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總校閱 序文
因緣際會在十幾年前開始台灣急診五級檢傷的研究工作,很高興在急診醫學會以及急重症護理學會的專家們,共同的努力下,再加上官署的大力支持,幾年來的研究成果可以轉化成急診臨床實務,這套急診五級檢傷制度不僅使真正的急重症病患可以即時得到醫療,更是全民健保在修訂急診醫療政策時的重大依據。
雖然現行的急診五級檢傷制度,已經比過去四級檢傷的做法,有更好的一致性和鑑別急重症的能力,但臨床狀況的變化多,而且檢傷對於急診新進醫師或護理師,常常是一個重大的挑戰,因此需要透過此操作手冊,了解檢傷制度的精神和思考邏輯,才能對於多變的急重症, 進行適當的分類與處置。
現代醫學不斷地進步,急診檢傷系統除了要持續更新,未來有幾個發展的方向:
(1) 在急診檢傷即進行初步的檢驗,如:對於胸痛的病人,在檢傷站就進行必要的血液檢查,以加速區分是否為需要緊急處置的病人;
(2) 持續與實證醫學接軌,如:將敗血症的臨床診斷條件,納入急診檢傷系統,以加速辨別敗血症的病人;
(3) 檢傷與急診給付分開,以避免因健保給付影響到檢傷級數或是病人的照護。
期盼這本急診檢傷操作手冊,可以讓檢傷人員更加了解檢傷的思考邏輯,在急診忙碌的環境下, 讓急重症病人,得到適時與適切的治療。
台灣急診醫學會檢傷小組召集人
顏瑞昇
寫於 2022 年COVID-19 疫情爆發的台北市
因緣際會在十幾年前開始台灣急診五級檢傷的研究工作,很高興在急診醫學會以及急重症護理學會的專家們,共同的努力下,再加上官署的大力支持,幾年來的研究成果可以轉化成急診臨床實務,這套急診五級檢傷制度不僅使真正的急重症病患可以即時得到醫療,更是全民健保在修訂急診醫療政策時的重大依據。
雖然現行的急診五級檢傷制度,已經比過去四級檢傷的做法,有更好的一致性和鑑別急重症的能力,但臨床狀況的變化多,而且檢傷對於急診新進醫師或護理師,常常是一個重大的挑戰,因此需要透過此操作手冊,了解檢傷制度的精神和思考邏輯,才能對於多變的急重症, 進行適當的分類與處置。
現代醫學不斷地進步,急診檢傷系統除了要持續更新,未來有幾個發展的方向:
(1) 在急診檢傷即進行初步的檢驗,如:對於胸痛的病人,在檢傷站就進行必要的血液檢查,以加速區分是否為需要緊急處置的病人;
(2) 持續與實證醫學接軌,如:將敗血症的臨床診斷條件,納入急診檢傷系統,以加速辨別敗血症的病人;
(3) 檢傷與急診給付分開,以避免因健保給付影響到檢傷級數或是病人的照護。
期盼這本急診檢傷操作手冊,可以讓檢傷人員更加了解檢傷的思考邏輯,在急診忙碌的環境下, 讓急重症病人,得到適時與適切的治療。
台灣急診醫學會檢傷小組召集人
顏瑞昇
寫於 2022 年COVID-19 疫情爆發的台北市
-
單元一:檢傷基礎
-
1-1. 檢傷的變革
-
1-2. 何謂檢傷
-
1-3. 檢傷評估之限制
-
1-4. 急診壅塞時之檢傷原則
-
1-5. 急診病人的特性
-
1-6. 檢傷護理師的角色
-
1-7. 檢傷護理師的特質
-
1-8. 檢傷護理師的技能
-
1-9. 檢傷流程
-
-
單元二:台灣五級檢傷與急迫量表(TTAS)之應用
-
2-1. 檢傷過程
-
2-2. 台灣五級檢傷與急迫量表分級
-
2-3. 判定檢傷級數
-
2-4. 首要調節變數
-
2-5. 次要調節變數
-
2-6. 檢傷標準的支援
-
2-7. 檢傷決策
-
2-8. 候診區的再評估
-
2-9. 小組練習–模擬案例
-
-
單元三:特殊族群-兒童
-
3-1. 兒科檢傷指引
-
3-2. 成人和兒童檢傷的比較
-
3-3. TTAS檢傷:兒科案例
-
3-4. 檢傷過程
-
3-5. 兒科檢傷與成人檢傷的不同
-
3-6. 兒童特殊考量
-
3-7. 社會心理上的差異
-
3-8. 關鍵診視–兒科三角評估
-
3-9. 確認主訴
-
3-10. 主觀評估
-
3-11. 生命徵象–身體評估
-
3-12. 非生理參數
-
3-13. 次要調節變數
-
-
單元四:特定主訴和次要調節變數
-
4-1. 簡介
-
4-2. 特定主訴
-
4-3. 次要調節變數
-
4-4. 潛在的檢傷陷阱
-
- 附錄A.格拉斯哥(葛氏)昏迷指數
- 附錄B.疼痛量表
- 附錄C.名詞解釋
- 附錄D.檢傷分類實務上的Q&A
- 附錄E.急診五級檢傷分類基準修正版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6267167/519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