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作者序
本書是皮膚附屬器腫瘤的臨床和病理對照的圖譜,根據不同的症例還增加了標本的肉眼所見或切面圖像,以及皮膚鏡和超音波等影像。我試圖不僅介紹組織病理,亦包含每種疾病的全貌。這是本書的特點。
目前已經有許多優秀的皮膚病理學教科書以英文和日文出版,和筆者(大原)剛成為皮膚科醫師時相比簡直天壤之別。在那種情況下,要向世界介紹一本新書可以說是難上加難。但是,大多數教科書的章節很自然是按照汗腺腫瘤、毛囊腫瘤等以疾病別和分化程度來進行分類的,可能較適合在教室學習,但若要通過標本的顯微鏡檢查來診斷,不可否認的是有點困難。一般來說會從一開始就先將診斷範圍縮小到一定程度,就可能會找到相關的章節,但若心中沒有想法,就很難知道在書中的什麼地方閱讀才能得出適當的診斷。尤其是附屬器腫瘤的病名眾多,分類方法也因不同作者而相異,有可能被讀者敬而遠之。
在這本書中,每一個作為疾病診斷線索的表現都做了總結,因此如果您注意到這個表現,我想就很有可能得到正確的病理診斷。正如「眼見為實」的道理,我們已經精選了只看照片就可以理解的典型症例,所以也應是實用的「圖片匹配診斷」。只是,病理所見的描述常被簡化。這是我們缺乏組織結構和細胞形態等細緻描述的能力,就像葡萄酒品酒師描述他的實力一樣。
刊載的症例大部分是筆者自己的症例,但也有少數其他醫師的手術症例和其他醫院的症例。除少數臨床照片外,大部分均為筆者本人拍攝。關於病理照片,有些標本由於原始染色的變化和時間的經過而褪色,如果效果不理想,則使用影像修正軟體進行後製處理。
由於這是在一般綜合醫院所收集的症例,並非所有疾病都被網羅,但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常備在顯微鏡旁,以便對日常診療有所幫助。
在撰寫本書時,我們得到了東京醫科大學泉美貴教授、日本醫科大學安齋道一教授的建議以確定診斷。此外,也得到橫內明子小姐在收集材料與岡本龍介先生將負片幻燈片數位化的協助。
2015年4月
大原國章 醫師
譯者序
皮膚附屬器腫瘤,是皮膚腫瘤與皮膚病理領域中,最具多樣性與複雜性的一門。因為附屬器的種類眾多,各種組織之間具有相似性,其所形成的腫瘤在外觀上及病理表現上千變萬化,常是皮膚科及病理科醫師的一大挑戰。
中文的教科書,特別是皮膚病理相關的教科書,實屈指可數。猶記得住院醫師時期學習皮膚病理感到最艱難的,就是附屬器腫瘤的命名以及多變的病理表現。這部大原皮膚科圖譜--皮
膚附屬器腫瘤篇,是日本皮膚外科學會理事長大原國章先生的生涯鉅作第二部。此書最大的特色是以豐富的臨床照片與清晰的皮膚病理圖像相互對照,並且精選了對輔助診斷有所助益的醫學影像,以附屬器的類別、來源、型態為大綱做了詳盡的介紹。正如大原先生所提到的,在每個章節伊始,即以關鍵字總結了每個腫瘤的臨床與病理,甚至皮膚鏡特徵,期待讀者能夠清楚且有條理的了解與學習皮膚腫瘤領域中,最具複雜結構的附屬器腫瘤。
回憶二十年前負笈東京虎之門病院皮膚科進修時,即對多樣豐富的症例及博大精深的皮膚外科術式,感到驚訝且讚嘆。在翻譯的過程中,每每看到似曾相似的症例,以及大原老師以深厚的病理造詣所寫成的精煉文字時,更會回想起在醫局受教於大原部長,以及其諄諄教誨的情景。能夠翻譯恩師的大作,備感榮幸之至。
感謝金名圖書有限公司總編輯邱宇健先生的邀請,在出版了大原皮膚科圖譜首部皮膚鏡篇之後,繼續翻譯出版此一具有皮膚科核心價值的系列教科書。為使中文譯作能將大原先生的精髓以口語易懂的方式呈現,是一項挑戰。先得張崇容先生與張崇展先生分別擔任第1至5章與第6至10章的日文初譯,奠定符合原意的口語化文字,使得翻譯工作更加順利。在翻譯此書的期間,正值Covid-19疫情最為嚴峻的時期,也留下難得的經驗與回憶。內文專有名詞,均以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出版之「皮膚科學專有名詞辭典」為依據譯出,章末也有部分內文的翻譯注解。若有疏漏之處,亦請讀者海涵並不吝賜教。
最後要再度感謝大原國章先生,在我的皮膚外科學習之路上給予的教導,以及他自始至終的教學熱忱,給予後輩一個學習的典範。
張英睿 醫師
張英睿皮膚專科診所 院長
2022年晚秋於台北
本書是皮膚附屬器腫瘤的臨床和病理對照的圖譜,根據不同的症例還增加了標本的肉眼所見或切面圖像,以及皮膚鏡和超音波等影像。我試圖不僅介紹組織病理,亦包含每種疾病的全貌。這是本書的特點。
目前已經有許多優秀的皮膚病理學教科書以英文和日文出版,和筆者(大原)剛成為皮膚科醫師時相比簡直天壤之別。在那種情況下,要向世界介紹一本新書可以說是難上加難。但是,大多數教科書的章節很自然是按照汗腺腫瘤、毛囊腫瘤等以疾病別和分化程度來進行分類的,可能較適合在教室學習,但若要通過標本的顯微鏡檢查來診斷,不可否認的是有點困難。一般來說會從一開始就先將診斷範圍縮小到一定程度,就可能會找到相關的章節,但若心中沒有想法,就很難知道在書中的什麼地方閱讀才能得出適當的診斷。尤其是附屬器腫瘤的病名眾多,分類方法也因不同作者而相異,有可能被讀者敬而遠之。
在這本書中,每一個作為疾病診斷線索的表現都做了總結,因此如果您注意到這個表現,我想就很有可能得到正確的病理診斷。正如「眼見為實」的道理,我們已經精選了只看照片就可以理解的典型症例,所以也應是實用的「圖片匹配診斷」。只是,病理所見的描述常被簡化。這是我們缺乏組織結構和細胞形態等細緻描述的能力,就像葡萄酒品酒師描述他的實力一樣。
刊載的症例大部分是筆者自己的症例,但也有少數其他醫師的手術症例和其他醫院的症例。除少數臨床照片外,大部分均為筆者本人拍攝。關於病理照片,有些標本由於原始染色的變化和時間的經過而褪色,如果效果不理想,則使用影像修正軟體進行後製處理。
由於這是在一般綜合醫院所收集的症例,並非所有疾病都被網羅,但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常備在顯微鏡旁,以便對日常診療有所幫助。
在撰寫本書時,我們得到了東京醫科大學泉美貴教授、日本醫科大學安齋道一教授的建議以確定診斷。此外,也得到橫內明子小姐在收集材料與岡本龍介先生將負片幻燈片數位化的協助。
2015年4月
大原國章 醫師
譯者序
皮膚附屬器腫瘤,是皮膚腫瘤與皮膚病理領域中,最具多樣性與複雜性的一門。因為附屬器的種類眾多,各種組織之間具有相似性,其所形成的腫瘤在外觀上及病理表現上千變萬化,常是皮膚科及病理科醫師的一大挑戰。
中文的教科書,特別是皮膚病理相關的教科書,實屈指可數。猶記得住院醫師時期學習皮膚病理感到最艱難的,就是附屬器腫瘤的命名以及多變的病理表現。這部大原皮膚科圖譜--皮
膚附屬器腫瘤篇,是日本皮膚外科學會理事長大原國章先生的生涯鉅作第二部。此書最大的特色是以豐富的臨床照片與清晰的皮膚病理圖像相互對照,並且精選了對輔助診斷有所助益的醫學影像,以附屬器的類別、來源、型態為大綱做了詳盡的介紹。正如大原先生所提到的,在每個章節伊始,即以關鍵字總結了每個腫瘤的臨床與病理,甚至皮膚鏡特徵,期待讀者能夠清楚且有條理的了解與學習皮膚腫瘤領域中,最具複雜結構的附屬器腫瘤。
回憶二十年前負笈東京虎之門病院皮膚科進修時,即對多樣豐富的症例及博大精深的皮膚外科術式,感到驚訝且讚嘆。在翻譯的過程中,每每看到似曾相似的症例,以及大原老師以深厚的病理造詣所寫成的精煉文字時,更會回想起在醫局受教於大原部長,以及其諄諄教誨的情景。能夠翻譯恩師的大作,備感榮幸之至。
感謝金名圖書有限公司總編輯邱宇健先生的邀請,在出版了大原皮膚科圖譜首部皮膚鏡篇之後,繼續翻譯出版此一具有皮膚科核心價值的系列教科書。為使中文譯作能將大原先生的精髓以口語易懂的方式呈現,是一項挑戰。先得張崇容先生與張崇展先生分別擔任第1至5章與第6至10章的日文初譯,奠定符合原意的口語化文字,使得翻譯工作更加順利。在翻譯此書的期間,正值Covid-19疫情最為嚴峻的時期,也留下難得的經驗與回憶。內文專有名詞,均以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出版之「皮膚科學專有名詞辭典」為依據譯出,章末也有部分內文的翻譯注解。若有疏漏之處,亦請讀者海涵並不吝賜教。
最後要再度感謝大原國章先生,在我的皮膚外科學習之路上給予的教導,以及他自始至終的教學熱忱,給予後輩一個學習的典範。
張英睿 醫師
張英睿皮膚專科診所 院長
2022年晚秋於台北
- 作者序
- 譯者序
- 作者及譯者簡歷
-
本書的使用方式
-
序論1 附屬器腫瘤的臨床診斷 決策方法
-
序論2 附屬器腫瘤的臨床診斷 診斷順序
-
-
第1章 角質囊腫
-
1-1 表淺性
-
Ⅰ 毛囊漏斗部的角化
-
Ⅱ 毛囊峽部的鈣化(毛囊性角化)
-
Ⅲ 外傷性表皮囊腫
-
Ⅳ 含有皮脂腺細胞(表淺性)
-
-
1-2 深部性
-
Ⅰ 含有皮脂腺細胞
-
-
1-3 放射狀的二級構造
-
Ⅰ 二級毛囊
-
Ⅱ 放射狀的皮脂腺
-
-
1-4 囊腫壁上皮的增殖
-
14 Inverted follicular keratosis 內翻性毛囊角化症
-
-
1-5 鈣化(basophilic cells)
-
15 鈣化上皮瘤/毛母質瘤
-
-
-
第2章 毛囊母細胞構造
-
2-1 毛髮上皮瘤
-
16 毛髮上皮瘤
-
17 結締組織增生性(硬化性)毛髮上皮瘤
-
-
2-2 毛囊母細胞瘤
-
18 毛囊母細胞瘤➀
-
19 毛囊母細胞瘤➁鼻翼
-
20 毛囊母細胞瘤➂皮下型
-
21 毛囊母細胞瘤➃(繼發於皮脂腺母斑)
-
-
-
第3章 顯示毛囊性角化的突出性結節
-
22 外毛根鞘瘤
-
23 惡性外毛根鞘瘤
-
24 毛囊癌➁從Malignant trichilemmoma的浸潤
-
25 毛囊癌➂角栓的多發症例
-
26 毛囊癌➃de novo發症例
-
-
第4章 皮脂腺細胞,皮脂腺組織
-
4-1 正常結構/異位性生長/過度增生
-
27 皮脂腺正常狀態/福代斯(Fordyce)狀態/(老年性)皮脂腺增生
-
-
4-2 腫瘤
-
28 皮脂腺瘤
-
29 皮脂瘤
-
30 皮脂腺癌
-
-
4-3 皮脂腺房狀增殖和纖維增生
-
31 毛盤瘤
-
-
-
第5章 液性囊腫
-
32 小汗腺囊瘤
-
33 頂漿腺囊瘤(囊腫)
-
34 汗孔樣汗腺瘤Poroid hidradenoma
-
-
第6章 真皮內的汗管增生
-
35 汗管瘤
-
36 管狀腺瘤Tubular adenoma
-
37 頂漿腺癌➀
-
-
第7章 Poroid cells、cuticular cells、管腔構造
-
38 (小汗腺)汗孔瘤Poroma多樣性的臨床表現
-
39 明亮細胞汗腺瘤
-
40 頂漿腺汗孔瘤
-
41 汗孔癌➀良性病灶局部的惡性變化
-
42 汗孔癌➁臨床的良性症例
-
43 汗孔癌➂典型症例
-
44 汗孔癌➃浸潤/轉移的症例
-
-
第8章 乳突狀增生
-
45 乳突狀汗管囊腺瘤
-
-
第9章 肌上皮細胞、管腔、毛囊分化、間葉組織
-
46 皮膚混合腫瘤
-
-
第10章 螺旋狀.階層狀的增殖
-
47 小汗腺螺旋腺瘤
-
48 螺旋腺癌
-
-
第11章 汗腺癌
-
49 頂漿腺癌➁
-
50 皮膚黏液癌
-
51 腺樣囊狀癌
-
52 微囊腫性附屬器癌(小囊胞狀附屬器癌)/汗管瘤樣癌
-
-
第12章 其他科領域的病變
-
12-1 乳腺
-
53 腋窩 副乳
-
54 腋窩 副乳癌
-
55 乳頭 乳頭腺瘤 Adenoma of the nipple
-
56 外陰 外陰部乳腺樣腺瘤 Mammary-like gland adenoma
-
57 外陰 乳頭狀汗腺瘤
-
-
12-2 婦人科
-
58 臍、下腹部 子宮內膜異位症
-
-
12-3 耳鼻喉科
-
59 頸 鰓(裂)囊腫、頸外側囊腫
-
60 頰 副腮腺腫瘤
-
-
12-4 泌尿科
-
61 尿道口,陰莖縫合線 旁側尿道口囊腫、(陰莖、中線)縫合線囊腫
-
-
-
第13章 內臟癌的皮膚轉移
-
62 內臟癌的皮膚轉移
-
- 索引1【英文】
- 索引2【中文】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6267167/083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