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康拉德在剛果目睹真正的恐怖、
亞瑟.柯南.道爾找到埋葬福爾摩斯的完美地點、
安徒生去了義大利才成為小說家、
伊薩克.迪尼森來到非洲,又遠離非洲、
路易斯.卡羅在俄羅斯發現仙境、
費茲傑羅在蔚藍海岸的光輝中看見奢華生活、
凱魯亞克第一次在路上還不知道他會寫出《在路上》……
如果對我們所有人來說,生活是趟旅行,對作家來說,脫離日常的旅行則是新題材的來源。轉換場景的確能為創造性的想像力帶來奇蹟。正如本書所希望呈現的,某些了不起的文學作品,是作家對自己造訪之處的回應,是作家遠離定型的
亞瑟.柯南.道爾找到埋葬福爾摩斯的完美地點、
安徒生去了義大利才成為小說家、
伊薩克.迪尼森來到非洲,又遠離非洲、
路易斯.卡羅在俄羅斯發現仙境、
費茲傑羅在蔚藍海岸的光輝中看見奢華生活、
凱魯亞克第一次在路上還不知道他會寫出《在路上》……
如果對我們所有人來說,生活是趟旅行,對作家來說,脫離日常的旅行則是新題材的來源。轉換場景的確能為創造性的想像力帶來奇蹟。正如本書所希望呈現的,某些了不起的文學作品,是作家對自己造訪之處的回應,是作家遠離定型的
- 封面
- 引言
- 漢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在義大利成為小說家
- 馬雅.安哲羅(Maya Angelou)愛上迦納
- W.H.奧登(W.H. Auden)與克里斯多福.伊舍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前往戰地
- 珍.奧斯汀(Jane Austen)在沃辛(Worthing)嗅到一絲海風(及海藻)
- 詹姆士.鮑德溫(James Baldwin)傾心於秋天的巴黎
- 松尾芭蕉(Basho)沿奧之細道深入北方
- 夏爾.皮耶.波特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沒有去成印度
- 伊莉莎白.畢曉普(Elizabeth Bishop)被巴西深深打動
- 海因里希.伯爾(Heinrich Böll)為翡翠島著迷
- 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在俄羅斯又找到一處仙境
- 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搭上東方快車
- 威爾基.柯林斯(Wilkie Collins)與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在坎布里亞(Cumbria)完全沒閒著
- 約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在剛果目睹真正的恐怖
- 伊薩克.迪尼森(Isak Dinesen)來到非洲,又遠離非洲
- 亞瑟.柯南.道爾(Sir Arthur Conan Doyle)找到埋葬夏洛克.福爾摩斯的完美地點
- F.史考特.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沐浴在蔚藍海岸的光輝中
- 古斯塔夫.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沉迷於東方
- 約翰.沃夫岡.馮.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在義大利不辨方向
- 格雷安.葛林(Graham Greene)在賴比瑞亞學會重新愛上生活
- 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去東方尋找啟蒙
- 派翠西亞.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在波西塔諾發現一個可能的角色
- 柔拉.涅爾.賀絲頓(Zora Neale Hurston)身上有牙買加與海地的咒語
- 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第一次在路上
- 傑克.倫敦(Jack London)在克朗代克河淘金
- 菲德里科.賈西亞.羅卡(Federico García Lorca)淺嚐一口大蘋果
- 凱瑟琳.曼斯菲爾德(Katherine Mansfield)在德國溫泉度假地編寫故事
- 赫曼.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見識海上的世界
- 亞歷山大.普希金(Alexandr Pushkin)在高加索與克里米亞恢復元氣
- J.K.羅琳(J. K. Rowling)在曼徹斯特到倫敦的火車上想到了一車點子
- 安東尼.聖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墜入頭條
- 山繆.塞爾馮(Sam Selvon)航向母國
- 布拉姆.斯托克(Bram Stoker)在惠特比椿釘吸血鬼德古拉
- 西爾維亞.湯森.華納(Sylvia Townsend Warner)在艾塞克斯的沼澤發現詩歌
- 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在斯堪地那維亞撫平破碎的心
- 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在無法索解的希臘
- 參考書目
- 索引
- 圖片出處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