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列宁政治遗产十论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20815219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列宁离开这个世界快一百年了。他缔造一个新型的革命党,又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夹缝中建立一个新的国家制度,他像马克思一样,从来没有把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俄国经验一般化,而是通过一场新制度的社会实验,为后来者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产:
  搅动20世纪国际秩序的苏共;与苏维埃政权伴生的无产阶级专政;处理“党外有党、党内有派”的矛盾;探寻非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新经济政策;视农民为无产阶级长期的同盟者……

  当然,列宁时代也存在悬而未决的问题:
  莫衷一是的党国体制;摇摆的知识分子政策;解放全人类的革命理想主义的困顿…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目录
  • 序一
  • 序二
  • 前言 理性对待列宁政治遗产
  • 一 苏共:列宁最重要的政治遗产
    • “给我们一个革命家组织,我们就能把俄国翻转过来”
    • 未能完成的政党转型
    • 政治遗产的时代回应
  • 二 布尔什维克何以能取得政权
    • 俄国革命的缘起
    • 《四月提纲》的是是非非
    • 布尔什维克胜利的秘诀
    • 民众的胜利,历史的选择
  • 三 一党制执政模式的形成
    • 十月革命前后俄国国内主要政治力量
    • 围绕立宪会议存废的斗争
    • 与左派社会革命党的联合与分裂
    • 一党执政体制的确立
  • 四 “无产阶级专政”的是与非
    • “无产阶级专政”的两种释义
    • “无产阶级专政”应是“绝对强硬的政权”
    • 对苏式“无产阶级专政”的评说
  • 五 “党国制”的利与弊
    • 苏联“党国制”的形成
    • “党国制”的优势
    • “党国制”与斯大林模式
  • 六 执政时期处理党内矛盾的经验教训
    • 列宁处理党内争论两例
    • 斯大林处理党内矛盾的错误方针
    • 处理党内矛盾的几点思考
  • 七 新经济政策的历史价值及其局限
    • 无产阶级政党在落后国家执政后面临的历史任务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直接过渡”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列宁在反思和探索中前行
    • 新经济政策的历史局限
    •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曲折中前进
  • 八 处理农民问题上的矛盾和纠结
    • “马铃薯现象”:小农地位的社会学分析
    • “同盟军”还是“同路人”
    • 征粮:与农民的一场“战争”
    • 列宁在农民问题上的转变和探索
  • 九 知识分子政策的得与失
    • 近代俄国文化生态和知识分子的分类
    • 对技术型知识分子:赎买—利用
    • 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分子:无奈—驱离
    • 革命知识分子的角色转换及其命运
  • 十 世界革命:理想主义的困顿
    • 作为理想的世界革命理论
    • 作为行动的世界革命战略
    • 从理想到现实的回归
    • 关于世界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几点思考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