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選舉神預測學者小笠原欣幸近30年研究成果
歷屆總統選舉,透露了臺灣人在價值、認同上,做出哪些重大選擇?
增補版新增2024總統大選篇章!
【讓過往選舉的血淚經驗,成為民主成熟茁壯的根基】
2024選前選後,你可能會有這些心得:
●「在野黨整合一定可以打敗執政黨!」
→要不要參考一下2004大選呢?
●「境外勢力介選前所未見!」
→你知道1996年緊張到美國兩艘航母直接開來嗎?
民主化以來臺灣也只選過八次總統,這八次選舉的寶貴教訓不該輕易流逝,應該成為使選民更加睿智的教材,讓身處地緣政治前緣的臺灣能夠享有更加成熟的選舉。
雖然對於各次大選,我們心中都有一套他為何輸、他為何贏的理論,但是這樣的想法是否禁得起檢驗?如果對於過去的勝敗理解不確,下一次選舉時又該如何抉擇?關於選舉,我們雖然可以從媒體接受即時的訊息,卻顯得片面且紛雜;我們也從政治人物和意見領袖口中聽到各種說法,卻不免半信半疑。
【從造勢場到標準差,全面解析八次總統選舉】
小笠原欣幸教授多次精準預測臺灣選舉結果,引起臺灣媒體注意,封為「神人級學者」。預測看似神奇,實乃多年紮實研究累積的成果。小笠原欣幸投身臺灣選舉研究以來,不只堅持實地踏查選情,並且嚴密的分析民調數字以及開票結果,精細的程度直達各投開票「所」層級,務求所提出的解釋不只能夠在數字上驗證,也符合第一線的民情。
在本書中小笠原欣幸即以此宏觀又透徹的視角,帶領讀者走過1996以來的八次總統選舉,在每一屆選舉的章節中檢視各陣營的攻防、分析成敗之因,以及每次選舉結果對臺灣民主發展的意義,並且也對許多選舉中的迷團提供解答:
● 棄保效應於選前哪一天開始發酵?
● 中南部的票沒投出來,民進黨才會輸?
● 候選人採取「陸戰」或是「空戰」,如何用統計學偵測?
● 大家都想搶中間選民,為何有人成功,有人失敗?
對於親身經歷選舉的臺灣人而言,本書提供了一種冷靜而學術的觀點,重新檢視我們熟悉的總統大選。
【臺灣民主之路的完整回顧】
本書原文初版2019年於日本出版,旋即獲得 2020年每日新聞第32回「亞細亞太平洋賞」特別賞以及第15回「樫山純三賞」學術書賞的肯定。增補版新增2024選舉的章節,是當前唯一完整討論臺灣歷屆總統選舉的專書,為關心臺灣民主之人所必讀。
歷屆總統選舉,透露了臺灣人在價值、認同上,做出哪些重大選擇?
增補版新增2024總統大選篇章!
【讓過往選舉的血淚經驗,成為民主成熟茁壯的根基】
2024選前選後,你可能會有這些心得:
●「在野黨整合一定可以打敗執政黨!」
→要不要參考一下2004大選呢?
●「境外勢力介選前所未見!」
→你知道1996年緊張到美國兩艘航母直接開來嗎?
民主化以來臺灣也只選過八次總統,這八次選舉的寶貴教訓不該輕易流逝,應該成為使選民更加睿智的教材,讓身處地緣政治前緣的臺灣能夠享有更加成熟的選舉。
雖然對於各次大選,我們心中都有一套他為何輸、他為何贏的理論,但是這樣的想法是否禁得起檢驗?如果對於過去的勝敗理解不確,下一次選舉時又該如何抉擇?關於選舉,我們雖然可以從媒體接受即時的訊息,卻顯得片面且紛雜;我們也從政治人物和意見領袖口中聽到各種說法,卻不免半信半疑。
【從造勢場到標準差,全面解析八次總統選舉】
小笠原欣幸教授多次精準預測臺灣選舉結果,引起臺灣媒體注意,封為「神人級學者」。預測看似神奇,實乃多年紮實研究累積的成果。小笠原欣幸投身臺灣選舉研究以來,不只堅持實地踏查選情,並且嚴密的分析民調數字以及開票結果,精細的程度直達各投開票「所」層級,務求所提出的解釋不只能夠在數字上驗證,也符合第一線的民情。
在本書中小笠原欣幸即以此宏觀又透徹的視角,帶領讀者走過1996以來的八次總統選舉,在每一屆選舉的章節中檢視各陣營的攻防、分析成敗之因,以及每次選舉結果對臺灣民主發展的意義,並且也對許多選舉中的迷團提供解答:
● 棄保效應於選前哪一天開始發酵?
● 中南部的票沒投出來,民進黨才會輸?
● 候選人採取「陸戰」或是「空戰」,如何用統計學偵測?
● 大家都想搶中間選民,為何有人成功,有人失敗?
對於親身經歷選舉的臺灣人而言,本書提供了一種冷靜而學術的觀點,重新檢視我們熟悉的總統大選。
【臺灣民主之路的完整回顧】
本書原文初版2019年於日本出版,旋即獲得 2020年每日新聞第32回「亞細亞太平洋賞」特別賞以及第15回「樫山純三賞」學術書賞的肯定。增補版新增2024選舉的章節,是當前唯一完整討論臺灣歷屆總統選舉的專書,為關心臺灣民主之人所必讀。
- 封面
- 書名頁
- 作者/譯者簡介
- 前言
- 目次
-
序章 臺灣政治概論——民主化與臺灣化的政治變動
-
臺灣的定位
-
威權主義體制
-
民主化與臺灣化
-
族群與政治
-
民主化與選舉
-
臺灣化與對立結構
-
臺灣認同的普及
-
-
第一章 總統選舉的交鋒議題
-
內在因素
-
外在因素
-
觀察總統選舉
-
補論:以標準差剖析臺灣選舉-在雲林縣遇到的方法論
-
-
第二章 一九九六年選舉——後民主化的起點
-
總統直選制度的建立過程
-
兩岸關係結構
-
選戰過程
-
投票結果分析
-
總結
-
-
第三章 二○○○年選舉——政黨輪替與改革的摸索
-
選舉的架構
-
選戰過程
-
投票結果分析
-
總結
-
-
第四章 二○○四年選舉——藍綠兩大陣營的對決
-
政治結構的變化
-
選戰過程
-
投票結果分析
-
總結
-
-
第五章 二○○八年選舉——馬英九的臺灣化路線
-
二○○四年之後的政治情勢
-
選戰過程Ⅰ——前期
-
選戰過程Ⅱ——中期
-
選戰過程Ⅲ——後期
-
投票結果分析
-
總結
-
-
第六章 二○一二年選舉——「九二共識」
-
馬政府成立後的政治情勢
-
選戰過程
-
投票結果分析
-
決定勝敗的因素
-
總結
-
-
第七章 二○一六年選舉——民進黨完全執政
-
政治情勢的變化
-
選戰過程
-
投票結果分析
-
得票狀況的宏觀及微觀分析
-
決定勝敗的因素
-
總結
-
-
第八章 二○二○年選舉——拒絕一國兩制
-
蔡英文執政後的政治局勢
-
選戰過程
-
投票結果分析
-
各選區的實際狀況
-
決定勝敗的因素
-
總結
-
-
終章 總統選舉的四分之一個世紀
-
總統直選的意義
-
臺灣民意的主流
-
總統選舉中的意識形態與支持結構
-
「臺灣認同」框架的驗證
-
臺灣式民主政治
-
民主的燈塔
-
- 後記
-
補章 二○二四年選舉——三腳督與制衡感
-
蔡英文連任後的政局
-
選戰過程
-
投票結果分析
-
立法委員選舉概況
-
中國的介選
-
臺灣政黨政治的變化
-
總結:「死結」與「制衡感」
-
- 注釋
- 參考文獻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