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他們是醫療儀器設備的「醫師」 被稱為「醫工師」
從透析用的逆滲透純水
到尖端的質子治療儀、重粒子放射治療儀器
醫工師每天照顧醫院上千項醫療儀器與設備 全年無休
每一位病人 從走進診間醫院 到順利康復
每一個健康的團聚 都少不了醫工師的默默付出
他們是促進醫學發展、搶救生命不可或缺的白色能量
他們展現超高效率、使命必達 是醫護的最強後盾!
醫工師,如同醫療與精密機器的調和者,當第一線醫護工作者肩負起搶救生命、與死神拔河的艱困任務之際,這群無聲付出的人在大大小小事件中不曾缺席,更是醫護人員與病人生死拚搏時的最強支柱。
他們的任務繁多,包括:
.照顧醫院內數千台醫儀設備的「生病老死」
.在分秒必爭的手術室中,搶修突然故障的儀器,讓手術能順利進行
.天災、疫情時搭建野戰醫院、緊急醫療屋,即時調整病房規劃、強化防疫措施
.發揮創新精神,研發出改善臨床流程的醫療設備
.是醫院採購醫療設備的守門人,從評估、交貨到驗收都少不了他們
.參與先進貴重醫儀設備的建置與運轉
.當資源不足時,還得身兼醫工、工務和總務,大小事都難不倒
.甚至還遠赴海外友邦,面對停水停電、疾病威脅和動盪不安的政局,安裝維修儀器並打造國家級醫院
本書記錄下這些充滿熱情與使命感的醫工人,從維修現場到醫療現場,從醫院到跨領域創新的精采故事,希望能讓更多人看見他們沉默身影背後的拚搏、汗水與喜悅。或許他們只是小小的螺絲釘,卻是醫療產業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更是守護你我健康的堅實力量。
▎專業推薦 ▎
醫工人和醫事人員在健康醫療工作崗位上是堅實夥伴關係,彼此間密切合作是確保醫療服務高速有效運行的關鍵點,請民眾在接受醫療服務的同時,也不吝為醫工人加油打氣。
——邱泰源.衛生福利部部長
台灣醫工部門從醫院裡不起眼的小單位,發展成為如今醫院、學術研究與產業中舉足輕重的專業部門。這樣的成果,有賴於每位醫工人的堅持、奉獻與對生物醫學工程的熱情。
——Ratko Magjarević.國際生物醫學工程聯盟主席
醫工是跨越醫學與工程的專業,台大醫院很幸運,擁有來自台灣大學理工科系和醫學院的學術資源,培育出一流的醫工人才,多年來台大醫工部也為臨床的醫療品質、病人的健康與安全,做出無數貢獻。
——吳明賢.台大醫院院長
期待透過本書的出版,讓醫工人的專業被更多人看見;也期許政府能重視醫工師為國家重要人才資產的一部分,國家證照制度能早日納入醫工師,讓台灣的醫儀管理機制與國際接軌,往前邁進。
——賴健文.中華民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理事長
從透析用的逆滲透純水
到尖端的質子治療儀、重粒子放射治療儀器
醫工師每天照顧醫院上千項醫療儀器與設備 全年無休
每一位病人 從走進診間醫院 到順利康復
每一個健康的團聚 都少不了醫工師的默默付出
他們是促進醫學發展、搶救生命不可或缺的白色能量
他們展現超高效率、使命必達 是醫護的最強後盾!
醫工師,如同醫療與精密機器的調和者,當第一線醫護工作者肩負起搶救生命、與死神拔河的艱困任務之際,這群無聲付出的人在大大小小事件中不曾缺席,更是醫護人員與病人生死拚搏時的最強支柱。
他們的任務繁多,包括:
.照顧醫院內數千台醫儀設備的「生病老死」
.在分秒必爭的手術室中,搶修突然故障的儀器,讓手術能順利進行
.天災、疫情時搭建野戰醫院、緊急醫療屋,即時調整病房規劃、強化防疫措施
.發揮創新精神,研發出改善臨床流程的醫療設備
.是醫院採購醫療設備的守門人,從評估、交貨到驗收都少不了他們
.參與先進貴重醫儀設備的建置與運轉
.當資源不足時,還得身兼醫工、工務和總務,大小事都難不倒
.甚至還遠赴海外友邦,面對停水停電、疾病威脅和動盪不安的政局,安裝維修儀器並打造國家級醫院
本書記錄下這些充滿熱情與使命感的醫工人,從維修現場到醫療現場,從醫院到跨領域創新的精采故事,希望能讓更多人看見他們沉默身影背後的拚搏、汗水與喜悅。或許他們只是小小的螺絲釘,卻是醫療產業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更是守護你我健康的堅實力量。
▎專業推薦 ▎
醫工人和醫事人員在健康醫療工作崗位上是堅實夥伴關係,彼此間密切合作是確保醫療服務高速有效運行的關鍵點,請民眾在接受醫療服務的同時,也不吝為醫工人加油打氣。
——邱泰源.衛生福利部部長
台灣醫工部門從醫院裡不起眼的小單位,發展成為如今醫院、學術研究與產業中舉足輕重的專業部門。這樣的成果,有賴於每位醫工人的堅持、奉獻與對生物醫學工程的熱情。
——Ratko Magjarević.國際生物醫學工程聯盟主席
醫工是跨越醫學與工程的專業,台大醫院很幸運,擁有來自台灣大學理工科系和醫學院的學術資源,培育出一流的醫工人才,多年來台大醫工部也為臨床的醫療品質、病人的健康與安全,做出無數貢獻。
——吳明賢.台大醫院院長
期待透過本書的出版,讓醫工人的專業被更多人看見;也期許政府能重視醫工師為國家重要人才資產的一部分,國家證照制度能早日納入醫工師,讓台灣的醫儀管理機制與國際接軌,往前邁進。
——賴健文.中華民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理事長
-
序
-
為並肩負重的夥伴們加油/邱泰源
-
台灣生物醫學工程的成長/Ratko Magjarević
-
共同成就與疾病作戰的勝利/吳明賢
-
傳承價值與精神,展現台灣醫工發展成果/賴健文
-
- 前言 從清晨到午夜的守護
-
第一部 健康的推手
-
1 跟上世界的腳步 全台第一個醫工室成立
-
2 多元斜槓 醫院裡的軍師兼戰將
-
3 安心支柱 專業變服務,做醫護的後盾
-
4 深耕互信 開刀房裡的危機處理專家
-
-
第二部 堅實的力量
-
1 守護者聯盟 每個神預測都來自超前部署
-
2 遠鄉特攻隊 機動應變,保障民眾健康
-
3 山地衝鋒隊 以一當十的幕後英雄
-
4 跨海救援者 讓醫療聖火在世界蔓延
-
-
第三部 不一樣的精采
-
1 高階管理者 好用又有用,愈走愈寬廣
-
2 關鍵技術者 走向臨床,推動醫學進步
-
3 開疆闢土者 做好專業,提升醫病福祉
-
4 跨域的火花 邁出去,目標就沒有那麼遠
-
- 結語 平凡的崗位,不平凡的工作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