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给孩子的博物文化课:文物里的近代往事》以考古发掘和博物馆馆藏文物,以及遗留在室外的古建筑为背景资料,展现了近代中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帷幕,英法联军的炮火更让清政府摇摇欲坠,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甚至英法联军闯入北京西郊的三山五园,在这里对中国的古典园林进行抢掠,还纵火烧毁了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另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也激起了中国各阶层人民的反抗,先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的英勇抗英,清政府也开启了一场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变法图强成为清末新思想的一股清流,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志士仁人们,为寻找一条新的救国之路不断探索。复兴之路道阻且长,国人艰难着、彷徨着,却也坚定地在这条荆棘之路上蹒跚前行了一百多年。
- 封面
- 版权信息
- 序言 文物是什么——写给小朋友们博物之旅的话
-
第一章 民族英雄林则徐与虎门销烟
-
第一节 无法忘却的记忆——虎门销烟
-
第二节 林则徐的家国情怀
-
第三节 古代的科举考试
-
第四节 走进北京最长的胡同——东交民巷
-
-
第二章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
第一节 清朝的第一道裂缝——鸦片战争
-
第二节 三元里人民抗英
-
第三节 中英《南京条约》
-
-
第三章 阴霾下的“万园之园”
-
第一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
第二节 世界文明史上的暴行——火烧圆明园
-
第三节 探访大清皇家园林
-
第四节 流失的国宝兽首回归
-
-
第四章 曾国藩与湘军的崛起
-
第一节 曾国藩与他领导的“湘勇”
-
第二节 由京师同文馆到北京大学
-
第三节 老北京城里的学校旧址
-
-
第五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第一节 “师夷长技以制夷”
-
第二节 李鸿章与洋务运动
-
-
第六章 新的危机,新的觉醒
-
第一节 中日甲午战争
-
第二节 邓世昌血战黄海
-
第三节 颐和园和北洋水师
-
-
第七章 爱国救亡的思想启蒙运动
-
第一节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
第二节 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梁启超
-
第三节 戊戌变法在京遗迹
-
-
第八章 辛亥革命与帝制灭亡
-
第一节 辛亥革命与民国肇生
-
第二节 孙中山和“三民主义”
-
第三节 宣统皇帝退位诏书
-
-
第九章 洪宪复辟与护国运动
-
第一节 倒行逆施的“皇帝新装”
-
第二节 护国运动
-
第三节 爱国将领蔡锷
-
第四节 国博陈列的五色旗
-
-
第十章 五四运动与民族觉醒
-
第一节 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第三节 百年名刊《新青年》的诞生
-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