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台灣母語復興運動的推廣者林央敏,回歸創作初衷,以中文書寫實踐精緻散文美學:感情真摯之外,還有形象、聲韻之美,更可以出聲唸讀。
本書集結他近四年的新作,按文章性質分成二卷,卷一以記事兼抒情為主,講究文學質地、修辭及結構張力,如回顧〈餘音繞影的年代〉寫下與電影、戲院的往事;他在〈五十年沉默沉澱成一首長長的無言詩〉以第三者角色來書寫長年不語的阿叔,全篇文字優美如詩;〈終於看到百家春〉則是巧遇會拉〈百家春〉古調的老翁,憶起父親演奏的曲調,感嘆古典雅調的失傳;〈隱士的四季偶拾〉與〈鼓勵青蛙爭取自由〉則是個人對季節、動物的深刻感觸。卷二以結構嚴謹、邏輯清晰,撰寫報導文學,記述不同的人與事,有歌仔戲名伶小咪,如戲一樣的人生;畫家林蒼鬱、陳來興在繪畫領域上不同的發展,以及對於文學長者趙天儀、鍾肇政的回憶,旁及兒時記憶中長輩不吃牛的習慣,只因〈牛是咱的恩情人〉,還有〈貌似愚蠢的善良〉中的阿桂姨,感受到人性本善的真諦。
林央敏透過講究的修辭、濃密的藝術性,成就精緻的抒情散文,亦以著重表達意旨,段落緊密,打造報導文學,推疊出這本充滿生命力,又兼具思想、情感與聲音之美的精緻散文集。
本書集結他近四年的新作,按文章性質分成二卷,卷一以記事兼抒情為主,講究文學質地、修辭及結構張力,如回顧〈餘音繞影的年代〉寫下與電影、戲院的往事;他在〈五十年沉默沉澱成一首長長的無言詩〉以第三者角色來書寫長年不語的阿叔,全篇文字優美如詩;〈終於看到百家春〉則是巧遇會拉〈百家春〉古調的老翁,憶起父親演奏的曲調,感嘆古典雅調的失傳;〈隱士的四季偶拾〉與〈鼓勵青蛙爭取自由〉則是個人對季節、動物的深刻感觸。卷二以結構嚴謹、邏輯清晰,撰寫報導文學,記述不同的人與事,有歌仔戲名伶小咪,如戲一樣的人生;畫家林蒼鬱、陳來興在繪畫領域上不同的發展,以及對於文學長者趙天儀、鍾肇政的回憶,旁及兒時記憶中長輩不吃牛的習慣,只因〈牛是咱的恩情人〉,還有〈貌似愚蠢的善良〉中的阿桂姨,感受到人性本善的真諦。
林央敏透過講究的修辭、濃密的藝術性,成就精緻的抒情散文,亦以著重表達意旨,段落緊密,打造報導文學,推疊出這本充滿生命力,又兼具思想、情感與聲音之美的精緻散文集。
- 自序 想寫精緻文體和精煉報導的散文——散文集《五十年沉默沉澱成一首長長的無言詩》
-
【卷一】
-
餘音繞影的年代
-
終於看到百家春
-
五十年沉默沉澱成一首長長的無言詩
-
古厝之島金門行
-
金門落日大又紅
-
雙子城札記
-
來去東北角
-
故鄉墳城衰微記
-
窗間也能盡量神仙
-
隱士的四季偶拾
-
鼓勵青蛙爭自由
-
我的早餐過去式與進行式
-
月娘受傷了
-
-
【卷二】
-
牛是咱的恩情人
-
貌似愚蠢的善良
-
現在,他們已不在
-
踏上舞台,回到歌仔戲——訪名伶小咪聊往事
-
與歌仔戲樂師一起迎接春天
-
流體藝術——看林蒼鬱的視覺音樂
-
抓緊社會脈動的畫家——我所知道的陳來興
-
花枝招展的洋傘王國——邂逅李銘智先生
-
族群熔爐把異族怨氣熔解了
-
錦繡文章桃子園
-
- 【附錄】林央敏著作簡表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