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 App
0人評分過此書

太陽底下無難事:清大光電碩士的二十五年能源夢,走出實驗室,從雞舍屋頂開始的神奇創業之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1/16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87583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他沒有富爸爸,沒有驚人家世, 創業初期從都會區到工業區,沒有人願意讓他安裝太陽能板…… 他是如何用十二年的時間,從一無所有做到讓全世界都看見?   陳坤宏原本只是一名光電工程師,待過實驗室,也曾常駐工廠。在他走訪全球的過程中,一個在外人眼中看來難以實現的能源夢逐漸在內心成形……   他的夢想,從台十七線兩旁的雞舍屋頂開始逐步化為現實。實際走訪時,他親眼看見這些克難經營的畜農現狀,為了在老舊的雞舍屋頂種電,他在台首創第一個具備穩固財務模式的太陽能分享經濟模式,不僅免費替雞舍更換安全屋頂,更將一部分發電所得回饋給這些提供太陽能電廠場地的畜農。   這不僅只是他一個人的夢想,更是一個二十年堅定不移的承諾。有了他的起頭,台灣無數在地光電企業紛紛仿效他的做法,在少有人關注的角落,裝設起一片片的太陽能板,以綠能結合地方創生。他們能提供給地方的價值,不僅是每一度光電的回饋金,更重要的是當強烈災害發生時,這些光電企業能夠成為地方小農有力的後盾,共同建構永續發展的良性循環。   這本書收錄陳坤宏二十五年來,在創業歷程中逐漸堅定個人信仰的心路歷程。在偏鄉走動的創業路上,他與眾多朋友彼此陪伴,寫出一段段動人的故事,也成為彼此在生命中繼續走下去的力量來源。   ▌無論你是否支持綠能,都應該讀過這本書!   你是否對綠能還有許多疑惑與不解:   綠能到底在做什麼?   十幾年來,綠能在台灣取得了哪些成果?   太陽能模組的回收,真的會對環境造成汙染嗎?   如何透過綠能來實踐地方創生?   本書作者陳坤宏將自己一切關於綠能的現狀思索與掙扎苦惱、與地方共同經營的議題與挑戰、現階段取得的一切成就與展望,都寫在這本書中。   .他們以台十七線兩旁畜舍為起點,在雲嘉南地區廣泛設置畜舍屋頂光電,不僅協助翻新屋頂,加強畜舍結構安全性,還將發電所得回饋一部分給畜農。鄰近颱風季節時,他們不僅在事前協助補強安全性,若發生災損,也會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協助處理。   .除了直接與畜農締結互助關係,他們也全額支持三小文創團隊的經營,共同推廣友善農業。三小文創團隊長期以來,一直以具體行動協助在地小農,支持他們對於栽種與培育的堅持,並協助開拓實體及線上行銷通路。   .他們與台灣再生能源發展聯盟合作,協助台東達魯瑪克部落成立全台第一個由在地居民自主發起的公民電廠,在教會、工寮等主要聚會場所架設太陽光電,讓綠能在部落紮根,成為其它區域發展公民電廠的示範點。   ……   這本書,是他創業踏上綠電道路以來,回首過去十二年所交出的一份成績單。   這十二年,不只有許多創業夥伴的支持,銀行與政府的協助,最重要的,是始終無言的陪伴,一起走在綠電與永續發展道路上的廣大地方鄉民。   無論是想了解綠能現狀的人,關心地方永續議題的人,或者是懷疑綠能、認為非核不可的人,這本書都值得一讀。   對於綠能的一切提問,此書都有解答。 國內名家一致推薦吳明賢台大醫院院長吳雲天台北市出去玩戶外生活分享協會秘書長李易昆庶民發電學習社群合作社理事主席林生祥音樂人林惠真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終身特聘教授兼研發長金磊生態攝影與環境教育工作者施振榮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洪傳獻聯合再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徐輝明東華大學校長高茹萍 TRENA 社團法人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秘書長張景森龍舟國手、前政務委員曹啟鴻前屏東縣縣長許震唐影像工作者與社區再生能源推動者陳秉亨台灣環境工作者陳信聰資深媒體人、新聞節目主持人陳郁屏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秘書長彭啓明環境部部長楊本豫前友達光電財務長、策略長趙家緯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   (依姓氏筆畫排列)   好評推薦有智慧的人能夠找到創造價值的方法,站在綠能第一線的坤宏以開闊的格局與善良的初衷,在台灣許多偏遠的角落綻放出激勵人心的動人故事,閱讀這本書就是獲得智慧最容易的方式。──吳雲天,台北市出去玩戶外生活分享協會秘書長坤宏的書很好看,不忘初心的堅持與耐心陪伴的情義,貫穿能源創業艱途,真是我們庶民能源運動的好伙伴。──李易昆,庶民發電學習社群合作社理事主席成長過程中的每個小故事,都是成就大事業的養分!睿禾控股創辦人現身說法,把土地與環境作為核心價值,邁向光電永續事業。──林惠真,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終身特聘教授兼研發長在太陽能領域未來還有很有的空間可以發展,值得持續投入累積更多廣泛的應用與國際化的新機會,進一步為全人類創造價值。在此也向各位讀者推薦本書,相信大家一定能從中獲得更多的啟發。──施振榮,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太陽底下真無難事?在光電產業中奮鬥的每一個人都明白,這條太陽的路,須走過各界質疑眼光所聚焦投射出的酷暑。不少人放棄了,但看了書就明白,坤宏他停不下的腳步,是用最炙熱的心,去接收、了解、轉化這些挑戰,把它化為動能,更化難為無難。這份光與熱,就如同再生能源般,永續地傳承下去。   坤宏是我清華電機工三館的學弟,我們以他為榮,特別推薦。──洪傳獻,聯合再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在《太陽底下無難事》一書中,坤宏分享了他如何因為棲地保護議題,而從地面型太陽光電開發急流勇退,回歸到屋頂太陽光電的開發;他支援當地青創,如三小市集、彰化顯榮宮綠能屋頂,以及保留布袋鹽田鳥類棲息地。這些故事讓人看見,他如何將太陽光電與環境的理念兼容,並堅持不懈。   這本書以輕鬆而溫暖的語言詳述這份熱情與實踐。我真誠推薦給對台灣再生能源抱持熱忱的讀者,它是一部值得每位對綠能有興趣的朋友們共同學習和分享的好書,值得收藏。──高茹萍,TRENA社團法人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秘書長本書中提倡的觀點:綠能發展並不只關乎能源和生態,更應該關注土地、關注人、關注社區,與本人的見解有許多地方都不謀而合,也勾起了本人重新思考台灣綠能問題的熱情。希望這本詳細描述一個有理想的綠能創業家的故事,對大家都能有所啟發。──張景森,龍舟國手、前政務委員這是台灣能源發展道路中,先行者的故事,是你我皆需要與認識的重要他者,且在這條路上,我們都應不讓先行者獨留背影。──許震唐,影像工作者與社區再生能源推動者最好的再生能源發展應該要與農漁村社區共存共榮,這正是民間團體多年在推動的,而坤宏本身就是實踐者,也是民間團體的堅實夥伴,向大家推薦這本書,也期待本書傳遞的經驗可以帶動更多再生能源產業跟社區一起合作。──陳秉亨,台灣環境工作者陳坤宏是我清大學長,讓人又尊敬又崇拜的那種。聰明、努力、創新、事業有成、不忘初衷。台灣必然要發展綠能,但這過程有不少爭議與不堪。陳董事長提供了一個很不一樣的方向,讓綠能、環境、社區與土地,可以有一條陽光普照、共榮共好的示範道路。──陳信聰,資深媒體人、新聞節目主持人利益眾生不需要透過過多的交際往來達成,我相信坤宏兄也是如此。從他書中看到他不斷成長與進步的心路歷程,這些都需要長期思考與策略布局,我相信這是台灣未來發展很重要的元素。   我相信正是因為秉持這樣的信念,才能讓坤宏兄除了太陽能外,也持續在電力交易、氫能等各領域布局未來。也唯有鼓勵更多正派有理念的民間產業投入,公私共同協力,才是推動能源轉型最有效的方式。透過政府的政策,引導民間企業的創新活力,才能共同打造一個更乾淨、永續的未來。──彭啟明,環境部長不留在電子業成為人人稱羨的人生勝利組,別人眼中「自找苦吃」的坤宏選擇一條充滿荊棘的拓荒旅程。堅持投入熱愛的再生能源產業,實現創新理念與人本情懷的初衷,打造出自己人生道路的美麗風景!──楊本豫,前友達光電財務長、策略長坤宏在能源轉型領域上的實戰經驗,是政策倡議上非常重要的諮詢對象。而其一路從屋頂光電瓶頸的突破、地面型光電生態衝擊的考量、公民電廠的支持,再到近期參與台澳氫能共同發展,形塑了志業驅動的綠能創業家典範。──趙家緯,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總統府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委員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