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工合到農村去!」「萬人為一人,一人為萬人!」「改造農村,抵抗日軍!」
世界工合運動紛紛失敗,中國的工業合作運動卻在抗日戰爭時期大獲成功!
源於基督教運動,1930年代與中國第三勢力合流,聯合了國共兩黨形成抗日工業生產運動的「中國工業合作運動」(CIC),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有效促使歐美各國開始關注日本侵略亞洲的問題,國際委員會及各國的促進社於世界各地宣傳中國抗日戰爭的重大意義,以及工合運動支撐長期抗戰的重要作用,並開展募捐活動,發展工合社,對難民提供生產性救濟、技術訓練、教育研究以及先進生產技術;其結果,工合運動成為海外支援中國的有效途徑之一,形成了抗日陣線,可以說:「工合運動對中國抗戰的最大貢獻之一,便是吸引了國際社會關注中國。」
本書作者菊池一隆蒐羅大量史料檔案,親訪路易・艾黎、盧廣綿,並徵得韋爾斯(海倫.福斯特)、梁士純、秦柳方、千家駒、梁漱溟、楊堅白及當時社員與見習工等運動親歷者之一手敘述,分區細論西北、川康、湖南、廣西、雲南及中共地區的工合運動發展實況,探究國府經濟策略與蔣經國保護政策、第三勢力、軍閥、少數民族、世界各地華僑與歐美支援對運動之影響,宏觀與微觀並行,從社經基礎與國際局勢,綜論中國工業合作運動的歷史定位。
世界工合運動紛紛失敗,中國的工業合作運動卻在抗日戰爭時期大獲成功!
源於基督教運動,1930年代與中國第三勢力合流,聯合了國共兩黨形成抗日工業生產運動的「中國工業合作運動」(CIC),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有效促使歐美各國開始關注日本侵略亞洲的問題,國際委員會及各國的促進社於世界各地宣傳中國抗日戰爭的重大意義,以及工合運動支撐長期抗戰的重要作用,並開展募捐活動,發展工合社,對難民提供生產性救濟、技術訓練、教育研究以及先進生產技術;其結果,工合運動成為海外支援中國的有效途徑之一,形成了抗日陣線,可以說:「工合運動對中國抗戰的最大貢獻之一,便是吸引了國際社會關注中國。」
本書作者菊池一隆蒐羅大量史料檔案,親訪路易・艾黎、盧廣綿,並徵得韋爾斯(海倫.福斯特)、梁士純、秦柳方、千家駒、梁漱溟、楊堅白及當時社員與見習工等運動親歷者之一手敘述,分區細論西北、川康、湖南、廣西、雲南及中共地區的工合運動發展實況,探究國府經濟策略與蔣經國保護政策、第三勢力、軍閥、少數民族、世界各地華僑與歐美支援對運動之影響,宏觀與微觀並行,從社經基礎與國際局勢,綜論中國工業合作運動的歷史定位。
- 自序
- 序章
-
Ch1 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工業合作運動
-
前言
-
一、工業合作運動肇始及其背景
-
二、工業合作運動在全國的展開
-
三、工合運動的停滯及其原因
-
四、中國國民黨壓制工合運動的邏輯及其目的
-
五、工業合作運動的性質和意義
-
結語
-
-
Ch2 中國工業合作運動在中國合作社運動史上的地位
-
前言
-
一、合作社思想的傳入和中國合作社肇始
-
二、中國國民黨的合作社政策和管理統制
-
三、工業生產合作社理論的發展與「合作實驗」
-
四、一九三○年代合作社行政的確立和工業生產合作社概況
-
結語
-
-
Ch3 中國工業合作協會的成立與第三勢力──以救國會派為中心
-
前言
-
一、救國會派的主張及其與合作社的關係
-
二、「星一聚餐會」與工合協會之組織
-
三、工合協會總幹事、副總幹事的人選與救國會派
-
四、工合協會人事之確定
-
結語
-
-
Ch4 西北工業合作運動與技術人員群體──以陝西、甘肅兩省為中心
-
前言
-
一、西北區引入工合運動及其背景
-
二、西北區工合辦事處的成立和技術人員群體
-
三、西北區工合運動與西北建設
-
四、西北區各地工合社概況及其發展動向
-
五、國民黨對西北區工合運動的鎮壓和運動重組
-
六、西北區工合運動對農村社會變革的影響
-
結語
-
-
Ch5 重慶國民政府所在地川康區的工業合作運動
-
前言
-
一、川康區工合運動肇始與指導機構的確立
-
二、川康區工合運動的展開
-
三、川康區各地工合運動的實際狀況與動向
-
四、抗日戰爭末期重慶的工合運動
-
五、川康區工合社的教育功能與福利事業
-
結語
-
-
Ch6 西南區工業合作運動與農村社會經濟改造──以湖南、廣西兩省為中心
-
前言
-
一、西南區時期湖南廣西兩省的工合運動
-
二、湘桂區時期湖南廣西兩省的工合運動
-
三、新東南區時期湖南廣西兩省的工合運動
-
四、湖南廣西兩省各地工合運動的實際狀態和發展動向
-
五、湖南廣西兩省工合運動的教育功能和福利事業
-
結語
-
-
Ch7 淪陷毗鄰區東南區的工業合作運動──以江西、福建、廣東三省為中心
-
前言
-
一、東南區工合辦事處的成立及其特徵
-
二、東南區各地工合社的實際狀況和動向
-
三、中國國民黨對東南區工合運動的阻撓和統制
-
結語
-
-
Ch8 雲南區的工業合作運動──與彞族軍閥龍雲的關係
-
前言
-
一、雲南區工合辦事處的成立及其背景
-
二、雲南區各地工合社的實際狀態與動向
-
三、雲南區工合社發展的主要原因
-
四、雲南貴州區工合辦事處的成立
-
結語
-
-
Ch9 陝甘寧邊區的工業合作運動──工合運動向共產黨支配地區的擴展與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
前言
-
一、邊區引入工合運動的背景
-
二、邊區工合運動的開始與展開
-
三、邊區工合社的內部結構與生產狀況
-
結語
-
-
Ch10 游擊區的工業合作運動──以山西省南部及東南部、河南省為中心
-
前言
-
一、游擊區工合社的目標和組織
-
二、山西省南部的工合社及其活動
-
三、晉豫區工合辦事處的成立
-
四、山西河南兩省工合社的教育功能及福利事業
-
結語
-
-
Ch11 華僑的抗日民族意識和中國工業合作運動
-
前言
-
一、華僑和中國工合運動促進機構的建立
-
二、南洋華僑對中國工合運動的支援
-
三、美國華僑對中國工合運動的支援
-
四、海外華僑捐款與中國工合運動
-
結語
-
-
Ch12 國際反法西斯抗日陣線與中國工業合作運動──歐美支援中國工合運動的理論和實踐
-
前言
-
一、海倫‧福斯特‧斯諾、艾黎思想的形成及其對中國工合運動的影響
-
二、中國工合運動在戰時世界合作運動中的地位
-
三、國際反法西斯抗日陣線與工合運動海外支援機構
-
四、海外對中國工合運動的捐助和技術支持
-
五、海外支持中國工合運動的理論
-
結語
-
-
補章 中國工業合作運動的新生──民間層面國際合作的摸索與創設「合作社縣」的實驗
-
前言
-
一、第一屆工合國際研討會
-
二、陝西省鳳縣雙石鋪與工合運動
-
三、工合國際委員會第一屆全體委員會議
-
四、甘肅省山丹的工合實驗區
-
結語
-
- 結論
- 後記
- 譯者群
- 主要史料及參考文獻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