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臺灣戰後經典建築手繪施工圖選

出版日期
2024/05/22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14348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9組作品、逾150張經典建築手繪施工圖
首度大開本呈現

看臺灣戰後建築師如何以精細手繪,奠定建築基石。
循著細部圖面的嚴謹足跡,
感受組構建築的手工性,
尋回建築文化的細膩質地。

  那是沒有電腦的年代。

  臺灣戰後五○、六○年代的建築設計師,若要將腦海中的想像付諸實現,必須一筆一筆地將線條手繪在圖紙上,各種數據也需要一層一層地以人工計算,沒有軟體程式可以代勞。然而,其中的直線、圓弧、矩形、乃至各種不規則形狀之精密準確,令人難以想像那是在沒有電腦輔助的狀況下,以手繪所產生的設計圖紙。

  一幅幅紙色泛黃起皺、筆跡卻力透紙背的圖紙,都是手工時代的匠藝展現;細細觀察,更是各種理想的推敲,以及與現實的角力拉扯,因為建築終究是集眾人努力而成就的結果,有業主、建築師,有結構、機電、營造廠,以及對於將來的最後使用者的種種設想,這些皆攸關建築生命的長存。這些建築作品或從中妥協,或繼續堅持,都在圖面上留下一道道踏實、周全思慮過的痕跡。因此,當年的建築設計圖紙,充滿著建築師與經手匠人們充滿溫度的手跡,更多了一份如今建築界所輕忽與缺乏的嚴謹與細膩。
  
  本專書精選九件公共建築作品,作品皆出自立足台灣戰後建築界的名家之手,如王大閎、王秋華、呂阿玉、李重耀、陳仁和、張肇康等,更有國際知名的建築師參與其中,如丹下健三、達興登、戈特弗里德.波姆、普西沃.古德曼等。有些作品至今依舊保存完好,有些僅存珍貴的影像資料輪廓,但共同點是,皆保留數量豐富、圖面完整、堪稱展覽級的建築設計圖紙,令我們得以一窺建築師當年的設計初心,期望從過去的揭示中,發現未來改變的可能。

本書特色

  1.收錄逾150幅展覽等級之建築設計圖,由國立臺灣博物館授權、首度印刷出版,貫徹「建築由圖而始,以圖說史」。
  2.以建築圖紙為主軸,佐以建築模型、史料照片、現況實地探勘等,再現當代建築匠藝,解讀躍動於建築圖面的音符。
  3.透過導讀、專文、講座紀錄等多重視角,連結跨世代之建築專業閱讀,引領讀者賞析、理解經典建築之前世今生。
  • 封面
  • 作者簡介
  • 目次
  • 編著者序
  • 臺南後壁| 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 1957 / 1960 戈特弗里德‧波姆(與楊嘉慶)
  • 臺中| 東海大學體育館 1956—1959 張肇康
  • 臺東| 公東高級工業 職業學校聖堂大樓 1960 達興登
  • 臺東舊縣議會 1964 呂阿玉
  • 臺北木柵| 指南宮凌霄寶殿 1966 李重耀
  • 新北八里| 聖心女子高級中學 1967 丹下健三(與和睦)
  • 臺北| 國父紀念館 1965—1972 王大閎
  • 臺北南港| 中央研究院 舊美國文化研究中心 1972 王秋華&普西沃.古德曼(與大唐)
  • 高雄| 鳳山肉品市場 1976 / 1984 陳仁和
  • 附錄 見異象,做異夢 陳佩瑜、洪育成
  • 圖片出處
  • 回到未來
    • 目次
    • 引言|徐明松
    • 賴明正 主講
      • 新北八里|聖心女子高級中學
      • 臺北南港|中央研究院舊美國文化研究中心
    • 王中胤 主講
      • 臺北木柵|指南宮凌霄寶殿
      • 臺北|國父紀念館
    • 陳玉霖 主講
      • 臺東|公東高級工業職業學校聖堂大樓
      • 臺東舊縣議會
      • 臺南後壁|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
    • 陳冠帆 主講
      • 臺中|東海大學體育館
      • 高雄|鳳山肉品市場
    • 結語|徐明松
    • 圖片出處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