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用瑜伽療癒創傷:以身體的動靜,拯救無聲哭泣的心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44925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沒有人是「創傷」的局外人!─

無論天災恐懼、意外陰影、童年受虐、家內性侵、母愛創傷、網路霸凌、言語攻擊、關係障礙、考試壓力、政治暴力……,你我曾深受影響,甚至仍無法平息……。

 

─療癒創傷新里程!不只心理治療,更需身體練習─

就從練習創傷感知瑜伽開始,專注在動作裡,你可以有選擇,去信任身體的智慧,又一次活得像自己!
 

讓「瑜伽」來幫助你

走出創傷的陰影恐懼

做回身體與心的主人

 

▎內容簡介

 

你可以移動身體、扭動腳趾或轉移重心,

幫助自己活在當下,不再因過去而感覺或行動。

 你知道嗎?「創傷」其實無所不在!從戰爭災禍到性侵受虐、從校園霸凌到政治暴力、從酸民爆卦到媒體抹黑……,會造成創傷的原因多到令人無法想像,即便我們不是直接受害者,生活也難免受影響,不僅容易在心裡留下害怕與恐懼,身體更會記住受創的經驗與感覺。因此,想要療癒創傷,不能單是透過心理諮商來關注心靈,更要找到方法去支持身體,才能解開因創傷而與自我疏離及斷裂的枷鎖。

 在各種介入身體的方式中,古老的養生之道──瑜伽,幫助受創者重新與自己身體連結的成效最為顯著,讓活在創傷之中的人有機會重新拿回失去的自我。作者之一的大衛‧艾默森與創傷研究先驅貝賽爾‧范德寇醫師,便針對受創者的特殊需求(特別是體驗當下及賦予權力),以現有瑜伽式為基礎,發展出「創傷感知瑜伽」,讓創傷倖存者透過正念、呼吸、溫和的瑜伽練習,與自己的身體培養出更正向的關係。書中並有詳盡的圖說,帶領倖存者一步步走向自我療癒之路。

 此外,書裡也概述了明確的工具和策略,提醒瑜伽老師、臨床心理師(如心理健康諮商人員、治療師等),如何安全地運用瑜伽以幫助學生或個案們重新站穩、回到自己,再一次感到完整。

 

▎專家同感力薦

◎貝賽爾‧范德寇醫生(Bessel van der Kolk, M.D.)/創傷研究先驅、《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作者

◎彼得‧列文博士(Peter A. Levine, Ph.D.)/《喚醒老虎:啟動自我療癒本能》、《解鎖:創傷療癒地圖》作者

◎史蒂芬‧寇培醫務社工(Stephen Cope,MSW)/克里帕魯非凡生活研究所所長、Yoga and the Quest for the True Self作者

◎奧古登博士(Pat Ogden, PH.D.)/感覺動作心理治療學院(Sensorimotor Psychotherapy Institute)創辦人,Trauma And the Body:A Sensorimotor Approach to Psychotherapy作者

◎卡薩博士(Sat Bir Singh Khalsa, PH.D.)/哈佛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昆達里尼學院主任

◎蜜雪兒・皮爾札克-韋格那(Michelle Pietrzak-Wegner)/心理諮商碩士、美國認證E-RYT500瑜伽教練、國際瑜伽治療師協會(C-IAYT) 認證治療師
  • 推薦序一
  • 推薦序二
  • 【推薦序三】幫助受創者回到自己身體
  • 引言
  • 1 拿回你的身體
  • 2 創傷壓力
    • 創傷壓力與創傷治療簡史
    • 創傷與生存反應
    • 創傷的影響
    • 以瑜伽做為創傷治療方式
  • 3 瑜伽
    • 瑜伽的起源
    • 瑜伽在西方
  • 4 創傷感知瑜伽
    • 創傷感知瑜伽的需求
    • 創傷感知瑜伽的關鍵主題
  • 5 給倖存者
    • 展開創傷感知瑜伽的練習
    • 在家的練習
  • 6 給臨床心理師
    • 將瑜伽策略融入診間的治療
    • 將瑜伽介入措施與目標搭配
    • 因應將瑜伽策略引進診間所帶來的挑戰
  • 7 給瑜伽老師
    • 建立創傷感知瑜伽課程
    • 因應瑜伽教室裡的觸發反應
  • 結論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