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在增訂版中,為讓讀者更加瞭解臺灣化工教育和臺灣化學工業兩者的發展如何相互影響,第一至三篇關於臺灣化學工業發展歷程摘錄為〈序章〉,並在該章最後借附錄「化工教育因應化學工業發展的措施」,彰顯化學工業的發展對化工教育的影響。
在第一章第四節「經濟發展後的工職及大專化工教育」,增補了「工業職業教育的改進」;第五節修改標題為「高科技對高工及大專化工教育之衝擊」,增加說明高級工業職業教育之調整、大專化工教育之變遷以及因應推動淨零碳排與AI科技,建議化工科系的作法。
第二章保持原貌未作改變;第三、四章則僅略作增補。第五章是請原作者之一周宜雄副校長,就民國100年至今,技術學院和科技大學的變遷、評鑑方式的改革、入學管道的多元化,以及化工系所之改名和轉型等作較詳細的說明。第六章則請台大化工系童國倫教授接替增訂的工作,就普通大學十年來,新生與畢業生的人數、必修學分內容及學術研究的領域等作統計分析與說明。第七章則僅略作修訂。最後將十年來跟教育相關的重要事項,增補在「大事紀」中。
在第一章第四節「經濟發展後的工職及大專化工教育」,增補了「工業職業教育的改進」;第五節修改標題為「高科技對高工及大專化工教育之衝擊」,增加說明高級工業職業教育之調整、大專化工教育之變遷以及因應推動淨零碳排與AI科技,建議化工科系的作法。
第二章保持原貌未作改變;第三、四章則僅略作增補。第五章是請原作者之一周宜雄副校長,就民國100年至今,技術學院和科技大學的變遷、評鑑方式的改革、入學管道的多元化,以及化工系所之改名和轉型等作較詳細的說明。第六章則請台大化工系童國倫教授接替增訂的工作,就普通大學十年來,新生與畢業生的人數、必修學分內容及學術研究的領域等作統計分析與說明。第七章則僅略作修訂。最後將十年來跟教育相關的重要事項,增補在「大事紀」中。
-
序 章 臺灣化學工業發展概要 / 翁鴻山
-
第一節 日治時期臺灣化學工業發展概要
-
第二節 戰後迄今臺灣化學工業發展概要
-
附 錄:化工教育因應化學工業發展的措施
-
-
第一章 臺灣化工教育及相關政策之演變 / 翁鴻山
-
前 言
-
第一節 日治時期的實業教育及化工教育
-
第二節 戰後初期的職業教育及化工教育
-
第三節 美援時期的職業教育及化工教育美援對台灣化工教育的影響
-
第四節 經濟發展後的工職及大專化工教育
-
第五節 高科技對高工及大專化工教育之衝擊
-
第六節 新科技對大專化工教育之衝擊
-
-
第二章 日治時期與戰後初期之化工教育 / 翁鴻山
-
第一節 日治時期之中等工業教育
-
第二節 日治時期化工類之中等工業教育
-
第三節 日治時期之高等工業教育
-
第四節 日治時期之高等化工教育
-
第五節 戰後初期(1945-1960)高等工業教育之情況
-
第六節 戰後初期高等化工教育之情況
-
第七節 美援對高等化工教育的影響
-
第八節 日治時期與戰後初期培育化工人才對化工產業發展的影響
-
第九節 戰後留學潮對化工教育及化工產業發展的影響
-
-
第三章 初高職化工教育 / 曾勘仁、黃進添
-
前 言
-
第一節 日治時期與戰後初期(1860〜1945年)
-
第二節 戰後初期(1945〜1954年)
-
第三節 石化工業發展時期 (1954〜1980年)
-
第四節 新科技產業時期(1980年至今)
-
-
第四章 專科化工教育 / 何清釧
-
第一節 臺灣工業專科學校興辦情況簡述
-
第二節 各學制專科化工教育畢業生人數統計
-
第三節 各學校化工科沿革 / 何清釧、翁鴻山
-
第四節 專科化工教育的課程發展
-
第五節 教育部對專科學校師資的規定
-
第六節 工業專科學校皆升格技術學院
-
-
第五章 技術學院及科技大學化工教育 / 周宜雄、劉清田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化學工程技職教育發展
-
第三節 技術學院
-
第四節 科技大學
-
-
第六章 一般大學及研究所化工教育 / 呂維明(原著作)、童國倫(增訂者)
-
第一節 國內化學工程系所的設立
-
第二節 招生
-
第三節 課程
-
第四節 研究
-
-
第七章 化工教育之檢討及展望 / 翁鴻山
-
一、化工教育之回顧
-
二、化工教育之檢討
-
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對技職教育的影響
-
四、化工教育之展望
-
- 大事記 / 翁鴻山
-
附 錄
-
臺南高等工業學校開校典禮致詞
-
日治時期台灣時報資料庫(1898~1945合集)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