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要賺錢,也要擁有幸福
從單身到退休都不為錢煩惱,過上想要的人生
從盤點各階段與錢的關係開始
◤開啟「以終為始」的致富循環◢
理財新手、雙薪家庭、三明治族、屆退族群必看!
一生都受用的財務幸福行動
【專文推薦】
陳彥行∣國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
愛瑞克∣《內在原力》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專業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Vito大叔∣設計人生教練、人氣播客、圖文作家
小車X存股實驗∣《給存股族的ETF實驗筆記》作者
山東∣THED品牌負責人
江季芸∣理財教育作家
吳家德∣NU PASTA總經理、職場作家
雨果∣《ETF存股》系列作者
郝旭烈∣郝聲音Podcast主持人
曾培祐∣注意力設計師
楊大正∣火氣音樂負責人
趙胤丞∣企管講師、顧問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推薦短語】
快來跟著哲茗與茂恒兩位頂尖財務顧問的48堂財商素養課,透過四階段實現財務自由,一步步用夢想設計你的人生!──Vito大叔
作者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引導讀者,從年輕到退休,涵蓋全面的理財知識與實用技巧。無論是剛踏入職場,還是進入退休規劃階段,這本書都能成為讀者的理財指南,幫助打造穩定、健康的財務生活。──雨果
這本書就像是我們理財路上的導航,無論你是理財新手、雙薪家庭,還是正在為退休做準備的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階段的建議。──陳彥行
經由郝哥推薦認識了查爾獅,經由幾次輕鬆又極具系統可實踐性的對話中,成為定方的客戶,由「以終為始」盤點最終希望的退休生活,也因這些數據發現,其實退休離我並不遠!要賺錢、也要擁有幸福,推薦給正在思考退休之路的你,給自己上一堂有效的財商素養課。──楊大正&山東共同推薦
從一個人年輕到老年,一生中會遇到的所有財務問題,幾乎全都考慮到了,此書是市面上少數能夠探討層面這麼完整的一本著作。──愛瑞克
兩位老師的新書《頂尖財務顧問的48堂財商素養課》針對不同族群提供實用的理財建議,涵蓋收入管理、投資、保險、稅務規劃等關鍵概念,幫助讀者打好財務基礎,實現長期財務自由。誠摯推薦!──趙胤丞
這本書把理財小白的痛,雙薪家庭的憂,高齡長者的愁,在經濟上的隱憂與愁煩都寫出來,讓你透過閱讀找到解決出口!──鄭俊德
「投資ETF,月月加薪好誘人」
「有土斯有財,買房當然穩賺」
「保險不僅分散風險,還能節稅」
「黃金抗通膨,就算阿共打來也不怕」
……多數人都是這麼想的,你也陷入迷思了嗎?
來看看事實,跟著專家培養正確的金融素養:
穩定配息是基金公司的「遊戲規則」,別光以此衡量績效表現。
房產增值需要時間發酵,房市再熱都可能供過於求。
免稅額度及相關條款皆有規範,保險首要考量應是「保障」。
沒有100%正確的決策,資產配置要視財務目標而調整。
※ 不同人生階段,規劃重點大不同
有人提早財務自由,就有人總是錢不夠用,關鍵差異在於,如何因應不同人生階段各自的財務難題——財務規劃該是動態的!你是否也有以下盲點?讓專家幫你檢視財務缺口。
迷思:【單身】一人飽全家飽,單身省最大!
正解:光是節流還不夠,怎樣有效收支管理,把錢留住才是當務之急。
迷思:【雙薪】雙薪生活優渥,最快擁抱財務自由!
正解:經濟上取得領先地位,也最容易透支,財務隱憂別輕忽。
迷思:【三明治】老小包夾壓力山大,是不是該先找投資標的?
正解:減壓首重備好緊急預備金,接下來才是調整策略。
迷思:【屆退休】退休金縮水、親緣淡薄,難道只能當下流老人?
正解:考量通膨和餘命,打造理想老後靠4個關鍵。
※ 「以終為始」思考,擁抱金錢和生活的掌控權
做任何財務決定前,先思考「未來想要的生活」,才好回推並優化達成每個目標的規劃,這才是平衡風險與需求的最佳做法。長/短期目標有各自的財務行動,舉例來說:
【5年內買房】加大投資部位,會不會賺比較快?
越短期的目標,波動及報酬率越難確定,不適合以投資做準備。
【30年後退休】投資失利就完了,乾脆把錢放銀行定存?
長期現金受通膨影響,反而縮水;然而長抱30年的投資,複利卻很可觀。
※ 「破產上天堂」VS「窮的只剩下錢」,哪個更幸福?
「這一生要多少錢才幸福?」一直是個大哉問。其實金錢只是獲得幸福的媒介,讓人擁有更多選擇的自由,而不是人生終極目標。跟著本書做好收支、保險、投資規劃,成為自己人生的領航員,才能抵達真正想去的地方,感受到富足與喜悅。你將學到:
如何釀一壇「現代女兒紅」,為孩子備好教育金;
比較勞退自提和自行投資,哪個收益更好;
不想淪為「山道猴子」,得先看懂貸款陷阱;
怎樣劃定財務界線,才不受孝親費情勒;
到底該不該把雞蛋放在同個籃子裡;
獲得大筆資產宜先還債,還是投資;
不靠子女也無妨,安養信託能怎麼保障退休生活;
節稅布局有哪些魔鬼細節;以及……
“致富之道沒有終點,每一個階段都是新起點,每一次選擇都是在為未來鋪路。”
從單身到退休都不為錢煩惱,過上想要的人生
從盤點各階段與錢的關係開始
◤開啟「以終為始」的致富循環◢
理財新手、雙薪家庭、三明治族、屆退族群必看!
一生都受用的財務幸福行動
【專文推薦】
陳彥行∣國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
愛瑞克∣《內在原力》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專業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Vito大叔∣設計人生教練、人氣播客、圖文作家
小車X存股實驗∣《給存股族的ETF實驗筆記》作者
山東∣THED品牌負責人
江季芸∣理財教育作家
吳家德∣NU PASTA總經理、職場作家
雨果∣《ETF存股》系列作者
郝旭烈∣郝聲音Podcast主持人
曾培祐∣注意力設計師
楊大正∣火氣音樂負責人
趙胤丞∣企管講師、顧問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推薦短語】
快來跟著哲茗與茂恒兩位頂尖財務顧問的48堂財商素養課,透過四階段實現財務自由,一步步用夢想設計你的人生!──Vito大叔
作者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引導讀者,從年輕到退休,涵蓋全面的理財知識與實用技巧。無論是剛踏入職場,還是進入退休規劃階段,這本書都能成為讀者的理財指南,幫助打造穩定、健康的財務生活。──雨果
這本書就像是我們理財路上的導航,無論你是理財新手、雙薪家庭,還是正在為退休做準備的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階段的建議。──陳彥行
經由郝哥推薦認識了查爾獅,經由幾次輕鬆又極具系統可實踐性的對話中,成為定方的客戶,由「以終為始」盤點最終希望的退休生活,也因這些數據發現,其實退休離我並不遠!要賺錢、也要擁有幸福,推薦給正在思考退休之路的你,給自己上一堂有效的財商素養課。──楊大正&山東共同推薦
從一個人年輕到老年,一生中會遇到的所有財務問題,幾乎全都考慮到了,此書是市面上少數能夠探討層面這麼完整的一本著作。──愛瑞克
兩位老師的新書《頂尖財務顧問的48堂財商素養課》針對不同族群提供實用的理財建議,涵蓋收入管理、投資、保險、稅務規劃等關鍵概念,幫助讀者打好財務基礎,實現長期財務自由。誠摯推薦!──趙胤丞
這本書把理財小白的痛,雙薪家庭的憂,高齡長者的愁,在經濟上的隱憂與愁煩都寫出來,讓你透過閱讀找到解決出口!──鄭俊德
「投資ETF,月月加薪好誘人」
「有土斯有財,買房當然穩賺」
「保險不僅分散風險,還能節稅」
「黃金抗通膨,就算阿共打來也不怕」
……多數人都是這麼想的,你也陷入迷思了嗎?
來看看事實,跟著專家培養正確的金融素養:
穩定配息是基金公司的「遊戲規則」,別光以此衡量績效表現。
房產增值需要時間發酵,房市再熱都可能供過於求。
免稅額度及相關條款皆有規範,保險首要考量應是「保障」。
沒有100%正確的決策,資產配置要視財務目標而調整。
※ 不同人生階段,規劃重點大不同
有人提早財務自由,就有人總是錢不夠用,關鍵差異在於,如何因應不同人生階段各自的財務難題——財務規劃該是動態的!你是否也有以下盲點?讓專家幫你檢視財務缺口。
迷思:【單身】一人飽全家飽,單身省最大!
正解:光是節流還不夠,怎樣有效收支管理,把錢留住才是當務之急。
迷思:【雙薪】雙薪生活優渥,最快擁抱財務自由!
正解:經濟上取得領先地位,也最容易透支,財務隱憂別輕忽。
迷思:【三明治】老小包夾壓力山大,是不是該先找投資標的?
正解:減壓首重備好緊急預備金,接下來才是調整策略。
迷思:【屆退休】退休金縮水、親緣淡薄,難道只能當下流老人?
正解:考量通膨和餘命,打造理想老後靠4個關鍵。
※ 「以終為始」思考,擁抱金錢和生活的掌控權
做任何財務決定前,先思考「未來想要的生活」,才好回推並優化達成每個目標的規劃,這才是平衡風險與需求的最佳做法。長/短期目標有各自的財務行動,舉例來說:
【5年內買房】加大投資部位,會不會賺比較快?
越短期的目標,波動及報酬率越難確定,不適合以投資做準備。
【30年後退休】投資失利就完了,乾脆把錢放銀行定存?
長期現金受通膨影響,反而縮水;然而長抱30年的投資,複利卻很可觀。
※ 「破產上天堂」VS「窮的只剩下錢」,哪個更幸福?
「這一生要多少錢才幸福?」一直是個大哉問。其實金錢只是獲得幸福的媒介,讓人擁有更多選擇的自由,而不是人生終極目標。跟著本書做好收支、保險、投資規劃,成為自己人生的領航員,才能抵達真正想去的地方,感受到富足與喜悅。你將學到:
如何釀一壇「現代女兒紅」,為孩子備好教育金;
比較勞退自提和自行投資,哪個收益更好;
不想淪為「山道猴子」,得先看懂貸款陷阱;
怎樣劃定財務界線,才不受孝親費情勒;
到底該不該把雞蛋放在同個籃子裡;
獲得大筆資產宜先還債,還是投資;
不靠子女也無妨,安養信託能怎麼保障退休生活;
節稅布局有哪些魔鬼細節;以及……
“致富之道沒有終點,每一個階段都是新起點,每一次選擇都是在為未來鋪路。”
- 封面
- 推薦序一|理財路上的最佳導航/陳彥行
- 推薦序二|一本可以抵好幾本的財商好書/愛瑞克
- 作者序一|理財,是一種創造財務幸福的生活方式/洪哲茗
- 作者序二|每個認真看待人生的人,都值得幸福/邱茂恒(查爾獅)
- 前言|培養富足一生的財務智慧
-
第 1 章 理財小白必學!踏出第 1 步得知道這些事
-
01〈盤點收入〉 年輕時「和牛」吃到飽,年老只能和牛(吃草) 吃到飽?
-
02〈提早準備〉出社會前必修!8 步驟做好財務規劃
-
03〈信用代價〉信用卡用得好,就是理財神助攻
-
04〈信用管理〉不想淪為「山道猴子」,得先看懂貸款陷阱
-
05〈累積儲蓄〉這樣儲蓄+投資,職場小白不吃土
-
06〈財商思維〉到職第一天就該知道的 2 件事
-
07〈需求檢視〉終身醫療險和儲蓄險,都是必備的嗎?
-
08〈開始投資〉投資新手進場前該知道的入門知識
-
09〈報酬無限〉提升自己,就是報酬率最高的投資
-
10〈逐夢踏實〉辭職出國留學、打工,會不會得不償失?
-
11〈退休預算〉 避免變成下流老人,趁年輕就要這樣存退休金
-
12〈理財規劃〉沒錢才更要理財!這不是有錢人的專利
-
-
第 2 章 雙薪爽度日?當心暗藏財務隱憂
-
13〈談錢說愛〉伴侶要談錢,才走得長遠
-
14〈落實記帳〉就算收入大於支出,仍然要記帳
-
15〈毛孩花費〉萌寵也是家人!陪牠走完一生要花多少錢?
-
16〈買房大事〉除了頭期款,買房還有哪些隱形成本?
-
17〈衝動決定〉 中頭彩全拿去投資,真能錢滾錢坐享複利嗎?
-
18〈投保跟風〉大家都在搶購的保單,該不該跟風?
-
19〈精準投資〉雞蛋到底該不該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
20〈以終為始〉突然繼承大筆遺產,如何運用才妥當?
-
21〈通膨威力〉 存銀行與投資哪個更有利?不妨以「目標」回推
-
22〈孝養預算〉 孝養費該給多少?劃分好「財務界線」就不致受 情勒
-
23〈順勢而為〉不盯盤,反而獲得更高報酬?
-
24〈槓桿風險〉槓桿投資翻倍賺?風險比想像中還高
-
-
第 3 章 三明治世代心好累!首重減壓、風險控管
-
25〈緩衝彈性〉緊急預備金超重要!該準備多少才夠?
-
26〈理財起手〉 沒時間不是藉口!「理」財才能找回人生自主權
-
27〈釐清價值〉該換屋或重新裝潢?先思考財務規劃
-
28〈複利效應〉 教育金好燒錢!為孩子準備一罈「現代女兒紅」
-
29〈防患未然〉 父母醫療費從哪裡來?如何準備才不會壓垮自 身?
-
30〈花在刀口〉迎接新生兒,買終身型的保險比較划算嗎?
-
31〈風險承擔〉保險買全餐,保障才足夠?
-
32〈房市循環〉買房穩賺觀念 OUT!入不敷出反而犧牲未來
-
33〈節稅誘因〉勞退自提 VS 自行投資,哪種收益更好?
-
34〈績效衡量〉投資報酬率多少才算合理?
-
35〈戒之在貪〉 合格的財務顧問是把關第一線!他們都在做什 麼?
-
36〈回本心魔〉逢虧損就加碼攤平?當心越攤越平
-
-
第 4 章 長壽時代的金錢課!打造退休族的理想老後
-
37〈退休缺口〉退休後開銷被嚴重低估!該注意 6 個風險
-
38〈力抗通膨〉退休金不縮水!安享晚年的 4 個關鍵
-
39〈年金改革〉勞保該月領還是一次領?何時提領較有利?
-
40〈安心養老〉 靠子女不如靠自己!利用安養信託保障退休生活
-
41〈節稅布局〉 申報扶養、增加海外所得可節稅?還有更多你不 知道的魔鬼細節
-
42〈轉嫁風險〉小額壽險值得買嗎?真的是銀髮族福音?
-
43〈有效傳承〉靠保險節稅?你更該考量的是資產傳承
-
44〈不懂不碰〉詐騙無處不在,如何避免淪為肥羊?
-
45〈配息迷思〉月月配息真美好?可能是自己幫自己加薪
-
46〈資產配置〉如果阿共打過來,該怎麼保護自己的財富?
-
47〈投資紀律〉買低賣高難預測,不如保持紀律,堅守到底
-
48〈財務幸福〉 別把錢留到死!樂活退休才是真正的財務自由
-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