政策〉
- 熱血民眾的唯一武器
- 忸怩作態何為?
- 全民族的生死關頭
- 再論熱血民眾的唯一武器
- 女性從寬錄取
- 南開培植寒士的新事業
- 什麼「幸福之連索」!
- 人見絹枝逝世
- 天災人禍
- 甘地又來了
- 浸在水中的數萬民眾
- 各盡心力
- 自動賑災之踴躍
- 漢難中的日本軍民
- 人類同情的流露
- 主因
- 談朱子橋先生
- 無國力為後盾之華僑
- 自認為正當之處置
- 呼籲和平的實效幾何
- 應徹底明瞭國難的真相
- 唯一可能的民眾實力
- 一致的嚴厲監督
- 對全國學生貢獻的一點意見
- 除自救外無辦法
- 自救之準備
- 當前的重要關頭
- 國慶與國哀
- 歷史的教訓
- 努力的焦點
- 寧死不屈的保護國權
- 寧死不屈的抗日運動
- 寧死不屈的準備應戰
- 決死之心和怯懦自殺之區別
- 姍姍其來遲的和平統一會議
- 戰與不戰的問題
- 應有犧牲的決心和奮鬥的計畫
- 日內瓦的巨劇
- 前途如何?
- 夜長夢多的三星期
- 人民已經團結一致的表現
- 誰的賣國主意?
- 為民族爭光的馬將軍
- 敬告義勇軍諸君
- 我們何以尊崇馬將軍?
- 國際間的醜態畢露
- 政府廣播革命種子!
- 國聯無再研究之必要
- 辟邵力子氏的狡辯
- 誰都沒有責備請願學生的資格
- 金錢和奴性
- 日軍閥的匪字妙用
- 革命政府和軍閥政府的分界
- 國難與學潮
- 動靜兩個方面
- 嘴裡手裡
- 教育家的重大責任
- 逃失錦州
- 生死存亡的最大關鍵
- 大演空城計
- 兩件轟動一時的舉動
- 奉送錦州的一段祕密
- 激昂悲壯的東北義勇軍
- 本莊繁奏語中最可注意的幾句話
- 甚囂塵上的絕交問題
- 創巨痛深中的曙光
- 奮鬥精神的表現
- 最要不得的兩種心理
- 敵之所望與我之所忌
- 外報對我之新論調
- 準備長期的奮鬥
- 對於國聯調查團的感想
- 可得聊以解嘲嗎?
- 誰荒謬?
- 評中國銀行二十年度營業報告
- 與努力成正比例的效果
- 候補傀儡的名望家
- 中國究竟想不想翻身?
- 與眾共棄之漢奸
- 滕烈士之身後淒涼
- 招待孝脫上尉的母親
- 一群可憐蟲
- 馬占山反正
- 濫用與搜括
- 國民黨與中華民國
- 中國小貓冒險出關
- 喪權辱國中的喜氣洋溢
- 溥儀失卻好機會
- 逐個擊滅策略
- 獨裁與雙裁
- 掌頰罰跪的市長
- 木頭大起勁
- 「應不准行」中之郵政罷工
- 萬家墮淚哭忠魂
- 加重懲治貪汙刑罰
- 蘇俄第二次五年計畫
- 中大教潮中的一段糾紛
- 日趨嚴重的國難形勢
- 勁兒多好!
- 死路一條!
- 二萬人投考的風波
- 學潮中的小題大做
- 論功行賞
- 牛蘭夫婦絕食事件
- 馮玉祥與緞鞋
- 誓死周旋
- 朱子老碰著一鼻子灰
- 敬悼殉難的郵局長
- 難為了這位女博士
- 中國給日本的哀的美敦書
- 日艦護送日貨
- 公意的表現
- 名犬與名人
- 暗送秋波
- 老實博士大觸霉頭
- 感謝狀
- 匪的公道
- 大呼不好的張宗昌
- 有吉所要帶去的禮物
- 做陰壽式的國恥紀念
- 家仇與公仇
- 對照下的慘狀
- 不勝欽佩之至
- 為賤民絕食的甘地
- 無慶可祝的國慶日
- 監察委員的公騷
- 國聯給中國的特惠
- 鴉片公賣民意測驗
- 憂慮國事自殺
- 為軍閥諸公鑄鐵像的研究
- 玩什麼把戲!
- 梁作友的下場
- 思想犯罪
- 中山先生誕辰的感想
- 李頓深慮中國青年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