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對自己國家的偉大人物忘恩負義,是一個偉大民族的特徵。」
他,曾兩度出任英國首相,是著名的畫家、演說家、作家及記者
他,打響了不列顛保衛戰,指揮了諾曼第戰役,在納粹的進逼下力挽狂瀾
他,是二十世紀最最偉大的政治家之一,被譽為「最偉大的英國人」──
他就是溫斯頓·邱吉爾。
//
「不斷失敗,也不會喪失熱情,就是勇氣。」
1910年5月,德國公開加強軍備,其中對海軍的投入尤其巨大。
邱吉爾意識到,這是德皇威廉二世覬覦北非之心最好的鐵證。他寫了一份詳盡的備忘錄上報首相阿斯奎斯,即使許多妄自尊大的英國人嘲笑他,認為英國的海軍蓋世無雙,他也不理睬。預測未來的戰爭主要戰役將在法、德兩國領土上進行。如果要打贏這場戰爭,英國應向法國派遣十三個師的遠征軍和一些輔助部隊。
9月,阿斯奎斯首相忽然問邱吉爾: 「溫斯頓,我打算調你任海軍大臣,你怎麼看?」
就這樣,1911年10月25日,邱吉爾,成為英國新任海軍大臣
邱吉爾對海軍的改革取得了極大的成就,後來邱吉爾離開海軍部時,前陸軍大臣基奇納對他說:「您永遠可以引以自豪的是,您已使英國艦隊作好了充分的戰爭準備。」
「在戰爭與屈辱面前,你選擇了屈辱;可是屈辱過後,你仍得面對戰爭。」
希特勒的侵略野心,終於驚醒了張伯倫和支持他的民眾。德國先後占領了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英國卻無力保障法國的邊境防務;美國也深陷和平主義與孤立主義的泥潭之中,根本無法伸出援手。
1939年9月3日,張伯倫在下議院發表了一通充滿悔意的演說:「今天是我們大家最感到痛心的日子,在我擔任公職的一生中,我所信仰的一切,我所為之工作的一切,都已毀於一旦……」
在下議院的首相辦公室裡,張伯倫正式向邱吉爾宣布,並請邱吉爾任海軍大臣。海軍部立即電告各海軍艦隊:「溫斯頓回來了。」
「如果英國打敗了,我將和我的政府同歸於盡。」
1940年5月14日,希特勒的愛將古德里安,指揮一支強大的裝甲部隊由德國邊境越過亞爾丁山脈,強渡默茲河,法國馬奇諾防線的神話破滅了。法國人、荷蘭人、比利時人和英國人都被嚇壞了。
5月21日,近四十萬英法聯軍被圍逼在法國北部的狹小地帶,只剩下敦克爾克這個小港可以作為退路。在萬分危急的形勢下,邱吉爾當機立斷,命令海軍調集船隻,準備接運英國遠征軍和法軍撤回英國本土。
5月24日,希特勒突然向他的裝甲部隊發出停止前進的命令,判斷他的裝甲部隊距離主力部隊已經太遠,如果英國人發動反攻,裝甲部隊恐怕無力抵擋。
他,曾兩度出任英國首相,是著名的畫家、演說家、作家及記者
他,打響了不列顛保衛戰,指揮了諾曼第戰役,在納粹的進逼下力挽狂瀾
他,是二十世紀最最偉大的政治家之一,被譽為「最偉大的英國人」──
他就是溫斯頓·邱吉爾。
//
「不斷失敗,也不會喪失熱情,就是勇氣。」
1910年5月,德國公開加強軍備,其中對海軍的投入尤其巨大。
邱吉爾意識到,這是德皇威廉二世覬覦北非之心最好的鐵證。他寫了一份詳盡的備忘錄上報首相阿斯奎斯,即使許多妄自尊大的英國人嘲笑他,認為英國的海軍蓋世無雙,他也不理睬。預測未來的戰爭主要戰役將在法、德兩國領土上進行。如果要打贏這場戰爭,英國應向法國派遣十三個師的遠征軍和一些輔助部隊。
9月,阿斯奎斯首相忽然問邱吉爾: 「溫斯頓,我打算調你任海軍大臣,你怎麼看?」
就這樣,1911年10月25日,邱吉爾,成為英國新任海軍大臣
邱吉爾對海軍的改革取得了極大的成就,後來邱吉爾離開海軍部時,前陸軍大臣基奇納對他說:「您永遠可以引以自豪的是,您已使英國艦隊作好了充分的戰爭準備。」
「在戰爭與屈辱面前,你選擇了屈辱;可是屈辱過後,你仍得面對戰爭。」
希特勒的侵略野心,終於驚醒了張伯倫和支持他的民眾。德國先後占領了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英國卻無力保障法國的邊境防務;美國也深陷和平主義與孤立主義的泥潭之中,根本無法伸出援手。
1939年9月3日,張伯倫在下議院發表了一通充滿悔意的演說:「今天是我們大家最感到痛心的日子,在我擔任公職的一生中,我所信仰的一切,我所為之工作的一切,都已毀於一旦……」
在下議院的首相辦公室裡,張伯倫正式向邱吉爾宣布,並請邱吉爾任海軍大臣。海軍部立即電告各海軍艦隊:「溫斯頓回來了。」
「如果英國打敗了,我將和我的政府同歸於盡。」
1940年5月14日,希特勒的愛將古德里安,指揮一支強大的裝甲部隊由德國邊境越過亞爾丁山脈,強渡默茲河,法國馬奇諾防線的神話破滅了。法國人、荷蘭人、比利時人和英國人都被嚇壞了。
5月21日,近四十萬英法聯軍被圍逼在法國北部的狹小地帶,只剩下敦克爾克這個小港可以作為退路。在萬分危急的形勢下,邱吉爾當機立斷,命令海軍調集船隻,準備接運英國遠征軍和法軍撤回英國本土。
5月24日,希特勒突然向他的裝甲部隊發出停止前進的命令,判斷他的裝甲部隊距離主力部隊已經太遠,如果英國人發動反攻,裝甲部隊恐怕無力抵擋。
- 前言
-
第一章 缺乏關愛的童年
-
(一)
-
(二)
-
(三)
-
(四)
-
-
第二章 步入軍營
-
(一)
-
(二)
-
(三)
-
(四)
-
-
第三章 出色的戰地記者
-
(一)
-
(二)
-
(三)
-
(四)
-
-
第四章 驚險的越獄經歷
-
(一)
-
(二)
-
(三)
-
(四)
-
-
第五章 初涉政壇
-
(一)
-
(二)
-
(三)
-
(四)
-
-
第六章 年輕的內閣大臣
-
(一)
-
(二)
-
(三)
-
-
第七章 出任海軍大臣
-
(一)
-
(二)
-
(三)
-
(四)
-
-
第八章 悲壯地走下政壇
-
(一)
-
(二)
-
(三)
-
-
第九章 接受戰火的洗禮
-
(一)
-
(二)
-
(三)
-
-
第十章 重返英國政壇
-
(一)
-
(二)
-
(三)
-
-
第十一章 年輕的財政大臣
-
(一)
-
(二)
-
(三)
-
(四)
-
-
第十二章 與眾不同的聲音
-
(一)
-
(二)
-
(三)
-
-
第十三章 戰時內閣首相
-
(一)
-
(二)
-
(三)
-
(四)
-
-
第十四章 敦克爾克大撤退
-
(一)
-
(二)
-
(三)
-
-
第十五章 不列顛之戰
-
(一)
-
(二)
-
(三)
-
-
第十六章 爭取美國的援助
-
(一)
-
(二)
-
(三)
-
-
第十七章 建立反法西斯同盟
-
(一)
-
(二)
-
(三)
-
-
第十八章 照亮北非的「火炬」
-
(一)
-
(二)
-
(三)
-
(四)
-
-
第十九章 正義的勝利
-
(一)
-
(二)
-
(三)
-
-
第二十章 生命的最後時光
-
(一)
-
(二)
-
(三)
-
- 邱吉爾生平大事年表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