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培養質疑思辨力:為了活得自由,美好人生的實踐法則

出版日期
2025/01/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27671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 哲學對話領域頂尖專家梶谷真司對如何質疑提出簡單易懂的解釋,作為思考的起點。 ★ 哲學家深入簡出的解說,閱讀本書能更深入地了解「質疑」究竟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質疑?要質疑什麼?如何質疑?並且學會適當的質疑,活出自己的人生。 為了活出自己的人生,從培養質疑思辨力開始。   現代人處於大量接收訊息的時代,如果這些訊息任意簡化事情的來龍去脈,接收者沒有認真的質疑或思考,真正重要的問題反而被忽略了。思考力不足是整個社會普遍存在的病態,跟每個人的人生經驗多寡無關,就算是成人也一樣欠缺思考力。   作者提出「我們為什麼不質疑?」的四種原因:第一,質疑是「不受歡迎的」;第二,質疑「具有攻擊性」;第三,質疑是「被迫面對的」;第四,質疑「令人感覺相當麻煩」;最後的理由,質疑「實在很可怕」。   然而,我們對事物產生疑問,表示我們正在面對自己生存的現實,也就是說,這些疑問就是我們「存在的證明」。質疑是思考的基礎。想要具備思考力的話,首先就要培養「質疑力」。本書的主題就是「質疑」究竟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質疑?質疑什麼?如何質疑?更進一步,是將質疑運用到現實中的問題,也同時理解「質疑到什麼時候應該停止」,只有開始提出質疑,我們才能活出自己的人生。
  • 前言
  • 第一章 質疑為何重要?
    • 我們為什麼不質疑?
      • 質疑通常不受歡迎
      • 質疑經常具有攻擊性
      • 質疑是「被迫面對的」
      • 提出質疑相當麻煩
      • 提出質疑實在很可怕
    • 質疑代表什麼意義?
      • 質疑是①好奇心的表現
      • 質疑是②違和感的表現
  • 第二章 究竟為什麼質疑?
    • 質疑要有目的
      • 一、為知道而質疑
      • 二、為理解而質疑
      • 三、為思考而質疑
      • 四、為獲得自由而質疑
  • 第三章 具體來說,要質疑什麼?
    • 明瞭質疑的種類和作用
      • 一、質疑「意義」──所謂的○○是什麼意思?
      • 二、質疑「本質」──所謂的○○究竟是什麼
      • 三、質疑「理由」──為什麼○○?
      • 四、質疑「方法」──怎麼做成○○的?
      • 五、質疑「狀況」──何人?何時?何地?為何?如何?
      • 六、質疑「關係」──○○和△△是什麼關係?
      • 七、質疑「案例」──譬如說是什麼?
      • 八、質疑「要點」──總之,是什麼意思?
      • 九、質疑「意見」──你認為怎麼樣?
      • 十、質疑「真偽」──真的是這樣嗎?
  • 第四章 如何實際提出質疑?
    • 決定質疑的方向
      • 一、單向的質疑
      • 二、多向的質疑
    • 改變質疑的規模
      • 一、從小疑問到大疑問(從「個別具體」到「一般抽象」)
      • 二、從大疑問到小疑問(從「一般抽象」到「個別具體」)
  • 第五章 如何培養質疑力?
    • 實踐篇1 質疑訓練三步驟
      • 一、根據主題提出質疑
      • 二、根據素材提出質疑
  • 第六章 如何處理現實中的問題?
    • 實踐篇2 適當地對現實提出質疑
      • 一、知道解決方法的場合
      • 二、不知道解決方法的場合
      • 三、如何處理社會問題
  • 第七章 質疑到什麼時候應該停止?
    • 並非持續不斷就是好的質疑
      • 一、不道德的質疑
      • 二、多數派的質疑
      • 三、經過確認之後就該結束的質疑
      • 四、增加痛苦的質疑
      • 五、面對質疑
  • 結語
  • 後記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