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高齡長照專家周傳久最新著作
國際長照系列三部曲之第二部
本書作者分享其他國家如何豐富長者生活的許多例子,共同特性是不以病人看老人,不以治療看服務老人,而是重視老人自主,支持自主因老化受限的人追求放鬆、快樂、做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
而這自主,以往依老人各有所需,給予個別化照顧,實施下來很難。現在的看法是,可以瞭解他們有哪些共同期待而支持組團各得其所。結果,聰明的老人許多問題自己一起想辦法,反而讓認為老人不行的人開眼界。
高齡人口增加的社會,失智比例隨之增加是可預期的,當然,也有越來越多的健康老人回歸社區。因此現階段的挑戰是如何讓這些民眾不至孤立無援。本書提供各國案例給臺灣參考線索,藉由創新設計,找出適合臺灣的可行模式!為2025年臺灣邁入超高齡社會提早做更好的準備,以期在勞動力不足、少子化等負面衝擊下,化危機為轉機。
國際長照系列三部曲,從人才培育開始,翻轉對於高齡老弱的刻板印象,從新進養成,到終身學習,營造一個充滿友善且充滿人味的照顧文化。接著觀察歐洲各國面對高齡世代的各種創新服務,進一步思考臺灣高齡社會的各種可能。最後整合學習、個別調整,徹底落實在地實踐。
***
各界推薦(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請見試閱檔)
尹佩芳(天主教靈醫會醫療財團法人羅東聖母醫院長照部主任)
李玉春(前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長期照顧保險規劃總顧問)
李藹慈(中正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主任)
吳至行(成功大學醫學院老年學研究所教授、家庭醫學部主任)
吳昭軍(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
卓春英(輔英科技大學董事長、行政院長照小組委員)
林錦宏(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林麗雪(台灣教會醫療院所協會祕書長)
柯宏勳(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延希職能治療所所長)
胡文郁(臺大醫院護理部主任)
倪麗芬(長庚科技大學護理系副教授)
游麗裡(財團法人老五老基金會執行長)
楊忠一(新北市社會局輔具資源中心主任)
詹弘廷(埔里基督教醫院長照醫學部主任醫師)
劉芳(臺北醫學大學高齡健康暨長期照護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蕭淑代(臺北醫學大學醫院副院長、臺北市護理師護士公會理事長)
國際長照系列三部曲之第二部
本書作者分享其他國家如何豐富長者生活的許多例子,共同特性是不以病人看老人,不以治療看服務老人,而是重視老人自主,支持自主因老化受限的人追求放鬆、快樂、做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
而這自主,以往依老人各有所需,給予個別化照顧,實施下來很難。現在的看法是,可以瞭解他們有哪些共同期待而支持組團各得其所。結果,聰明的老人許多問題自己一起想辦法,反而讓認為老人不行的人開眼界。
高齡人口增加的社會,失智比例隨之增加是可預期的,當然,也有越來越多的健康老人回歸社區。因此現階段的挑戰是如何讓這些民眾不至孤立無援。本書提供各國案例給臺灣參考線索,藉由創新設計,找出適合臺灣的可行模式!為2025年臺灣邁入超高齡社會提早做更好的準備,以期在勞動力不足、少子化等負面衝擊下,化危機為轉機。
國際長照系列三部曲,從人才培育開始,翻轉對於高齡老弱的刻板印象,從新進養成,到終身學習,營造一個充滿友善且充滿人味的照顧文化。接著觀察歐洲各國面對高齡世代的各種創新服務,進一步思考臺灣高齡社會的各種可能。最後整合學習、個別調整,徹底落實在地實踐。
***
各界推薦(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請見試閱檔)
尹佩芳(天主教靈醫會醫療財團法人羅東聖母醫院長照部主任)
李玉春(前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長期照顧保險規劃總顧問)
李藹慈(中正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主任)
吳至行(成功大學醫學院老年學研究所教授、家庭醫學部主任)
吳昭軍(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
卓春英(輔英科技大學董事長、行政院長照小組委員)
林錦宏(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林麗雪(台灣教會醫療院所協會祕書長)
柯宏勳(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延希職能治療所所長)
胡文郁(臺大醫院護理部主任)
倪麗芬(長庚科技大學護理系副教授)
游麗裡(財團法人老五老基金會執行長)
楊忠一(新北市社會局輔具資源中心主任)
詹弘廷(埔里基督教醫院長照醫學部主任醫師)
劉芳(臺北醫學大學高齡健康暨長期照護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蕭淑代(臺北醫學大學醫院副院長、臺北市護理師護士公會理事長)
-
推薦序
-
天主教靈醫會醫療財團法人羅東聖母醫院長照部主任 尹佩方
-
國立陽明大學跨專業長期照顧與管理碩士學位學程兼任教授、前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長期照顧保險規劃總顧問 李玉春
-
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李藹慈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老年學研究所教授、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 吳至行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 吳昭軍
-
輔英科技大學董事長、台灣社會福利總盟理事長、行政院長照小組委員、長榮大學退休副教授、高雄縣副縣長與社會科長任內多次排除制度障礙帶動全國社福改革 卓春英
-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林錦宏
-
台灣教會醫療院所協會祕書長 林麗雪
-
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延希職能治療所所長 柯宏勳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所教授、主任暨所長、臺大醫學院附設醫院護理部主任 胡文郁
-
長庚科技大學護理系副教授 倪麗芬
-
財團法人老五老基金會執行長 游麗裡
-
新北市社會局輔具資源中心主任 楊忠一
-
埔里基督教醫院長照醫學部主任醫師 詹弘廷
-
臺北醫學大學高齡健康暨長期照護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劉芳
-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行政副院長、臺北醫學大學護理系兼任臨床教授、臺北市護理師護士公會理事長、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 蕭淑代
-
- 作者序
-
UNIT 1 利他貢獻 延緩失能
-
1.1 圖書館失智友善創新——荷蘭
-
1.2 慈悲關懷社區芬蘭版
-
1.3 從設計思考看「照顧咖啡」——芬蘭聯想
-
1.4 發揚利他的北歐教會二手商店
-
1.5 多重效益的挪威社企二手商店
-
1.6 創造體驗與人際的挪威社交共餐
-
1.7 重視受贈者自尊的奧地利手工義賣
-
1.8 芬蘭鄉村延緩失能
-
1.9 奧地利失智聯合聚會
-
1.10 幼童激勵失智者運動——奧地利
-
1.11 活動新思維——比利時
-
1.12 水中運動加強推廣
-
1.13 芬蘭下背痛防治之道
-
1.14 挪威身心障職訓的個別增能
-
-
UNIT 2 設計思考 服務創新
-
2.1 當照管專員變「上帝第二」
-
2.2 從「好撒馬利亞人」看A個管
-
2.3 比利時失智幸福感開發法
-
2.4 瑞士機構簡介見人味
-
2.5 照顧需要覺察、質疑與對話素養
-
2.6 從制式化照顧省思倫理
-
2.7 芬蘭機構活動方式與意涵
-
2.8 挪威失智同理照顧
-
2.9 疫情期間怎樣改善孤立
-
2.10 攝影記者投入長照⸺ 挪威失智電視節目
-
2.11 維護被照顧者尊嚴
-
2.12 採訪長照的激勵省思
-
2.13 跨界他山之石——芬蘭公視服務設計手冊
-
-
UNIT 3 飲食起居 友善顧念
-
3.1 老人最需要什麼
-
3.2 讓長者參與照顧決策
-
3.3 友善長照從徵詢開始
-
3.4 學習專注聽老人說話
-
3.5 與悲傷人同在的素養
-
3.6 失智者白挨罵被綁——比利時物治觀點
-
3.7 在地老化顧念營養——挪威
-
3.8 飛機餐帶來軟食狂想
-
3.9 正視口腔照顧
-
3.10 長照大「缺口」要彌補
-
3.11 推廣吞嚥看強化長照素養
-
3.12 丹麥足部保健分享記
-
3.13 奧地利青銀社會住宅
-
3.14 芬蘭在地老化支持型照顧住宅
-
3.15 少逃跑遊走且快樂的奧地利失智照顧住宅
-
3.16 時間銀行有奧客
-
3.17 機構豈應仿照病房分區
-
3.18 低價務實長照創新——以色列墊木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