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日本“大陆浪人”的代表人物、代表性团体及其活动的整理与分析,概述该群体从制造舆论、影响政策形成、直接参与近代中国的重大政治事件,以及在侵华战争过程中从事的种种不法活动,总括该群体的基本存在形态、特点以及与日本政界、军界、财界等深层关系,对日本大陆浪人与侵华战争关系进行全方位分析与探讨。
-
导论 何谓“浪人”?“浪人”何为?
-
一、 捉摸不定的“日本浪人”
-
二、 “日本浪人”与“支那浪人”“大陆浪人”
-
三、 “大陆浪人”研究方法论
-
-
第一章 通往“大陆”的“浪人”之路
-
一、 “大陆浪人”的拓荒者及其秘密“使命”
-
二、 “国益”与“私欲”的蛊惑
-
三、 “先天的自由民权家”的“支那革命主义”
-
四、 从“摇篮”里出来的“浪人”——早期的日本在华教育机构
-
-
第二章 “志士”?还是“尖兵”“别动队”?——活跃在政治舞台与民族分裂动乱中的早期大陆浪人
-
第一节 “非官非民”“亦官亦民”的“在野者”
-
一、 “非主流”的“国士”与“不良浪人”
-
二、 “大陆浪人”的江湖——早期组织与流派
-
-
第二节 向“国权主义”倾斜的对外认识与对华活动
-
一、 “浪人界的国王”头山满的中国观及对中国革命的参与
-
二、 “国家主义浪人之完美典型”内田良平的中国观及对中国革命的参与
-
三、 武昌起义与“二次革命”前后大陆浪人的“民间外交”
-
-
第三节 堕落的“志士”
-
一、 “洗不白”的微妙关系
-
二、 堕落为自觉的驯服工具的“志士”
-
三、 绵延不断的“满蒙建国”阴谋
-
-
-
第三章 “智囊”兼“侦探”又兼“说客”的“义工”们——战前与战争间歇期的“大陆浪人”
-
第一节 形形色色的“对支(华)提案”与近代日本对华政策的制定
-
一、 五花八门的“对支(华)提案”
-
二、 “大陆浪人”的舆论和政治压力活动
-
三、 “民间”与政府、军部对华政策上的互动
-
-
第二节 “调查”“探险”名义下的谍报活动
-
一、 前军国主义时代大陆浪人的“支那调查”“巡锡”
-
二、 默默无闻的著述者
-
三、 来自浪人间谍的情报与侵华战争
-
-
第三节 游走于中国政、军各界的“民间”“说客”
-
一、 经由浪人的“远程操控”——日本军部与中国的地方军阀
-
二、 所谓“和平工作”与“大陆浪人”
-
-
-
第四章 嚣张的“不法之徒”——“邦人”“鲜人”“浪人”的“复合犯罪”
-
第一节 “新世代”大陆浪人的温床——九一八事变前夕的“日本浪人”
-
一、 “邦人”的大批来华与堕落的“天国(天堂)”
-
二、 夹缝中的朝鲜移民与“朝鲜马贼”“鲜人”“浪人”的出现
-
三、 在华“不良邦人”“鲜人”的非法、犯罪活动
-
-
第二节 “匪患”与“烟毒”的台前幕后
-
一、 畸形的“立志传”——“邦人”“马贼”是怎样“练”成的?
-
二、 “马贼”与日本在东北地区的侵略、渗透活动
-
三、 鸦片专卖、“大烟馆”“吗啡铺”的经营与“浪人”
-
-
-
第五章 疯狂的战争“推手”与军部“别动队”
-
第一节 情报搜集活动与“大陆浪人”
-
一、 甲午、日俄战争期间的“特别任务班”与“大陆浪人”
-
二、 身负“特殊使命”的“卧底”和“临时机关员”
-
-
第二节 “谋略行动”与“大陆浪人”
-
一、 关东军“谋略行动”中的“大陆浪人”
-
二、 政治浪人的增强版——伪满洲国以及溥仪身边的浪人“双雄”
-
-
第三节 来自“压力团体”的邪恶压力
-
一、 “铳后”的“大陆浪人”社团与“大政翼赞”
-
二、 “国民精神总动员”体制下的“大陆浪人”
-
-
第四节 比军人更狂热、更务实的战争推手
-
一、 “催战”先锋——满洲青年联盟
-
二、 平民向“浪人”的“转身”——战时状态下的侨民团体
-
-
-
第六章 时代的“怪胎”为何余音袅袅?
-
第一节 时代与社会的“怪胎”
-
一、 “草根军国主义”——近代日本社会与“大陆浪人”之形塑
-
二、 “不通”的“支那通”与扭曲的“支那观”
-
-
第二节 “反省”有几何?“反思”又如何?
-
一、 “两面不是人”——被“一次性消耗”的“发育障碍者”的命运
-
二、 路遥任重的历史清算与批判
-
-
- 主要参考文献和书目
- 索 引
- 后 记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214/260598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