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從1970 年代起,數位化設備讓「資料」存儲更加便捷,之後隨著個人電腦的普及,「資料」被大量運用在營運分析, 90 年代後的物聯網(IoT)普及,連上網際網路的物件與裝置也越來越多,到了21 世紀初期,隨著電腦運算功能的進步,大幅降低資料的儲存及運算成本,決策者開始嘗試蒐集並處理更大量的資料,產生重要分析結果,發揮出資料的價值,這也是資料治理的精神,可依過程區分成三項關鍵行動:資料取得、資料運用、資料監管。
然而,釋放資料價值將可帶來龐大的機會,卻也伴隨著高度的不確定風險,因為國際間針對資料的管理、儲存
然而,釋放資料價值將可帶來龐大的機會,卻也伴隨著高度的不確定風險,因為國際間針對資料的管理、儲存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