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中美關係是國際政治中最複雜的一環,兩國環球一體,涼熱同懷。從全球的視角看,國家間的競爭不僅是經濟,更在於制度與文明的角力。國家的經濟與文化發展由是其文明決定;一種制度是否文明,是否具有現代意義,決定了一個國家能否實現歷史性的變革。本書將中國的憲制歷史與西方的法政哲理和法學主張互為對比,通過對比中西哲理思想的發展,提供一個跨文化對話的視角。作者強調,只有中國社會的大轉型在制度上完成,建立現代的文明政體,才能真正進入世界歷史的「中國時刻」。
- 自序
-
一、美國文化的源與流──漫談菲舍爾《阿爾比恩的種子》
-
諸種主要的美國史觀
-
四波英國的移民浪潮
-
同心圓式的美國文化結構
-
基督教立國與憲法立國
-
-
二、美國文明面臨的嚴峻挑戰──漫談薩繆爾• 亨廷頓的文明衝突論
-
格勞秀斯以降的國際法與國際關係理論
-
亨廷頓的思想理論及其定位
-
-
三、保守主義,抑或保守的自由主義──拉塞爾• 柯克保守主義思想的得與失
-
《美國秩序的根基》與《保守主義思想》
-
柯克保守主義思想的理論價值
-
柯克保守主義的方法論
-
柯克保守主義思想的重大缺陷
-
-
四、晚清時期的東南互保及其意義
-
社會背景
-
事件過程
-
憲政意義
-
-
五、現代中國的變革之道──基於文明政體論的審視
-
什麼是現代的中國時刻
-
文明史意義上的現代中國
-
什麼是文明政體
-
何為現代中國的變革之道
-
-
六、新文化運動及其嬗變
-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思想啓蒙運動
-
新文化運動的三個文化思想譜系
-
新文化運動的複調結構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